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95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锅。它包括沥盘、锅体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壳体、设在壳体内的驱动装置和升降件,驱动装置驱动升降件升降,升降件有一端穿出壳体与沥盘连接,壳体能架设在锅体上,以支撑沥盘重量,升降件升降时带动沥盘升降。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将驱动装置和升降件直接设在壳体内形成升降装置模块,升降装置直接设在沥盘两端,可以大大降低升降锅的体积和成本,沥盘使用范围大大增加,只要提供一个锅体,把沥盘放在锅体内腔,壳体架设在锅体的顶端口即可实现升降火锅,壳体与沥盘之间的拆装方便,沥盘清洗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锅。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升降火锅,参见图1,其锅体包括内胆7和外壳8,内胆7中设有沥盘2,内胆7底部设有发热装置9,外壳8内、内胆7下方设有电机4和由该电机4驱动的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的升降端延伸进内胆7中推动沥盘2升降。此种升降锅具,受电机4和升降机构5安装需求的限制,锅体无法与电磁炉或电陶炉或燃气灶等配合使用,适用范围小,而且,整体结构复杂,成本高,内胆7容积有限且不便于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驱动装置和升降件直接安装于沥盘上的大大提高使用范围的升降锅。本专利技术的目提这样实现的。一种升降锅,包括沥盘、锅体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壳体、设在壳体内的驱动装置和升降件,驱动装置驱动升降件升降,升降件有一端穿出壳体与沥盘连接,壳体能架设在锅体上,以支撑沥盘重量,升降件升降时带动沥盘升降。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所述壳体还能形成沥盘的提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电源。所述电源为电池或交流电源。所述升降件包括齿轮盘、链条和吊杆,链条一端盘绕于齿轮盘上,链条另一端与吊杆连杆,吊杆另一端穿出壳体与沥盘勾挂连接,驱动装置驱动齿轮盘旋转,齿轮盘旋转收卷或释放链条,实现吊杆同步升降。所述升降件包括螺杆、穿套于螺杆上端的伞状齿轮、和设在螺杆底端的吊杆,螺杆与伞状齿轮螺纹连接,吊杆另一端穿出壳体与沥盘勾挂连接,驱动装置驱动伞状齿轮旋转,伞状齿轮旋转带动螺杆升降,实现吊杆同步升降。所述升降件包括齿条和吊杆,齿条一端与驱动装置配合连接,齿条另一端和吊杆连接,吊杆另一端穿出壳体与沥盘勾挂连接,驱动装置驱动齿条升降,实现吊杆同步升降。所述升降件包括螺杆和吊杆,螺杆上穿套有齿轮,齿轮与螺杆螺纹连接,螺杆顶端与吊杆顶部连接,吊杆底端穿出壳体与沥盘勾挂连接,驱动装置驱动齿轮旋转,齿轮旋转带动螺杆升降,实现吊杆同步升降。所述沥盘侧壁外侧设有带孔的勾条,吊杆端部设有钩,钩勾挂在勾条的孔内。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将驱动装置和升降件直接设在壳体内形成升降装置模块,升降装置直接设在沥盘两端,可以大大降低升降锅的体积和成本,沥盘使用范围大大增加,只要提供一个锅体,把沥盘放在锅体内腔,壳体架设在锅体的顶端口即可实现升降火锅,壳体与沥盘之间的拆装方便,沥盘清洗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沥盘与锅体分离示意图。图3为壳体设于锅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壳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3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4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结合图2至图4,一种升降火锅,包括锅体1和沥盘2,沥盘设在锅体内腔,沥盘2侧壁外侧设有带孔的勾条3,锅体1提供加热功能,如电加热、碳火加热或燃气加热,锅体加热内腔的汤水和沥盘中食物,所述沥盘2两端各设有升降装置4,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壳体5、设在壳体内的驱动装置6和升降件7。壳体5形成有勾挂部8,勾挂部悬挂在锅体1顶端口,当然勾挂部8还可以坐设在锅体1的顶端口,只需将锅体1顶端口伸出一折边,勾挂部8就可以坐设在锅体顶端口,壳体8设在锅体顶端口时可以支撑沥盘重量,壳体同时还承担着沥盘提手功能。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电机9和电源10,电源为电池或交流电源,交流电源可以来源于锅体内的交流电。所述升降件7包括齿轮盘11、链条12和吊杆13,链条12一端盘绕于齿轮盘11上,链条12另一端与吊杆13连杆,吊杆13另一端穿出壳体5,吊杆5端部设有钩14,钩14勾挂在勾条3的孔内,电机驱动齿轮盘旋转,齿轮盘旋转收卷或释放链条,实现吊杆同步升降从而实现沥盘在锅体内升降。壳体与锅体拆装方便,升降装置与沥盘拆装方便。实施例2,结合图5,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升降件7的结构有所不同,其它均一致,所述升降件7包括螺杆11、穿套于螺杆上端的伞状齿轮12、和设在螺杆底端的吊杆13,螺杆11与伞状齿轮12螺纹连接,吊杆13另一端穿出壳体5,吊杆13端部设有钩14,钩14勾挂在勾条3的孔内,电机9的传动轴端部也设有主动伞状齿轮15,主动伞状齿轮15驱动伞状齿轮12旋转,伞状齿轮旋转带动螺杆升降,实现吊杆同步升降从而实现沥盘2在锅体1内升降。实施例3,结合图6,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升降件的结构有所不同,其它均一致,所述升降件7包括齿条11和吊杆13,齿条11有一端和吊杆13连接,吊杆13另一端穿出壳体5,吊杆13端部设有钩14,钩14勾挂在勾条3的孔内,电机9的传动轴上设有齿轮15,齿轮15驱动齿条11升降,实现吊杆13同步升降从而实现沥盘2在锅体1内升降。实施例4,结合图7,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升降件的结构有所不同,其它均一致,所述升降件7包括螺杆11和吊杆13,螺杆11上穿套有齿轮12,齿轮12与螺杆11螺纹纹连接,螺杆11顶端与吊杆13顶部连接,吊杆13底端穿出壳体,吊杆13底端部设有钩14,钩14勾挂在勾条3的孔内,电机9的传动轴上设有主动齿轮(图中未示出),主动齿轮驱动齿轮12旋转,齿轮12旋转带动螺杆11升降,实现吊杆13同步升降从而实现沥盘2在锅体1内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锅,包括沥盘、锅体和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壳体、设在壳体内的驱动装置和升降件,驱动装置驱动升降件升降,升降件有一端穿出壳体与沥盘连接,壳体能架设在锅体上,以支撑沥盘重量,升降件升降时带动沥盘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锅,包括沥盘、锅体和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壳体、设在壳体内的驱动装置和升降件,驱动装置驱动升降件升降,升降件有一端穿出壳体与沥盘连接,壳体能架设在锅体上,以支撑沥盘重量,升降件升降时带动沥盘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能形成沥盘的提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升降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电池或交流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包括齿轮盘、链条和吊杆,链条一端盘绕于齿轮盘上,链条另一端与吊杆连杆,吊杆另一端穿出壳体与沥盘勾挂连接,驱动装置驱动齿轮盘旋转,齿轮盘旋转收卷或释放链条,实现吊杆同步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锅,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启鑫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川贵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