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光眼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6803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光眼引流装置,涉及引流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包括引流管、内阻板、外阻板、束环、连接环,所述引流管外壁上设置一号槽和二号槽,所述内阻板有四个分别设置在二号槽的前后左右侧,所述内阻板的底边固定在二号槽的内壁底部,所述外阻板设置在一号槽与二号槽之间,所述外阻板的环内边固定在引流管外壁上,所述束环设置在二号槽的底部,所述连接环设置在一号槽的底部,所述连接环底侧壁的前后左右端各固定有一个拉杆,四个所述拉杆的底端分别与束环顶侧壁的前后左右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阻止引流管脱落,且便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光眼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引流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青光眼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青光眼引流物植入术是将一种人工设计的引流装置植入前房或后房,通过扩散装置,将房水直接引流到结膜囊下或筋膜囊下。手术时将引流管插入前房切口中,然后通过缝合前层巩膜瓣来固定引流管,但引流管的表面光滑,随着眼部肌肉运动会出现移动现象,容易从前房中脱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主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引流管的表面光滑,随着眼部肌肉运动会出现移动现象,容易从前房中脱落。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青光眼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引流管呈圆柱体管状结构,所述引流管上弧形外壁上设置有上下两个圆环主体凹槽,即为一号槽和二号槽,所述引流管的底端插入前房或后房中,顶端通过扩散装置连接到结膜囊,所述引流管将房水引流到结膜囊下吸收;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结构包括,内阻板,内阻板呈锥台斜面片状结构,所述内阻板有四个分别设置在二号槽的前后左右侧,所述内阻板的底边固定在二号槽的内壁底部,当引流管的底端部位插入前房切口中时,内阻板向上弯折并在插入前房后张开,当引流管有向外的拉力时,所述内阻板抵在切口内壁上,防止引流管与前房分离;外阻板,外阻板呈圆环形片状结构,所述外阻板设置在一号槽与二号槽之间,所述外阻板的环内边固定在引流管外壁上,当引流管有向内的拉力时,所述外阻板抵在切口外壁上,防止外部引流管部分插入前房;拆除装置,拆除装置结构包括,束环,束环呈圆环型结构,所述束环设置在二号槽的底部,并套住引流管,所述束环向上移动时,将内阻板向内推动,所述束环将内阻板束缚在二号槽中,手术拆除时,可拔出引流管;连接环,连接环呈圆环型结构,所述连接环设置在一号槽的底部,并套住引流管,所述连接环底侧壁的前后左右端各固定有一个拉杆,四个所述拉杆的底端分别与束环顶侧壁的前后左右端固定连接,医生拆卸时,可将连接环向上拉动,所述连接环通过拉杆带动束环向上滑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杆嵌入引流管外壁的垂直条状凹槽内,以防止与组织缠绕。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环顶侧壁前后左右端各固定一个拉环,所述拉环呈圆环型结构,医生可使用钩子勾住拉环,通过拉环给连接环向上的力。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流管的底端斜剖,呈椭圆斜面结构,即为斜底,所述斜底便于将引流管插入切口中。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底的引流管口处设置有三个结构相同的扇形弹簧片,分别为一尖瓣、二尖瓣、三尖瓣,所述二尖瓣设置在一尖瓣上层,且邻边相叠,所述三尖瓣设置在二尖瓣上层,且邻边相叠,所述一尖瓣与三尖瓣的邻边相叠,前房积液液压过高给尖瓣向上的力,使得尖瓣内端向上弯曲,斜底口导通,积液流入引流管中,当前房积液液压正常,三个尖瓣叠加堵塞斜底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尖瓣下的斜底口壁上固定有圆环型限位环,当引流管中液体倒流时,所述限位环抵在三个尖瓣外缘底端,阻止尖瓣向下弯折,三个尖瓣叠加,阻止积液倒流入前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限位装置,使用时,引流管的底端插入前房或后房中,当引流管的底端部位插入前房切口中时,内阻板向上弯折并在插入前房后张开,当引流管有向外的拉力时,所述内阻板抵在切口内壁上,防止引流管与前房分离;当引流管有向内的拉力时,所述外阻板抵在切口外壁上,防止外部引流管部分插入前房。本技术可阻止引流管脱落。(2)本技术设置拆除装置,医生拆卸时,可将连接环向上拉动,所述连接环通过拉杆带动束环向上滑动,束环向上移动时,将内阻板向内推动,所述束环将内阻板束缚在二号槽中,手术拆除时,可拔出引流管。本技术便于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剖视图。其中:引流管10、一号槽11、二号槽12、外阻板13、内阻板14、束环15、拉杆16、连接环17、拉环18、斜底19、限位环20、一尖瓣21、二尖瓣22、三尖瓣23。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青光眼引流装置,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引流管10,引流管10呈圆柱体管状结构,所述引流管10上弧形外壁上设置有上下两个圆环主体凹槽,即为一号槽11和二号槽12,所述引流管10的底端插入前房或后房中,顶端通过扩散装置连接到结膜囊,所述引流管10将房水引流到结膜囊下吸收;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结构包括,内阻板14,内阻板14呈锥台斜面片状结构,所述内阻板14有四个分别设置在二号槽12的前后左右侧,所述内阻板14的底边固定在二号槽12的内壁底部,当引流管10的底端部位插入前房切口中时,内阻板14向上弯折并在插入前房后张开,当引流管10有向外的拉力时,所述内阻板14抵在切口内壁上,防止引流管10与前房分离;外阻板13,外阻板13呈圆环形片状结构,所述外阻板13设置在一号槽11与二号槽12之间,所述外阻板13的环内边固定在引流管10外壁上,当引流管10有向内的拉力时,所述外阻板13抵在切口外壁上,防止外部引流管部分插入前房;拆除装置,拆除装置结构包括,束环15,束环15呈圆环型结构,所述束环15设置在二号槽12的底部,并套住引流管10,所述束环15向上移动时,将内阻板14向内推动,所述束环15将内阻板14束缚在二号槽12中,手术拆除时,可拔出引流管10;连接环17,连接环17呈圆环型结构,所述连接环17设置在一号槽11的底部,并套住引流管10,所述连接环17底侧壁的前后左右端各固定有一个拉杆16,四个所述拉杆16的底端分别与束环15顶侧壁的前后左右端固定连接,医生拆卸时,可将连接环17向上拉动,所述连接环17通过拉杆16带动束环15向上滑动。所述拉杆16嵌入引流管10外壁的垂直条状凹槽内,以防止与组织缠绕。所述连接环17顶侧壁前后左右端各固定一个拉环18,所述拉环18呈圆环型结构,医生可使用钩子勾住拉环18,通过拉环18给连接环17向上的力。所述引流管10的底端斜剖,呈椭圆斜面结构,即为斜底19,所述斜底19便于将引流管10插入切口中。所述斜底19的引流管10口处设置有三个结构相同的扇形弹簧片,分别为一尖瓣21、二尖瓣22、三尖瓣23,所述二尖瓣22设置在一尖瓣21上层,且邻边相叠,所述三尖瓣23设置在二尖瓣22上层,且邻边相叠,所述一尖瓣21与三尖瓣23的邻边相叠,前房积液液压过高给尖瓣向上的力,使得尖瓣内端向上弯曲,斜底19口导通,积液流入引流管10中,当前房积液液压正常,三个尖瓣叠加堵塞斜底19口。所述一尖瓣21下的斜底口壁上固定有圆环型限位环20,当引流管10中液体倒流时,所述限位环20抵在三个尖瓣外缘底端,阻止尖瓣向下弯折,三个尖瓣叠加,阻止积液倒流入前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引流管10的底端插入前房或后房中,当引流管10的底端部位插入前房切口中时,内阻板14向上弯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光眼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引流管(10),引流管(10)呈圆柱体管状结构,所述引流管(10)上弧形外壁上设置有上下两个圆环主体凹槽,即为一号槽(11)和二号槽(12),所述引流管(10)的底端插入前房或后房中,顶端通过扩散装置连接到结膜囊,所述引流管(10)将房水引流到结膜囊下吸收;/n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结构包括,内阻板(14),内阻板(14)呈锥台斜面片状结构,所述内阻板(14)有四个分别设置在二号槽(12)的前后左右侧,所述内阻板(14)的底边固定在二号槽(12)的内壁底部,当引流管(10)的底端部位插入前房切口中时,内阻板(14)向上弯折并在插入前房后张开,当引流管(10)有向外的拉力时,所述内阻板(14)抵在切口内壁上,防止引流管(10)与前房分离;外阻板(13),外阻板(13)呈圆环形片状结构,所述外阻板(13)设置在一号槽(11)与二号槽(12)之间,所述外阻板(13)的环内边固定在引流管(10)外壁上,当引流管(10)有向内的拉力时,所述外阻板(13)抵在切口外壁上,防止外部引流管部分插入前房;/n拆除装置,拆除装置结构包括,束环(15),束环(15)呈圆环型结构,所述束环(15)设置在二号槽(12)的底部,并套住引流管(10),所述束环(15)向上移动时,将内阻板(14)向内推动,所述束环(15)将内阻板(14)束缚在二号槽(12)中,手术拆除时,可拔出引流管(10);连接环(17),连接环(17)呈圆环型结构,所述连接环(17)设置在一号槽(11)的底部,并套住引流管(10),所述连接环(17)底侧壁的前后左右端各固定有一个拉杆(16),四个所述拉杆(16)的底端分别与束环(15)顶侧壁的前后左右端固定连接,医生拆卸时,可将连接环(17)向上拉动,所述连接环(17)通过拉杆(16)带动束环(15)向上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光眼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流管(10),引流管(10)呈圆柱体管状结构,所述引流管(10)上弧形外壁上设置有上下两个圆环主体凹槽,即为一号槽(11)和二号槽(12),所述引流管(10)的底端插入前房或后房中,顶端通过扩散装置连接到结膜囊,所述引流管(10)将房水引流到结膜囊下吸收;
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结构包括,内阻板(14),内阻板(14)呈锥台斜面片状结构,所述内阻板(14)有四个分别设置在二号槽(12)的前后左右侧,所述内阻板(14)的底边固定在二号槽(12)的内壁底部,当引流管(10)的底端部位插入前房切口中时,内阻板(14)向上弯折并在插入前房后张开,当引流管(10)有向外的拉力时,所述内阻板(14)抵在切口内壁上,防止引流管(10)与前房分离;外阻板(13),外阻板(13)呈圆环形片状结构,所述外阻板(13)设置在一号槽(11)与二号槽(12)之间,所述外阻板(13)的环内边固定在引流管(10)外壁上,当引流管(10)有向内的拉力时,所述外阻板(13)抵在切口外壁上,防止外部引流管部分插入前房;
拆除装置,拆除装置结构包括,束环(15),束环(15)呈圆环型结构,所述束环(15)设置在二号槽(12)的底部,并套住引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中伊李国栋吴罗玲陈亭亭桂琳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