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消防巡检打卡的门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98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消防巡检打卡的门磁,包括相互匹配的门磁主体和门磁副体,其特征在于:门磁主体内设置有控制板和电源,控制板上设有通讯模块以及干簧管;门磁主体由主体上壳和主体下壳组成,主体上壳的上外表面设有按键孔,按键孔位置与控制板上安装的按键开关相对应;通讯模块将控制板发出的数据信息推送至平台端,数据信息包括正常状态信息、报警信息和巡检信息;按键开关被按下时,控制板接收按下这一动作并形成巡检信息,将巡检信息通过通讯模块向平台端推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门磁主体内设有按键开关、控制板及通讯模块,能够将巡检信息实时上传至平台端,实现巡检人员的打卡功能,便于监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消防巡检打卡的门磁
本技术属于消防巡检
,具体涉及一种可消防巡检打卡的门磁。
技术介绍
门磁装置在安防报警领域中已经普遍应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磁块(也称驱动部分)与干簧管(也称磁簧开关)之间的距离来控制干簧管的开关状态,若磁块与干簧管距离较远时,干簧管处于断开状态,当磁块与门磁距离小于一定值时,干簧管变成闭合状态,造成短路,发出报警音。防火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门,它是设在防火分区间、疏散楼梯间、垂直竖井等具有移动耐火性的防火分隔物,防火门除具有普通门的作用外,更具有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作用,可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的蔓延,确保人员疏散。门磁安装于消防防火门上用于监测防火门的开闭情况,同时为了保证消防安全要随时保持防火门等通道的通畅,因此消防巡检人员要进行定期巡检,这对巡检人员的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消防巡检打卡的门磁,通过将相互匹配的门磁主体和门磁副体安装至防火门的门体上从而实现防火门的状态监测,通过在门磁主体内设有按键开关、控制板及通讯模块,能够将巡检信息实时上传至平台端,实现巡检人员的打卡功能,便于监管。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消防巡检打卡的门磁,包括相互匹配的门磁主体和门磁副体,其特征在于:门磁主体内设置有控制板和电源,控制板上设有通讯模块以及干簧管;门磁主体由主体上壳和主体下壳组成,主体上壳的上外表面设有按键孔,按键孔位置与控制板上安装的按键开关相对应;通讯模块将控制板发出的数据信息推送至平台端,数据信息包括正常状态信息、报警信息和巡检信息;按键开关被按下时,控制板接收按下这一动作并形成巡检信息,将巡检信息通过通讯模块向平台端推送;门磁副体内设置有磁铁;门磁主体与门磁副体匹配相邻时,干簧管与磁铁位置相对。作为优选,门磁主体与门磁副体组成的门磁为方形体,其周围边缘为圆角。作为优选,门磁副体由副体上壳和副体下壳组成,副体上壳内设有放置磁铁的磁铁槽,副体下壳上设有顶柱,顶柱与磁铁相紧贴。作为优选,门磁主体与门磁副体分离时,控制板形成报警信息并将其通过通讯模块推送至平台端。作为优选,干簧管与磁铁相隔15cm以上时,磁铁不对干簧管产生作用。作为优选,门磁主体内还设有蜂鸣器,蜂鸣器在门磁主体与门磁副体分离时被触发,发出蜂鸣报警声。作为优选,门磁主体安装于防火门的其中一扇门体的一侧,门磁副体安装于防火门的另一扇门体的一侧,当防火门关闭时,门磁主体与门磁副体相邻。作为优选,控制板在无报警信息下,间隔1小时向平台端推送一条正常报警信息。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相互匹配的门磁主体和门磁副体安装至防火门的门体上从而实现防火门的状态监测,通过在门磁主体内设有按键开关、控制板及通讯模块,能够将巡检信息实时上传至平台端,实现巡检人员的打卡功能,便于监管。【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消防巡检打卡的门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消防巡检打卡的门磁的门磁主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消防巡检打卡的门磁的门磁副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门磁主体;2、门磁副体;3、主体上壳;4、主体上壳;5、电源;6、控制板;7、按键开关;8、按键孔;9、副体下壳;10、副体上壳;11、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可消防巡检打卡的门磁由门磁主体1与门磁副体2组成,门磁的外形为方形体,其周围边缘为圆角。图2为门磁主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门磁主体1由主体上壳4和主体下壳3组成,主体上壳4的上外表面设有按键孔8,门磁主体1内设置有控制板6、电源5,控制板6上设有通讯模块以及干簧管,按键孔8的位置与控制板6上安装的按键开关7位置相对应。进一步的,按键孔8位置与控制板6上设有的按键开关7相对应。优选的,通讯模块将控制板6发出的数据信息推送至平台端,数据信息包括正常状态信息、报警信息和巡检信息;按键开关7被按下时,控制板6接收按下这一动作并形成巡检信息,将巡检信息通过通讯模块向平台端推送。优选的,门磁副体内设置有磁铁,门磁主体与门磁副体匹配相邻时,干簧管与磁铁位置相对,当门磁主体1与门磁副体2分离时,控制板6形成报警信息并将其通过通讯模块推送至平台端。进一步的,控制板6在无报警信息下,间隔1小时向平台端推送一条正常状态信息。图3为门磁副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门磁副体2由副体上壳10和副体下壳9组成,副体上壳10内设有放置磁铁的磁铁槽,副体下壳9上设有顶柱,顶柱与磁铁相紧贴。结合图1、图2和图3,门磁主体1内还设有蜂鸣器,蜂鸣器在门磁主体1与门磁副体2分离时被触发,发出蜂鸣报警声。进一步的,干簧管与磁铁相隔15cm以上时,磁铁不对干簧管产生作用。因此,当门磁主体1安装于防火门的其中一扇门体的一侧,门磁副体2安装于防火门的另一扇门体的一侧,巡检人员进行巡检时,巡检完一处防火门,按下门磁上的按键开关即可完成巡检打卡,另外当防火门关闭时,门磁主体与门磁副体相邻,此时控制板6会以间隔1小时向平台端推送一条正常状态信息,管理人员通过平台端可以监测到防火门为闭合状态;若防火门被打开,即门磁主体1与门磁副体2分离时,蜂鸣器会发出蜂鸣报警声,同时,控制板6形成报警信息并将其推送至平台端,管理人员即可知道防火门状态异常,应派人到现场进行查看。本技术通过将相互匹配的门磁主体和门磁副体安装至防火门的门体上从而实现防火门的状态监测,通过在门磁主体内设有按键开关、控制板及通讯模块,能够将巡检信息实时上传至平台端,实现巡检人员的打卡功能,便于监管。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技术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对本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消防巡检打卡的门磁,包括相互匹配的门磁主体和门磁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磁主体内设置有控制板和电源,所述控制板上设有通讯模块以及干簧管;所述门磁主体由主体上壳和主体下壳组成,所述主体上壳的上外表面设有按键孔,所述按键孔位置与所述控制板上安装的按键开关相对应;/n所述通讯模块将控制板发出的数据信息推送至平台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正常状态信息、报警信息和巡检信息;所述按键开关被按下时,所述控制板接收按下这一动作并形成巡检信息,将巡检信息通过通讯模块向平台端推送;/n所述门磁副体内设置有磁铁;所述门磁主体与门磁副体匹配相邻时,所述干簧管与所述磁铁位置相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消防巡检打卡的门磁,包括相互匹配的门磁主体和门磁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磁主体内设置有控制板和电源,所述控制板上设有通讯模块以及干簧管;所述门磁主体由主体上壳和主体下壳组成,所述主体上壳的上外表面设有按键孔,所述按键孔位置与所述控制板上安装的按键开关相对应;
所述通讯模块将控制板发出的数据信息推送至平台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正常状态信息、报警信息和巡检信息;所述按键开关被按下时,所述控制板接收按下这一动作并形成巡检信息,将巡检信息通过通讯模块向平台端推送;
所述门磁副体内设置有磁铁;所述门磁主体与门磁副体匹配相邻时,所述干簧管与所述磁铁位置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防巡检打卡的门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磁主体与所述门磁副体组成的门磁为方形体,其周围边缘为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防巡检打卡的门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磁副体由副体上壳和副体下壳组成,所述副体上壳内设有放置磁铁的磁铁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培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盛海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