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储热除湿设备及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674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温室储热除湿设备及工作方法,包括:进气口、出气口、风机、吸附床和冷凝器;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进气口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安装所述吸附床和所述冷凝器,所述吸附床连接所述冷凝器;当处于解吸工作模式,所述吸附床与所述风机吹送气流发生解吸反应,所述气流通过所述解吸反应后通过所述冷凝器冷凝;当处于吸附工作模式,所述吸附床与所述风机吹送气流发生吸附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供暖技术具有储热功能,可以将低谷电力、低品位废热或太阳能储存起来在温室有采暖需求时实现无能耗供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室储热除湿设备及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室采暖及除湿
,具体地,涉及温室储热除湿设备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温室栽培作为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生产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和约束。尽管温室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能够大幅提高水分利用率,改善作物产量、质量,但温室内湿度的调控问题、冬季低温条件下的采暖问题,一直是困扰温室栽培的技术难题。目前的温室中冬季加热方法主要有热水加热、热风加热、电加热、地源热泵加热等。这些加热技术因一次性投入成本高、加热效率低、效果差等原因,无形中加大了冬季温室生产成本,导致实际使用困难。此外,温室内因相对湿度过高导致作物病虫害蔓延的现象严重,传统的开窗通风等除湿措施,在冬季又会影响室内温度,增大供热成本。总体而言,目前的温室冬季供暖、除湿方式仍存在能耗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温室冬季供暖、除湿技术仍有很大的改进提升空间。专利文献CN204557254U提供了一种温室恒温除湿换风系统,包括地下储热装置、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通过地下导热管道与地下储热装置下端相连,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温室外;所述地下储热装置上端通过保温管道与第二风机相连,所述第二风机和保温管道设置在温室内;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通过控制器控制空气的循环。本技术设计的新的换风系统,先将室外的冷空气经管道送入地下,通过地下管道与土壤的热交换,对冷空气进行加热后,将加热后的空气传送到地表的温室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储热除湿设备及工作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温室储热除湿设备,包括:进气口、出气口、风机、吸附床和冷凝器;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进气口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安装所述吸附床和所述冷凝器,所述吸附床连接所述冷凝器;当处于解吸工作模式,所述吸附床与所述风机吹送气流发生解吸反应,所述气流通过所述解吸反应后通过所述冷凝器冷凝;当处于吸附工作模式,所述吸附床与所述风机吹送气流发生吸附反应。优选地,所述风机连接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加热方式包括太阳能、低谷电力和低品位废热,所述风机调节所述气流大小,所述加热器调节加热功率;所述风机、所述吸附床和所述冷凝器通过风道连接;当处于所述解吸工作模式,所述风机吹送气流通过所述加热器加热后通过所述吸附床。优选地,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阀、第二风阀、第三风阀、第四风阀和第五风阀;所述冷凝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风阀一端,所述冷凝器另一端和所述和蓄水桶一端汇合后连接所述第二风阀一端,所述第一风阀另一端和所述蓄水桶另一端汇合后连接所述第三风阀一端,所述吸附床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风阀一端,所述吸附床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风阀另一端汇合后连接所述第五风阀一端,所述第五风阀另一端连接所述加热器一端,所述第三风阀另一端和所述第四风阀另一端汇合后连接所述加热器另一端。优选地,当处于所述解吸工作模式,所述第一风阀、所述第四风阀和所述第五风阀开启,所述第二风阀和所述第三风阀关闭;当处于所述吸附工作模式,所述第二风阀、所述第三风阀和所述第四风阀开启,所述第一风阀和所述第五风阀关闭。优选地,所述吸附床安装板翅换热器,所述吸附床和所述板翅换热器形成闭合回路;当处于所述解吸工作模式,所述吸附床通过所述板翅换热器加热。优选地,所述吸附床设置有四个,所述吸附床内填充吸附剂。优选地,所述吸附剂包括多孔材料和复合吸附材料,所述复合吸附材料通过多孔材料和吸水性无机盐配置而成。优选地,所述板翅换热器内通热水加热,所述吸附剂内吸附吸着水,所述吸着水通过所述板翅换热器加热解吸为水蒸气。优选地,所述水蒸气通过所述冷凝器一侧放热冷凝形成低温空气,所述低温空气回到所述吸附床入口处,所述吸附剂再生;所述冷凝器通过所述水蒸气放热形成冷凝热,所述冷凝器另一侧空气通过所述冷凝热升温并与所述风机吹送气流混合形成暖风。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温室储热除湿设备的工作方法:当处于所述解吸工作模式,所述第一风阀、所述第四风阀和所述第五风阀开启,所述第二风阀和所述第三风阀关闭;所述解吸工作模式在傍晚和夜间进行,所述板翅换热器内通热水用于加热所述吸附床,在所述吸附工作模式中,通过所述吸附剂吸附的水蒸气在所述吸附剂内部形成吸着水,所述吸着水受热解吸成水蒸气,解吸热以化学键的形式储存在所述吸附剂当中,所述水蒸气通过来流空气在所述吸附床出口变成高温高湿空气,所述高温高湿空气通过所述冷凝器放热冷凝变成低温空气回到所述吸附床入口处,所述冷凝器形成冷凝水用于灌溉,如此循环,所述吸附剂得到再生,所述冷凝器另一侧的空气吸收所述冷凝热,与新风混合得到暖风用于供暖;当处于所述吸附工作模式,所述第二风阀、所述第三风阀和所述第四风阀开启,所述第一风阀和所述第五风阀关闭;所述吸附工作模式在日间温室湿度大时进行,不消耗任何电能,所述进气口处高湿空气通过所述风机经过所述吸附床,所述高湿空气中水蒸气被所述吸附剂吸附并放出吸附热;所述吸附热被来流空气吸收并满足供暖需求和降低温室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供暖技术具有储热功能,可以将低谷电力、低品位废热或太阳能储存起来在温室有采暖需求时实现无能耗供暖。2、本专利技术具有多次余热回收,可以大大提高温室内的能源利用率。3、本专利技术供暖技术可以实现吸附-解吸循环工况不间歇供暖。4、与一般的温室冬季供热设备比,本专利技术供暖技术具备灌溉冷凝水回收功能,可以大大减少灌溉水用量。5、本专利技术供暖技术的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加工成本和运行成本都较低。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温室储热除湿设备原理图;图2为温室储热除湿设备俯视图;图3为温室储热除湿设备工作模式运行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温室储热除湿设备,包括:进气口、出气口、风机1、吸附床2和冷凝器3;风机1安装在进气口处,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安装吸附床2和冷凝器3,吸附床2连接冷凝器3;当处于解吸工作模式,吸附床2与风机1吹送气流发生解吸反应,气流通过解吸反应后通过冷凝器3冷凝;当处于吸附工作模式,吸附床2与风机1吹送气流发生吸附反应。风机1连接加热器,加热器加热方式包括太阳能、低谷电力和低品位废热,风机1调节气流大小,加热器调节加热功率;风机1、吸附床2和冷凝器3通过风道连接;当处于解吸工作模式,风机1吹送气流通过加热器加热后通过吸附床2。如图3所示,风机1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储热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口、出气口、风机(1)、吸附床(2)和冷凝器(3);/n所述风机(1)安装在所述进气口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安装所述吸附床(2)和所述冷凝器(3),所述吸附床(2)连接所述冷凝器(3);/n当处于解吸工作模式,所述吸附床(2)与所述风机(1)吹送气流发生解吸反应,所述气流通过所述解吸反应后通过所述冷凝器(3)冷凝;/n当处于吸附工作模式,所述吸附床(2)与所述风机(1)吹送气流发生吸附反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储热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口、出气口、风机(1)、吸附床(2)和冷凝器(3);
所述风机(1)安装在所述进气口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安装所述吸附床(2)和所述冷凝器(3),所述吸附床(2)连接所述冷凝器(3);
当处于解吸工作模式,所述吸附床(2)与所述风机(1)吹送气流发生解吸反应,所述气流通过所述解吸反应后通过所述冷凝器(3)冷凝;
当处于吸附工作模式,所述吸附床(2)与所述风机(1)吹送气流发生吸附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室储热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连接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加热方式包括太阳能、低谷电力和低品位废热,所述风机(1)调节所述气流大小,所述加热器调节加热功率;
所述风机(1)、所述吸附床(2)和所述冷凝器(3)通过风道连接;
当处于所述解吸工作模式,所述风机(1)吹送气流通过所述加热器加热后通过所述吸附床(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温室储热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包括:第一风阀(V1)、第二风阀(V2)、第三风阀(V3)、第四风阀(V4)和第五风阀(V5);
所述冷凝器(3)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风阀(V1)一端,所述冷凝器(3)另一端和所述和蓄水桶一端汇合后连接所述第二风阀(V2)一端,所述第一风阀(V1)另一端和所述蓄水桶另一端汇合后连接所述第三风阀(V3)一端,所述吸附床(2)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风阀(V4)一端,所述吸附床(2)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风阀(V2)另一端汇合后连接所述第五风阀(V5)一端,所述第五风阀(V5)另一端连接所述加热器一端,所述第三风阀(V3)另一端和所述第四风阀(V4)另一端汇合后连接所述加热器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温室储热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处于所述解吸工作模式,所述第一风阀(V1)、所述第四风阀(V4)和所述第五风阀(V5)开启,所述第二风阀(V2)和所述第三风阀(V3)关闭;
当处于所述吸附工作模式,所述第二风阀(V2)、所述第三风阀(V3)和所述第四风阀(V4)开启,所述第一风阀(V1)和所述第五风阀(V5)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温室储热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床(2)安装板翅换热器,所述吸附床(2)和所述板翅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豪王晨曦王如竹杜帅邓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