一种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696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净化消毒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经在进气管和排气管之间设喷雾灭菌管,利用进气管端不断涌入空气,使得空气在喷雾灭菌管内充分接触消毒,提高了消毒灭菌效果,利用进气管、排气管内设紫外线杀菌灯,利用空气进入到装置内,先紫外灭菌、再喷雾消毒剂灭菌、再利用紫外灭菌,实现二次紫外灭菌与一次喷雾灭菌,增强了杀菌效果,改善了进入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同时也能够较为彻底杀灭从实验室内排出气体的细菌,防止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体净化消毒
,尤其是一种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物实验室中,创造无菌无尘的洁净环境,是保证实验数据准确可靠的一个基本条件。无菌无尘的实验环境,是保障实验过程中,用于实验的微生物等不被污染的必要条件。目前,养殖场的生物实验室往往设置在养殖场周边,故而需要对实验室密封后,设置换气设备,实现对实验室内换气,在实验室内设气体排出口和气体送入口;可是,实验室内外的空气质量需求完全不相同,使得在换气过程中,需要对空气净化消毒后送入或者排出,否则极易造成实验室外的污染气体进入到实验室内,影响实验室内试验环境,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同时又容易造成实验室内的气体流入到试验外,导致实验室内带有病菌的气体排到养殖场环境中,造成交叉感染,致使养殖风险较大。因此,对于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对空气净化消毒成为了关键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包括进气管、排气管和设在进气管和排气管之间的喷雾灭菌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内设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喷雾灭菌管内设有消毒剂存储槽,且所述消毒剂存储槽内设有超声雾化棒,所述消毒剂存储槽顶部和/或所述消毒剂存储槽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有散雾孔;所述消毒剂存储槽顶部设有进液管,且进液管延伸出所述喷雾灭菌管顶部连接有进液斗;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消毒剂存储槽一端设有引气组件。经在进气管和排气管之间设喷雾灭菌管,利用进气管端不断涌入空气,使得空气在喷雾灭菌管内充分接触消毒剂成分,提高了灭菌效果;利用进气管、排气管内设紫外线杀菌灯,利用空气进入到装置内,先紫外灭菌、再喷雾消毒剂灭菌、再利用紫外灭菌,实现二次紫外灭菌与一次喷雾灭菌,提高了对空气净化消毒效果;利用超声雾化棒雾化消毒剂,提高消毒剂对空气净化消毒效果。为了保障引气组件运行的稳定性,优选,所述的引气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内的电机架,所述电机架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有扇叶。为了能够保障对紫外线杀菌灯的稳定安装,优选,所述的进气管和/或所述排气管内设有固定板,且所述紫外线杀菌灯设在所述固定板上。为了能够实现对喷雾灭菌管内的消毒剂进行循环回收利用,优选,所述的喷雾灭菌管底部设有集液槽,且所述集液槽底部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与所述进液斗之间设有循环管,且所述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为了提高消毒剂存储槽在喷雾灭菌管内的灵活性,改善喷雾灭菌效果,优选,所述的消毒剂存储槽顶部中心设有轴承,且所述进液管插入到所述轴承内固定连接。为了能够保障更好的回收利用消毒剂,提高灭菌效果,以及实现空气进入到净化消毒装置后,得到一定时间停留,利用不断涌入空气,使得气体向排气管端推动,促使消毒剂与空气充分接触灭菌,提高净化消毒效果,优选,所述的排气管的中心线与所述喷雾灭菌管的中心线呈100°-170°夹角,且所述排气管的排出端倾斜向上;和/或所述的进气管的中心线与所述喷雾灭菌管的中心线呈100°-170°夹角,且所述进气管的输入端倾斜向上。更优选,所述排气管的中心线与所述喷雾灭菌管的中心线呈135°夹角,和/或所述的进气管的中心线与所述喷雾灭菌管的中心线呈135°夹角。为了便捷拆卸与更换,优选,所述的排气管与所述喷雾灭菌管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喷雾灭菌管之间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①经在进气管和排气管之间设喷雾灭菌管,利用进气管端不断涌入空气,使得空气在喷雾灭菌管内充分接触消毒,提高了消毒灭菌效果,利用进气管、排气管内设紫外线杀菌灯,利用空气进入到装置内,先紫外灭菌、再喷雾消毒剂灭菌、再利用紫外灭菌,实现二次紫外灭菌与一次喷雾灭菌,增强了杀菌效果,改善了进入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同时也能够较为彻底杀灭从实验室内排出气体的细菌,防止交叉感染。②经所述的排气管的中心线与所述喷雾灭菌管的中心线呈100°-170°夹角,且所述排气管的排出端倾斜向上;和/或所述的进气管的中心线与所述喷雾灭菌管的中心线呈100°-170°夹角,且所述进气管的输入端倾斜向上,缓解空气通过喷雾灭菌管内的速度,使得空气充分接触消毒剂,提高净化消毒效果;而且利用喷雾消毒剂接触空气,有助于降低空气中的细菌和灰尘等的含量,保障进入实验室内的气体质量。③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检修、更换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箭头所示方向视图结构示意图。图4为消毒剂存储槽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1-进气管2-喷雾灭菌管3-排气管4-排液管5-循环管6-进液斗7-消毒剂存储槽8-散雾孔9-集液槽10-紫外线杀菌灯11-固定板12-电机架13-电机14-输出轴15-扇叶16-超声雾化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如图1-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包括进气管1、排气管3和设在进气管1和排气管3之间的喷雾灭菌管2;所述进气管1和所述排气管3内设有紫外线杀菌灯10,所述喷雾灭菌管2内设有消毒剂存储槽7,且所述消毒剂存储槽7内设有超声雾化棒16,所述消毒剂存储槽7顶部和/或所述消毒剂存储槽7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有散雾孔8;所述消毒剂存储槽7顶部设有进液管,且进液管延伸出所述喷雾灭菌管2顶部连接有进液斗6;所述进气管1远离所述消毒剂存储槽7一端设有引气组件。在使用时:在实验室墙壁上安装若干个本技术的装置,其中一半的装置采用进气管1设置位于实验室墙壁外,排气管3的排出端位于实验室室内,剩余一半的装置将进气管1与排气管3调转安装,实现将实验室外的空气经过装置净化之后输送到实验室内,同时能够将实验室内的空气经过净化消毒之后排出到养殖场环境中,保障进入到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较优,而且能够防止在实验室内散发的细菌等排出到养殖场环境中,降低养殖风险。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未尽事宜参照现有技术,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公知常识、常规技术手段加以实现,例如超声雾化棒16将消毒剂雾化原理参照专利号为201820270146.1中所介绍的血样保存箱内部的顶端设置的消毒剂存储槽,且在消毒剂存储槽内设超声雾化棒结构一样。如图2和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引气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管1内的电机架12,所述电机架12上设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14,所述输出轴14上设有扇叶15。保障对空气引入到装置内,经排气管3排出,实现空气净化消毒。所述的电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普遍采用的电机设备,例如:型号为Y90S系列。如图2和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1)、排气管(3)和设在进气管(1)和排气管(3)之间的喷雾灭菌管(2);所述进气管(1)和所述排气管(3)内设有紫外线杀菌灯(10),所述喷雾灭菌管(2)内设有消毒剂存储槽(7),且所述消毒剂存储槽(7)内设有超声雾化棒(16),所述消毒剂存储槽(7)顶部和/或所述消毒剂存储槽(7)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有散雾孔(8);所述消毒剂存储槽(7)顶部设有进液管,且进液管延伸出所述喷雾灭菌管(2)顶部连接有进液斗(6);所述进气管(1)远离所述消毒剂存储槽(7)一端设有引气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1)、排气管(3)和设在进气管(1)和排气管(3)之间的喷雾灭菌管(2);所述进气管(1)和所述排气管(3)内设有紫外线杀菌灯(10),所述喷雾灭菌管(2)内设有消毒剂存储槽(7),且所述消毒剂存储槽(7)内设有超声雾化棒(16),所述消毒剂存储槽(7)顶部和/或所述消毒剂存储槽(7)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有散雾孔(8);所述消毒剂存储槽(7)顶部设有进液管,且进液管延伸出所述喷雾灭菌管(2)顶部连接有进液斗(6);所述进气管(1)远离所述消毒剂存储槽(7)一端设有引气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气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管(1)内的电机架(12),所述电机架(12)上设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14),所述输出轴(14)上设有扇叶(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1)和/或所述排气管(3)内设有固定板(11),且所述紫外线杀菌灯(10)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爱赵慧婷王慧贤耿煜琨张鑫鑫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海关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