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碎茶制作工艺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81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碎茶制作工艺及设备,包括:主体机构、烘干机构、翻动机构以及支撑组件,烘干机构与翻动机构均安装在主体机构上,主体机构包括底板和烘干箱,支撑组件上安装有盛料板,翻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组件上下运动烘干机构用于对发酵好的茶叶进行快速的烘干;本红碎茶制作工艺及设备通过在萎凋期间对茶叶进行浪菁,使得茶叶内的酶随同茶汁一起析出,加速茶黄素的、茶红素的形成,在保证茶叶良好口感的同时,有效缩短了发酵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热风机、多个喷气头配合过滤组件,一方面烘干箱内的温度均匀分布,提高烘干效率,其二避免烘干期间外界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烘干箱内对茶叶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碎茶制作工艺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碎茶
,具体为一种红碎茶制作工艺及设备。
技术介绍
红碎茶是一种碎片或颗粒茶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大宗产品,占全球茶叶总出口量的80%左右,有百余年的产制历史,成品红碎茶外形碎片或颗粒,汤色鲜红,香气鲜浓,滋味醇厚,富有收敛性。目前红碎茶生产时,发酵的时间长,而且在后期烘干时,一种是将茶叶时静置在烘干设备内部,导致烘干效率较低,而且使得茶叶烘干的程度不同,大大影响了茶叶的品质,还有是采用搅拌烘干的方式,虽然加快的烘干效率,但是搅拌期间会将颗粒状的茶叶打碎,影响成品率,同时烘干时,没有对烘干的热风进行过滤处理,导致外界的灰尘随着空气进入烘干设备内部,对茶叶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碎茶制作工艺及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碎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采摘回来的茶叶进行清洗、去杂处理;S2、萎凋,将清理干净的茶叶平铺在温度为18~20℃的室内进行萎凋5~10小时,铺平厚度为2cm~5cm,当叶面开始变得柔软,不易折断时,进行手工浪菁,浪菁完成后,将浪菁好的茶叶再次铺平静置1~2小时,当茶叶边缘开始出现红褐色时,萎凋步骤结束;S3、揉切,将萎凋好的茶叶放进转子机内进行揉切,揉切两次,每次揉切12s~18s;S4、发酵,将揉切好的茶叶条置于发酵房内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2~5小时,期间每隔40分钟翻一次,发酵温度控制在25~32℃,茶叶的摊叶厚度在8cm~15cm;S4、烘干,将发酵好的茶叶置于红碎茶制作设备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10~120℃,风速控制在3m/s~6m/s,烘干完成后即可得到红碎茶毛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红碎茶制作设备,包括主体机构、烘干机构、翻动机构以及支撑组件,所述烘干机构与所述翻动机构均安装在所述主体机构上;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底板和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开设有散气口,所述烘干箱的一侧为开口设置,所述烘干箱为开口设置的一侧安装有门板,所述支撑组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烘干箱的内部,所述支撑组件上安装有盛料板,所述烘干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翻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组件上下运动,进而实现茶叶烘干期间翻动茶叶的功能;所述烘干机构用于对发酵好的茶叶进行快速的烘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烘干机构,可以对茶叶进行快速烘干操作,通过翻动机构配合支撑组件,实现了在烘干茶叶的过程中对茶叶进行翻动的操作,保证茶叶在烘干时受热均匀,一方面提高烘干效率,其二通过上下翻动,既实现了翻动茶叶的效果,而且不会造成茶叶破损,提高成品率。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插杆和插槽体,所述插杆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插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四角,所述插槽体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两个所述插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盛料板的两侧分别插接在同一高度的两个所述插槽体的内部,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设置有四个,所述立柱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插杆相匹配的凹形滑槽,所述插杆滑动插接在所述凹形滑槽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板、插杆配合插槽体实现了对盛料板的固定,而且可以实现上下运动的功能。优选的,所述翻动机构包括电机、转动杆、凸轮和连接杆,所述电机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转动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贯穿所述烘干箱的一侧且与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凸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所述凸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轴,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转动安装在所述限位轴上,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销座,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所述销座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配合转动杆带动凸轮进行转动,进而凸轮配合连接杆带动支撑组件上下运动,实现了对盛料板内茶叶的翻料操作。优选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热风机和连接管,所述热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烘干箱的顶部,所述热风机的出气口与所述连接管的上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贯穿所述烘干箱的顶部伸入所述烘干箱的内部,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连通有支管,所述支管的外壁连通有喷气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热风机配合喷气头,可以快速的将外界的空气加热后吹入烘干箱的内部,进而对烘干箱内的茶叶进行快速的烘干。优选的,所述喷气头等距安装不低于四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烘干箱内的温度分布均匀,提高烘干效率和烘干质量。优选的,还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和过滤板,所述过滤箱的顶部为开口设置,所述过滤箱的一侧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过滤板插接在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所述过滤箱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热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通孔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滤组件可以有效避免在烘干时,外界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烘干箱内部,污染茶叶。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盒的侧面镶嵌固定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机的电控端和所述热风机的电控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者操作本装置。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使得使用者可以实时的了解到烘干箱内部的温度。优选的,还包括有螺纹杆,所述插槽体的一端上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插槽体的下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盛料板的一端侧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纹杆的下端由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插孔、所述限位孔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孔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杆、螺纹孔配合插孔和限位孔,避免在翻抖茶叶时,盛料板从插槽体上脱落下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萎凋期间对茶叶进行浪菁,使得茶叶内的酶随同茶汁一起析出,加速茶黄素的、茶红素的形成,在保证茶叶良好口感的同时,有效缩短了发酵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2.通过热风机、多个喷气头配合过滤组件,一方面烘干箱内的温度均匀分布,提高烘干效率,其二避免烘干期间外界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烘干箱内对茶叶造成污染;3.通过电机、转动杆配合凸轮、连接杆实现对茶叶的翻动,进而加快了烘干的效率,而且不会对茶叶本身造成破坏,大大提高了成品率,使得碎茶颗粒紧实、匀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红碎茶制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红碎茶制作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红碎茶制作设备的未安装门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红碎茶制作设备的未安装底板和门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红碎茶制作设备的烘干箱的剖切机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红碎茶制作设备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碎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采摘回来的茶叶进行清洗、去杂处理;/nS2、萎凋,将清理干净的茶叶平铺在温度为18~20℃的室内进行萎凋5~10小时,铺平厚度为2cm~5cm,当叶面开始变得柔软,不易折断时,进行手工浪菁,浪菁完成后,将浪菁好的茶叶再次铺平静置1~2小时,当茶叶边缘开始出现红褐色时,萎凋步骤结束;/nS3、揉切,将萎凋好的茶叶放进转子机内进行揉切,揉切两次,每次揉切12s~18s;/nS4、发酵,将揉切好的茶叶条置于发酵房内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2~5小时,期间每隔40分钟翻一次,发酵温度控制在25~32℃,茶叶的摊叶厚度在8cm~15cm;/nS4、烘干,将发酵好的茶叶置于红碎茶制作设备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10~120℃,风速控制在3m/s~6m/s,烘干完成后即可得到红碎茶毛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碎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采摘回来的茶叶进行清洗、去杂处理;
S2、萎凋,将清理干净的茶叶平铺在温度为18~20℃的室内进行萎凋5~10小时,铺平厚度为2cm~5cm,当叶面开始变得柔软,不易折断时,进行手工浪菁,浪菁完成后,将浪菁好的茶叶再次铺平静置1~2小时,当茶叶边缘开始出现红褐色时,萎凋步骤结束;
S3、揉切,将萎凋好的茶叶放进转子机内进行揉切,揉切两次,每次揉切12s~18s;
S4、发酵,将揉切好的茶叶条置于发酵房内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2~5小时,期间每隔40分钟翻一次,发酵温度控制在25~32℃,茶叶的摊叶厚度在8cm~15cm;
S4、烘干,将发酵好的茶叶置于红碎茶制作设备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10~120℃,风速控制在3m/s~6m/s,烘干完成后即可得到红碎茶毛茶。


2.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碎茶制作工艺中的红碎茶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1)、烘干机构(2)、翻动机构(3)以及支撑组件,所述烘干机构(2)与所述翻动机构(3)均安装在所述主体机构(1)上;
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底板(7)和烘干箱(6),所述烘干箱(6)的顶部开设有散气口(23),所述烘干箱(6)的一侧为开口设置,所述烘干箱(6)为开口设置的一侧安装有门板(5),所述支撑组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烘干箱(6)的内部,所述支撑组件上安装有盛料板(22),所述烘干箱(6)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7)的上表面;
所述翻动机构(3)用于驱动支撑组件上下运动,进而实现茶叶烘干期间翻动茶叶的功能;
所述烘干机构(2)用于对发酵好的茶叶进行快速的烘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碎茶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14)、插杆(30)和插槽体(31),所述插杆(30)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插杆(30)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14)的四角,所述插槽体(31)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两个所述插杆(30)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盛料板(22)的两侧分别插接在同一高度的两个所述插槽体(31)的内部,所述烘干箱(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立柱(13),所述立柱(13)设置有四个,所述立柱(13)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插杆(30)相匹配的凹形滑槽(29),所述插杆(30)滑动插接在所述凹形滑槽(29)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碎茶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动机构(3)包括电机(16)、转动杆(17)、凸轮(18)和连接杆(20),所述电机(16)通过安装座(1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7)的上表面,所述转动杆(17)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4)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能红黄大灿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七味茗香茶业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