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及端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18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端子连接器和第二端子连接器,第一端子连接器包括:第一基座;第一接线套筒,设置在第一基座上;第二端子连接器包括:第二基座,第三接线套筒,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第三接线套筒外壁或者第一接线套筒内壁设置有绝缘部;应用该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能够在保证正负极集成端子连接器的传输接触面积的同时减少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径向尺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两种端子连接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及端子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端子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及端子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端子连接器也可以称为插头/插座,是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连接和信号传递的基础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在电力传输过程当中,为了使得端子连接器正负极一次连接到位,需要将端子连接器正负极集成在同一基座上,此种设计容易造成正负极反接,造成短路。为此,现有技术提出一种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采用正负极同轴内外套和的结构将正负极集成的同时防止正负极反接,为了防止传输大电流时,正负极之间击穿空气造成短路,需要将正负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导致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径向尺寸过大,占用设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紧凑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能够在保证正负极集成端子连接器的传输接触面积的同时减少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径向尺寸。本技术的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端子连接器和第二端子连接器,第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子连接器(100)和第二端子连接器(200),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器(100)包括:/n第一基座(110);/n第一接线套筒(120),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110)上;/n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器(200)包括:/n第二基座(210),/n第三接线套筒(230),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10)上;/n所述第三接线套筒(230)外壁或者所述第一接线套筒(120)内壁设置有绝缘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子连接器(100)和第二端子连接器(200),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器(100)包括:
第一基座(110);
第一接线套筒(120),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110)上;
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器(200)包括:
第二基座(210),
第三接线套筒(230),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10)上;
所述第三接线套筒(230)外壁或者所述第一接线套筒(120)内壁设置有绝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器(1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110)上的第一接线部,所述第一接线套筒(120)环绕所述第一接线部(130)设置,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器(2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10)上的第二接线套筒(220),所述第二接线套筒(220)环绕所述第三接线套筒(230)设置;所述第一接线套筒(120)、所述第二接线套筒(220)和所述第三接线套筒(230)均为圆环形接线套筒,所述第一接线部(130)为圆柱形接线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套筒(120)、所述第二接线套筒(220)、所述第三接线套筒(230)以及所述第一接线部(130)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套筒(220)内壁设置有弹性格栅(260),所述弹性格栅(260)抵接所述第一接线套筒(120)。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睿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