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模组及应用所述变压器模组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609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模组及应用该变压器模组的电子装置。该变压器模组包括变压器及分别设置于该变压器两侧的第一电感器与第二电感器,该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第二次级绕组及第一骨架,该初级绕组及该第一次级绕组绕设于该第一骨架上,且在该第一骨架由内至外的方向上,该第一次级绕组设置于两层该初级绕组之间,该第一骨架还设置有绝缘槽,该第二次级绕组设置于该绝缘槽内,该初级绕组、该第一次级绕组与该第二次级绕组均互相绝缘,该第一电感器包括第一绕组,该初级绕组与该第一绕组连接,该第二电感器包括第二绕组,该第一次级绕组与该第二绕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压器模组有效节省空间,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模组及应用所述变压器模组的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变压器模组及应用所述变压器模组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谐振变压器是车载充电器的集成元件之一。由于位置空间限制多,性能要求及抗机械冲击要求高,现有的部分变压器模组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变压器模组及应用所述变压器模组的电子装置,以满足现有设计要求。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模组,包括变压器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变压器两侧的第一电感器与第二电感器,所述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第二次级绕组及第一骨架,所述初级绕组及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一骨架上,且在所述第一骨架由内至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次级绕组设置于两层所述初级绕组之间,所述第一骨架还设置有绝缘槽,所述第二次级绕组设置于所述绝缘槽内,所述初级绕组、所述第一次级绕组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均互相绝缘,所述第一电感器包括第一绕组,所述初级绕组与所述第一绕组连接,所述第二电感器包括第二绕组,所述第一次级绕组与所述第二绕组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骨架包括第一承载部及若干抵靠部,所述抵靠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上,每两相邻的所述抵靠部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共同形成收容槽,所述初级绕组及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绕设于若干所述收容槽内,每一所述抵靠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抵靠片,两所述抵靠片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共同形成所述绝缘槽,用以收容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可选的,所述变压器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包括芯部,所述第一骨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骨架,以使所述第一承载部与若干所述抵靠部互相连通,两所述芯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将所述第一骨架套设于两所述第一磁芯上。可选的,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包括若干导片,所述导片由导电材料制成,若干所述导片对应插设于若干所述绝缘槽内。可选的,每一所述抵靠片在所述第一承载部的同一侧均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共同形成走线槽,所述走线槽连通若干所述收容槽,所述初级绕组及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穿过所述走线槽以绕设于若干所述收容槽内。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感器还包括第二骨架及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二骨架上,所述第一绕组与所述第二骨架设置于所述第二磁芯与所述变压器的一第一磁芯之间,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感器还包括第二骨架及第二磁芯,所述第二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二骨架上,所述第二绕组与所述第二骨架设置于所述第二磁芯与所述变压器的一第一磁芯之间,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变压器模组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对应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开设有若干插孔,若干所述插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每一所述导片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每一所述插孔分别对应收容所述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以将所述变压器固定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变压器、所述第一电感器及所述第二电感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一表面。可选的,所述第二表面对应所述初级绕组、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所述第一绕组及所述第二绕组开设有相应的若干开孔及若干容纳槽,若干所述开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若干所述开孔分别对应设置于若干容纳槽内,所述初级绕组、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所述第一绕组及所述第二绕组分别穿过所述开孔,且分别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每一所述容纳槽内还分别设置连接件,每一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初级绕组、或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或所述第一绕组或所述第二绕组连接,以电连接其他电子元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变压器模组。本技术提供的变压器模组一方面通过将第一电感器及第二电感器与变压器集成为一体,有效节省空间,满足现有设计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二次级绕组设置为导片,在导电的同时,还起到固定作用,并且有效降低所述变压器模组的漏感,以满足性能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变压器模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变压器模组中变压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变压器模组中变压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变压器沿IV-IV的剖面图。图5为图2所示变压器中第一骨架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变压器模组中第一电感器的拆解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变压器模组的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连接件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变压器模组的组装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变压器模组的另一角度的组装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变压器模组100变压器10初级绕组11第一次级绕组12第二次级绕组13导片131第一端部132第二端部133磁芯14平板141芯部142、231阻挡部143、232凹槽144第一骨架15收容槽151绝缘槽152第一承载部153、221抵靠部154抵靠片155、222卡合部156、223走线槽157第一通孔158第二通孔159第一电感器20第一绕组21第二骨架22第二磁芯23第三通孔224第二电感器30第二绕组31基座40第一表面41第二表面42开孔420第一开孔421第二开孔422第三开孔423第四开孔424容纳槽425第一容纳槽426第二容纳槽427第三容纳槽428第四容纳槽429连接件43收容部431直片432弯折片433收容槽434延伸部435定位槽44插孔45隔板50第四通孔5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模组100。所述变压器模组100构成一种LLC谐振变压器。所述变压器模组100包括变压器10、第一电感器20及第二电感器30。所述第一电感器20及第二电感器30分别设置于所述变压器10的两侧。所述变压器10包括初级绕组11、第一次级绕组12、第二次级绕组13及第一骨架15。所述初级绕组11及所述第一次级绕组12绕设于所述第一骨架15上,且在所述第一骨架15由内至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次级绕组12设置于两层所述初级绕组11之间。所述第一骨架15还设置有绝缘槽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模组,所述变压器模组包括变压器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变压器两侧的第一电感器与第二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第二次级绕组及第一骨架,所述初级绕组及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一骨架上,且在所述第一骨架由内至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次级绕组设置于两层所述初级绕组之间,所述第一骨架还设置有绝缘槽,所述第二次级绕组设置于所述绝缘槽内,所述初级绕组、所述第一次级绕组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均互相绝缘,所述第一电感器包括第一绕组,所述初级绕组与所述第一绕组连接,所述第二电感器包括第二绕组,所述第一次级绕组与所述第二绕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模组,所述变压器模组包括变压器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变压器两侧的第一电感器与第二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第二次级绕组及第一骨架,所述初级绕组及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一骨架上,且在所述第一骨架由内至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次级绕组设置于两层所述初级绕组之间,所述第一骨架还设置有绝缘槽,所述第二次级绕组设置于所述绝缘槽内,所述初级绕组、所述第一次级绕组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均互相绝缘,所述第一电感器包括第一绕组,所述初级绕组与所述第一绕组连接,所述第二电感器包括第二绕组,所述第一次级绕组与所述第二绕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包括第一承载部及若干抵靠部,所述抵靠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上,每两相邻的所述抵靠部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共同形成收容槽,所述初级绕组及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绕设于若干所述收容槽内,每一所述抵靠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抵靠片,两所述抵靠片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共同形成所述绝缘槽,用以收容所述第二次级绕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包括芯部,所述第一骨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骨架,以使所述第一承载部与若干所述抵靠部互相连通,两所述芯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将所述第一骨架套设于两所述第一磁芯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包括若干导片,所述导片由导电材料制成,若干所述导片对应插设于若干所述绝缘槽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抵靠片在所述第一承载部的同一侧均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共同形成走线槽,所述走线槽连通若干所述收容槽,所述初级绕组及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万金朱勇吴杰英刘宏肖奇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