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手术软组织撑开器,包括圆板和C型卡块,所述圆板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C型卡块。该脊柱手术软组织撑开器,通过螺纹杆、压杆、牵开板和牵开器的设置,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将牵开器放置于患者患处,继而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带动C型卡块向下移动,继而C型卡块向下移动使得压杆带动支撑板向下移动,从而使支撑板通过第三转轴带动牵开板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牵开器将患者患处皮肤向外撑开,有效的增大了牵开器与患者切口周围的皮肤的接触面积,能够防止牵开器在患者的切口处操作时发生移位,避免对患者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手术软组织撑开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脊柱手术软组织撑开器。
技术介绍
脊柱后路手术是治疗脊柱骨折、脊柱滑脱等脊柱疾病的重要入路方式,其中关节突、横突的显露对于定位椎弓根入钉点至关重要。为了便于充分暴漏手术视野,往往需要用到多用途脊椎后路牵开器进行显露。现有的脊柱手术软组织撑开器,往往没有在切口周围的皮肤固定,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移位,对患者的切口造成伤害,也就增大了切口感染的几率,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脊柱手术软组织撑开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脊柱手术软组织撑开器,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脊柱手术软组织撑开器,包括圆板和C型卡块,所述圆板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C型卡块,所述C型卡块的内部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支撑板的中部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一侧的底部通过第三转轴与弧形板活动连接,所述弧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牵开板,所述牵开板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牵开器。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一侧的顶部通过第四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可选的,所述圆板上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海绵垫。可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脊柱手术软组织撑开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脊柱手术软组织撑开器,通过螺纹杆、压杆、牵开板和牵开器的设置,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将牵开器放置于患者患处,继而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带动C型卡块向下移动,继而C型卡块向下移动使得压杆带动支撑板向下移动,从而使支撑板通过第三转轴带动牵开板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牵开器将患者患处皮肤向外撑开,有效的增大了牵开器与患者切口周围的皮肤的接触面积,能够防止牵开器在患者的切口处操作时发生移位,避免对患者造成损害,通过把手的设置,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借助把手的作用,使得在使用该装置避免欢动的现象发生,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C型卡块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圆板;2、C型卡块;3、螺纹杆;4、轴承座;5、第一转轴;6、压杆;7、第二转轴;8、支撑板;9、第三转轴;10、牵开板;11、牵开器;12、第四转轴;13、连接杆;14、把手;15、螺纹套;16、弧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脊柱手术软组织撑开器,包括圆板1和C型卡块2,圆板1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螺纹杆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轴承座4,轴承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C型卡块2,C型卡块2的内部通过第一转轴5活动连接有压杆6,压杆6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7与支撑板8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8一侧的底部通过第三转轴9与弧形板16活动连接,所述弧形板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牵开板10,牵开板10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牵开器11;通过螺纹杆3、压杆6、牵开板10和牵开器11的设置,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将牵开器11放置于患者患处,继而转动螺纹杆3使得螺纹杆3带动C型卡块2向下移动,继而C型卡块2向下移动使得压杆6带动支撑板8向下移动,从而使支撑板8通过第三转轴9带动牵开板10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牵开器11将患者患处皮肤向外撑开,有效的增大了牵开器11与患者切口周围的皮肤的接触面积,能够防止牵开器在患者的切口处操作时发生移位,避免对患者造成损害;支撑板8一侧的顶部通过第四转轴12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3,圆板1上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把手14,通过把手14的设置,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借助把手14的作用,使得在使用该装置避免欢动的现象发生,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把手14的表面设置有海绵垫,螺纹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15。本技术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1、螺纹杆3、压杆6、牵开板10和牵开器11的搭配工作,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将牵开器11放置于患者患处,继而转动螺纹杆3使得螺纹杆3带动C型卡块2向下移动,继而C型卡块2向下移动使得压杆6带动支撑板8向下移动,从而使支撑板8通过第三转轴9带动牵开板10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牵开器11将患者患处皮肤向外撑开,有效的增大了牵开器11与患者切口周围的皮肤的接触面积,能够防止牵开器在患者的切口处操作时发生移位,避免对患者造成损害;2、把手14的工作,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借助把手14的作用,使得在使用该装置避免欢动的现象发生,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手术软组织撑开器,包括圆板(1)和C型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1)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轴承座(4),所述轴承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C型卡块(2),所述C型卡块(2)的内部通过第一转轴(5)活动连接有压杆(6),所述压杆(6)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7)与支撑板(8)的中部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手术软组织撑开器,包括圆板(1)和C型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1)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轴承座(4),所述轴承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C型卡块(2),所述C型卡块(2)的内部通过第一转轴(5)活动连接有压杆(6),所述压杆(6)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7)与支撑板(8)的中部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手术软组织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8)一侧的底部通过第三转轴(9)与弧形板(16)活动连接,所述弧形板(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宇,周曙光,满益旺,马向阳,向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