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素敏专利>正文

一种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650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病虫害防治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方杆、转动杆和圆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方形套,方形套的前侧表面开设有多个圆形槽,方形套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方形筒,方形筒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U形块,两个U形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后侧为斜面设置,移动块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矩形槽,矩形槽与方杆相卡装,两个U形块滑动套设在对应的方杆的外侧,方杆的底端嵌装有滚珠,滚珠与斜面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U形杆、第一弹簧、方杆、转动杆、牵引绳和固定块之间的配合,达到快速拆卸、快速调节高度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病虫害防治装置
,具体为一种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病虫害是病害和虫害的并称,常对农、林、牧业等造成不良影响,常常采用诱虫灯来进行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诱虫灯是一款夜晚用来引诱和捕杀有趋光性的昆虫的灯,目前市面上的诱虫灯大都是直接固定在支架上,不便于对其进行快速的拆卸,不利于后期的更换与维修,而且固定的支架不便于根据使用需要快速调节高度,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解决了不便于进行快速的拆卸和不便于快速调节高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方杆、转动杆和圆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方形套,方形套的前侧表面开设有多个圆形槽,方形套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方形筒,方形筒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U形块,两个U形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方杆(6)、转动杆(15)和圆杆(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方形套(2),方形套(2)的前侧表面开设有多个圆形槽,方形套(2)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方形筒(3),方形筒(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U形块(4),两个U形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块(5),移动块(5)的后侧为斜面设置,移动块(5)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矩形槽,矩形槽与方杆(6)相卡装,两个U形块(4)滑动套设在对应的方杆(6)的外侧,方杆(6)的底端嵌装有滚珠(7),滚珠(7)与斜面相配合,方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形块(8),第一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方杆(6)、转动杆(15)和圆杆(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方形套(2),方形套(2)的前侧表面开设有多个圆形槽,方形套(2)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方形筒(3),方形筒(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U形块(4),两个U形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块(5),移动块(5)的后侧为斜面设置,移动块(5)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矩形槽,矩形槽与方杆(6)相卡装,两个U形块(4)滑动套设在对应的方杆(6)的外侧,方杆(6)的底端嵌装有滚珠(7),滚珠(7)与斜面相配合,方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形块(8),第一圆形块(8)与对应的U形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第一圆形块(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杆(10),移动块(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诱虫灯本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定滑轮(12),方形筒(3)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14),牵引绳(14)的外侧与定滑轮(12)的外侧滑动连接,牵引绳(14)的另一端与转动杆(15)缠绕并固定,转动杆(15)与方形套(2)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转动连接,转动杆(15)的前端穿过方形套(2)并固定连接有圆盘(16),圆盘(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素敏郑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赵素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