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术后患者使用手部限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术后手部限位
,具体为一种介入术后患者使用手部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介入治疗应用数字技术,扩大了医生的视野,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生的双手,它的切口(穿刺点),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如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等。介入手术过程中,患者手臂一旦发生晃动,会给医生造成极大的影响,增加了手术难度,严重时还会导致血管被刺穿,给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但现有的介入术后患者使用手部限位装置,不方便调节高度,不能辅助换药,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介入术后患者使用手部限位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介入术后患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术后患者使用手部限位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杆(2),所述一号杆(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二号杆(3),所述一号杆(2)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定位栓(4),所述定位栓(4)的一端贯穿二号杆(3)卡接有一号杆(2),所述固定板(1)的下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卡块(5),所述卡块(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旋转把(6),所述旋转把(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圈(7),所述圆圈(7)的表面设置有收集桶(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术后患者使用手部限位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杆(2),所述一号杆(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二号杆(3),所述一号杆(2)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定位栓(4),所述定位栓(4)的一端贯穿二号杆(3)卡接有一号杆(2),所述固定板(1)的下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卡块(5),所述卡块(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旋转把(6),所述旋转把(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圈(7),所述圆圈(7)的表面设置有收集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患者使用手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垫板(9),所述固定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块(10),所述转轴块(10)的数量为八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患者使用手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块(10)的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