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血管鞘,其解决了现有医用血管鞘的握持座和鞘管座装卸不便且需较大幅度动作的技术问题;包括鞘管、鞘管座和握持座,鞘管的尾端插入鞘管座,并与鞘管座连接;握持座的头端与鞘管座的尾端连接,握持座的头端内壁设有凸圈,鞘管座的尾端设有与凸圈相配合的环形槽;握持座的头端相对的两侧设有缺口,鞘管座的尾端与缺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切削平面;切削平面与鞘管座的轴测面相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血管介入用医疗器械领域。
A medical vascular shea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血管鞘
本技术涉及一种血管介入用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血管鞘。
技术介绍
血管鞘是一种用于再介入手术中的产品,介入手术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就是在各种影像设备指导下,利用导管、支架等介入器械,完成对血管或腔体内病变的治疗。现有的医用血管鞘,一般包括鞘管、鞘管座、扩张管以及握持座,鞘管座与鞘管连接,握持座连接扩张管和鞘管座。手术时,需要将扩张管置入鞘管中,握持座与鞘管座连接实现定位,进行血管等的扩张,之后将扩张管取出,置入导管等器械完成治疗。但是,握持座和鞘管座的结合装卸都十分不便,需要较大幅度动作,易给患者带来痛苦;且导管在血管里操作或者发生体位移动时,会造成导管位置的变动,需要重新定位,延长手术时间,或者影响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医用血管鞘的握持座和鞘管座装卸不便且需较大幅度动作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握持座和鞘管座装卸方便且不需要较大幅度动作的医用血管鞘。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鞘管、鞘管座和握持座,鞘管的尾端插入鞘管座,并与鞘管座连接;握持座的头端与鞘管座的尾端连接,握持座的头端内壁设有凸圈,鞘管座的尾端设有与凸圈相配合的环形槽;握持座的头端相对的两侧设有缺口,鞘管座的尾端与缺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切削平面;切削平面与鞘管座的轴测面相平行。优选地,握持座是扩张管握持座,扩张管握持座的头端插入有扩张管,并与扩张管连接。优选地,握持座有两个,分别是扩张管握持座、导管固定握持座,扩张管握持座的头端插入有扩张管,并与扩张管连接;导管固定握持座尾端设有收紧部,收紧部外壁连接有锁紧螺母;收紧部的外壁为外锥面,锁紧螺母的内壁为与外锥面配合接触的内锥面;外锥面设有外螺纹,内锥面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收紧部包括沿周向分布的至少两个的分体弹性片。优选地,鞘管的头端为锥管形,且端部呈圆弧状;扩张管上与鞘管的头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其相配合的锥管形凹槽。优选地,收紧部内设有橡胶管,橡胶管的管壁上沿轴向设有第一开口。优选地,鞘管座内腔安装有防漏血阀,鞘管座内腔、鞘管内腔和防漏血阀通孔共同组成血管鞘的内腔。优选地,扩张管握持座设有握持部,握持部的外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变小。优选地,握持部周向均布有若干凹槽,凹槽为椭圆形凹槽。优选地,鞘管座还通过延长管连接有三通连接阀。优选地,鞘管座外套设有护套,护套的包裹在鞘管座、鞘管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设有与鞘管座可快速装卸的握持座,握持座可以是扩张管握持座,扩张管握持座与扩张管连接,用于完成血管等内腔的扩张。手术时,扩张管旋转较小幅度即可实现扩张管握持座与鞘管座的分离,减少患者的痛苦。握持座可以有两个,分别是扩张管握持座、导管固定握持座,通过扩张管握持座取出扩张管后,置入导管前,快装上导管固定握持座,导管固定握持座设有锁紧机构,通过锁紧结构抱紧导管,有效避免因导管移动带给患者不必要的痛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血管鞘(鞘管座与扩张管握持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血管鞘(鞘管座与扩张管握持座连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鞘管座与扩张管握持座的连接部分局部示意图;图4是扩张管与鞘管的连接部分示意图;图5是血管鞘(鞘管座与导管固定握持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A处放大图;图7是鞘管座与导管固定握持座的连接部分局部示意图;图8是导管固定握持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橡胶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1.扩张管;12.鞘管;13.鞘管座;14.扩张管握持座;15.防漏血阀;16.护套;17.三通连接阀;18.延长管;19.锥管形凹槽;20.凸圈;21.环形槽;22.握持部;23.凹槽;24.缺口;25.切削平面;26.导管固定握持座;27.锁紧螺母;28.橡胶管;29.收紧部;30.分体弹性片;31.第一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如图1、2和3所示,一种医用血管鞘,包括鞘管12、鞘管座13和握持座,鞘管12的尾端插入鞘管座13,并与鞘管座13连接,鞘管12外壁与鞘管座13紧密贴合。握持座的头端与鞘管座13的尾端连接,握持座的头端内壁设有凸圈20,鞘管座13的尾端设有与凸圈20相配合的环形槽21;握持座的头端相对的两侧设有缺口24,鞘管座13的尾端与缺口24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切削平面25;切削平面25与鞘管座13的轴测面相平行。使用时,将握持座的头端套在鞘管座13外,握持座上有凸圈20的部分正对鞘管座13的切削平面25,然后转动握持座,使凸圈20进入环形槽21,握持座与鞘管座13得到固定。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握持座是扩张管握持座14,扩张管握持座14的头端插入有扩张管11,并与扩张管11连接。两者内腔连通组成扩张管11腔体,可用于导丝等通过完成扩张。进入血管时,扩张管握持座14与鞘管座13固定,两者不会因移动,造成装配位置的变动,保证了器械的稳定性。血管鞘到达指定位置后,与扩张管握持座14相连的扩张管11转动很小的角度,即可使凸圈20离开环形槽21,扩张管握持座14与鞘管座13分离,保证操作简单快捷,安全有效。如图4所示,鞘管12的头端为锥管形,且端部呈圆弧状;扩张管11上与鞘管12的头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其相配合的锥管形凹槽2319。鞘管12的头端与扩张管11的锥管形凹槽2319紧密配合,两者之间过渡平缓,降低鞘管12送入时的摩擦阻力,减少患者痛苦,且便于安全操作。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扩张管握持座14设有握持部22,握持部22的外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变小。方便操作者握持。握持部22周向均布有若干凹槽23,凹槽23为椭圆形凹槽23,有效避免手滑,利于操作者很好的控制推力。鞘管座13内腔安装有防漏血阀15,鞘管座13内腔、鞘管12内腔和防漏血阀15通孔共同组成血管鞘的内腔。防漏血阀15由硅胶类弹性材料制成,防漏血阀15上开口,在弹力作用下闭合,用于密封血管鞘的内腔,当手术器械通过时,与手术器械的外表面亲密接触。鞘管座13还通过延长管18连接有三通连接阀17,三通连接阀17控制通道的开闭状态。在手术中,能够通过该通道进行抽回血或者向血管内注射药物等。鞘管座13外套设有护套16,护套16的包裹在鞘管座13、鞘管12上,起保护作用。增强鞘管座13与鞘管12的连接稳定性,避免连接处破损造成无法使用,或血液从破损处流出。扩张管11和扩张管握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血管鞘,其特征是,包括鞘管、鞘管座和握持座,所述鞘管的尾端插入所述鞘管座,并与所述鞘管座连接;所述握持座的头端与所述鞘管座的尾端连接,所述握持座的头端内壁设有凸圈,所述鞘管座的尾端设有与所述凸圈相配合的环形槽;所述握持座的头端相对的两侧设有缺口,所述鞘管座的尾端与所述缺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切削平面;所述切削平面与所述鞘管座的轴测面相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血管鞘,其特征是,包括鞘管、鞘管座和握持座,所述鞘管的尾端插入所述鞘管座,并与所述鞘管座连接;所述握持座的头端与所述鞘管座的尾端连接,所述握持座的头端内壁设有凸圈,所述鞘管座的尾端设有与所述凸圈相配合的环形槽;所述握持座的头端相对的两侧设有缺口,所述鞘管座的尾端与所述缺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切削平面;所述切削平面与所述鞘管座的轴测面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座是扩张管握持座,所述扩张管握持座的头端插入有扩张管,并与所述扩张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座有两个,分别是扩张管握持座、导管固定握持座,所述扩张管握持座的头端插入有扩张管,并与所述扩张管连接;所述导管固定握持座尾端设有收紧部,所述收紧部外壁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收紧部的外壁为外锥面,所述锁紧螺母的内壁为与所述外锥面配合接触的内锥面;所述外锥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内锥面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收紧部包括沿周向分布的至少两个的分体弹性片。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松良一,刘静华,冯增阳,陶壮,杨平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正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