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仰卧位颈椎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78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仰卧位颈椎牵引器,属于颈椎牵引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在仰卧位状态下,进行颈椎牵引治疗等问题,一种仰卧位颈椎牵引器,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牵引装置和阻挡架,阻挡架包括肩部挡板和用于供人颈部放置的放置槽,牵引装置包括头枕板以及驱动头枕板沿着支架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头枕板设置有用于固定人头部的固定带,支架一端设置有第一旋转支撑板,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支撑板的凹槽,第一旋转支撑板一端铰接在凹槽内,凹槽一侧壁设置有抵接块,第一旋转支撑板可绕铰接处旋转直至和抵接块抵接,使得支架和地面的夹角为30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仰卧位状态下,对人的颈椎进行牵引拉伸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仰卧位颈椎牵引器
本技术属于颈椎牵引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仰卧位颈椎牵引器。
技术介绍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现代生活、工作、学习方式的改变,伏案工作和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长时间的颈椎不正确使用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近年来,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达到了17.5%,有报道显示26%~71%的人群在其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颈部疼痛,由此可见颈椎病的防治非常重要。颈椎牵引是保守治疗中最主要而且疗效相对确切的一种方法。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的原理是通过限制颈椎活动、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降低椎间的压力、解除肌肉痉挛、恢复颈椎曲度、伸张颈椎动脉、拉伸黄韧带等,使神经根、脊髓所受刺激和压迫得以缓和,以达到缓解症状及治疗的目的。目前普遍认为牵引角度影响最大应力位置从而影响牵引效果,一般采取颈椎处于0~30度的前屈角度进行牵引,上颈段的牵引采用0度位,下颈段牵引常采用低头30度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仰卧位颈椎牵引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仰卧位颈椎牵引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牵引装置和阻挡架,所述的阻挡架包括肩部挡板和用于供人颈部放置的放置槽,所述的牵引装置包括头枕板以及驱动头枕板沿着支架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头枕板设置有用于固定人头部的固定带,所述的支架一端设置有第一旋转支撑板,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支撑板的凹槽,所述第一旋转支撑板一端铰接在凹槽内,所述的凹槽一侧壁设置有抵接块,所述的第一旋转支撑板可绕铰接处旋转直至和抵接块抵接,使得支架和地面的夹角为30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本技术放置在地面上,人躺下呈仰卧位,颈部置于凹槽内,头部置于头枕板上,固定带将使用者的头部和头枕板固定,肩部挡板置于颈部的两侧,驱动装置驱动头枕板进行移动,对人的颈椎进行拉伸,肩部挡板用于顶住肩部,防止颈椎牵引时带动肩膀和上身上移,起到固定住双侧肩部的作用。当第一旋转支撑板收于凹槽内,支架平放在地面上,支架和地面的夹角为0°,此时驱动头枕板移动,牵引的是人的上颈段;旋转第一旋转支撑板直至和抵接块抵接,使得支架和地面的夹角为30度,此时驱动头枕板移动,牵引的是人的下颈段。本技术可以通过牵引装置、阻挡架、第一旋转支撑板的设置,实现了仰卧位状态下,对人的颈椎进行牵引拉伸。优选地,所述的支架顶面设置有滑轨,所述的头枕板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的驱动装置和滑块之间通过电动伸缩杆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滑块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滑块移动,从而使得头枕板移动。优选地,所述的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吸住第一旋转支撑板的第一磁铁,所述的第一旋转支撑板靠近凹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的第一磁铁吸住第二磁铁,使得第一旋转支撑板收于凹槽内。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将第一旋转支撑板收纳于凹槽内。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旋转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的第二支撑板底部设置有防滑垫。第二支撑板制成在地面上,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防滑垫起到防滑作用。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带包括前额固定带,所述头枕板的一侧和前额固定带固定连接,所述头枕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环扣,所述的前额固定带的一端设置有勾面,所述的前额固定带上设置有毛面,当所述的前额固定带的一端穿过环扣后,所述勾面粘贴在毛面上。前额固定带用于固定人的前额。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带还包括下颌固定带,所述下颌固定带的两端和前额固定带连接,所述的下颌固定带设置有用于和人下颌部贴合的减压垫。减压垫用于防止产生勒痕。优选地,所述的支架上还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垫和电源插线,所述的电源插线一端和加热垫连接,所述的电源插线另一端设置有插头。加热装置用于对人的肩颈部进行加热,促进血液循坏。优选地,所述的支架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的第一板体位于阻挡架的一侧,所述的第二板体位于阻挡架的另一侧,所述的头枕板位于第一板体上,所述的第二板体上设置有用于顶住肩颈连接处后侧的凸起。人的肩颈部靠在第二板体上时,凸起顶住肩颈连接处后侧,有利于肩颈肌肉的放松。优选地,所述的肩部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的加热垫一端固定连接在容纳槽内,所述加热垫的另一端可收卷使得加热垫容纳于容纳槽内,所述加热垫可展开铺在第二板体上,所述的容纳槽设置有开关门,所述的开关门可上下移动,使得容纳槽打开或关闭,所述容纳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供电源插线穿设出的开口,所述加热垫底部设置有用于供凸起伸入的伸入槽。需要使用加热垫时,可打开开关门,将加热垫可展开铺在第二板体上,第二板体上的凸起伸入伸入槽内,不需要使用时,将加热垫收卷在容纳槽内,然后关闭开关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可以通过牵引装置、阻挡架、第一旋转支撑板的设置,实现了仰卧位状态下,对人的颈椎进行牵引拉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加热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旋转支撑板撑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一旋转支撑板收于凹槽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101、第一板体;102、第二板体;112、凸起;2、阻挡架;201、肩部挡板;211、容纳槽;221、开关门;2021、把手;231、开口;202、放置槽;3、牵引装置;301、头枕板;311、滑块;321、固定带;322、前额固定带;3022、毛面;3122、勾面;323、下颌固定带;3023、减压垫;331、环扣;302、驱动装置;4、第一旋转支撑板;401、第二磁铁;5、凹槽;501、第一磁铁;6、抵接块;7、滑轨;8、电动伸缩杆;801、开槽;9、第二支撑板;901、防滑垫;902、第三磁铁;903、插接槽;10、加热装置;1001、加热垫;1011、伸入槽;1002、电源插线;1012、插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仰卧位颈椎牵引器,包括支架1,支架1为板状,支架1包括一体化连接的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支架1上设有牵引装置3和阻挡架2;牵引装置3包括头枕板301和驱动装置302,驱动装置302和头枕板301之间通过电动伸缩杆8连接,头枕板301位于第一板体101上,第一板体101上开设有滑轨7,头枕板301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311,滑轨7底部开设有供电动伸缩杆8移动的开槽801,头枕板301设有固定带321,固定带321包括前额固定带322和下颌固定带323,头枕板301的一侧和前额固定带322固定连接,头枕板3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环扣331,本实施例中,环扣331为封闭圆环,前额固定带3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仰卧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牵引装置(3)和阻挡架(2),所述的阻挡架(2)包括肩部挡板(201)和用于供人颈部放置的放置槽(202),所述的牵引装置(3)包括头枕板(301)以及驱动头枕板(301)沿着支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302),所述的头枕板(301)设置有用于固定人头部的固定带(321),所述的支架(1)一端设置有第一旋转支撑板(4),所述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支撑板的凹槽(5),所述第一旋转支撑板(4)一端铰接在凹槽(5)内,所述的凹槽(5)一侧壁设置有抵接块(6),所述的第一旋转支撑板(4)可绕铰接处旋转直至和抵接块(6)抵接,使得支架(1)和地面的夹角为30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仰卧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牵引装置(3)和阻挡架(2),所述的阻挡架(2)包括肩部挡板(201)和用于供人颈部放置的放置槽(202),所述的牵引装置(3)包括头枕板(301)以及驱动头枕板(301)沿着支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302),所述的头枕板(301)设置有用于固定人头部的固定带(321),所述的支架(1)一端设置有第一旋转支撑板(4),所述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支撑板的凹槽(5),所述第一旋转支撑板(4)一端铰接在凹槽(5)内,所述的凹槽(5)一侧壁设置有抵接块(6),所述的第一旋转支撑板(4)可绕铰接处旋转直至和抵接块(6)抵接,使得支架(1)和地面的夹角为3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仰卧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顶面设置有滑轨(7),所述的头枕板(301)底部设置有滑块(311),所述的驱动装置(302)和滑块(311)之间通过电动伸缩杆(8)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302)驱动滑块(311)沿着滑轨(7)的长度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仰卧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吸住第一旋转支撑板(4)的第一磁铁(501),所述的第一旋转支撑板(4)靠近凹槽(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铁(401),所述的第一磁铁(501)吸住第二磁铁(401),使得第一旋转支撑板(4)收于凹槽(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仰卧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旋转支撑板(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9),所述的第二支撑板(9)底部设置有防滑垫(9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仰卧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带(321)包括前额固定带(322),所述头枕板(301)的一侧和前额固定带(322)固定连接,所述头枕板(301)的另一端设置有环扣(331),所述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玉飞徐园园庞清江颜勇卿吴玲龚子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