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莎豆皮层预分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685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莎豆皮层预分离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油莎豆进行干燥,之后电磁振荡处理,即得皮层预分离的油莎豆;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对油莎豆皮层进行预分离,预分离成功率达到99%以上,而且全程不损伤油莎豆,外观保留完好,同时可较完好的保护油莎豆中的有效成分,且电磁振荡兼有灭酶、杀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品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用时少,操作简单,能大幅度降低油莎豆后续彻底去皮的难度及工作量,提高去皮效率,而且全过程无有机溶剂残留,原料的综合利用价值高,无废渣、废汽及其他有害物质产生,节约资源,且对环境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莎豆皮层预分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油莎豆皮层预分离的方法。
技术介绍
油莎豆(学名:CyperusesculentusL.)又称虎坚果、地下核桃、洋地栗等,属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环境适应性极强,是一种高产、优质的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新型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经济作物。油莎豆目前在我国吉林、甘肃、新疆、辽宁、河北、四川等地均有种植,一般亩产500~1000千克。油莎豆出油率高达20~36%,研究表明,油莎豆油是一种极优质的保健食用油,同时油莎豆因其产量在目前油料作物中最高被誉为“油料作物之王”。除了用于榨取优质保健食用油外,油莎豆可生食或炒食,还可用于加工成植物蛋白固体饮料、功能性蛋白肽、面粉、酒以及方便休闲食品等。由于油莎豆的功能特点和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近几年来国内各地掀起了油莎豆的种植热潮,油莎豆新产品的研发日益增多。但在油莎豆进行食品加工前对其皮层进行脱除是长期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由于油莎豆的皮很薄,呈棕褐色,与豆肉结合十分紧密,而且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含有很多附着物。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如果不对油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莎豆皮层预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油莎豆进行干燥,之后电磁振荡处理,即得皮层预分离的油莎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莎豆皮层预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油莎豆进行干燥,之后电磁振荡处理,即得皮层预分离的油莎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振荡的温度为30~40℃,频率为2400~2500MHz,时间为10~13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前还包括对油莎豆进行除杂、清洗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婷婷王大为张艳荣刘鸿铖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