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生物菌数据连接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为微生物菌数据连接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多数为单细胞生物,其生命活动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有益,对工农业及药物生产有利,但也有危害人类的一面,如食品和工农业产品的霉腐变质,实验室中动植物细胞或微生物纯培养物的污染,发酵工业中杂菌的污染;动植物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而患各种传染病等;因此如何控制微生物的生长或消灭有害微生物,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市场上的控制系统大都无法调节显示屏与使用者之间的朝向,无法改变设备整体的重心来维持整体均衡,无法确保使用者对数据控制机主壳体的平稳操作,无法确保数据插头与插孔的平稳对接,过多数据线连接易造成设备整体侧翻,为此,我们提出微生物菌数据连接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微生物菌数据连接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控制系统大都无法调节显示屏与使用者之间的朝向,无法改变设备整体的重心来维持整体均衡,无法确保使用者对数据控制机主壳体的平稳操 ...
【技术保护点】
1.微生物菌数据连接控制系统,包括数据控制机主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控制机主壳体(1)的前端表面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后置面板(2),所述数据控制机主壳体(1)的上端表面靠近左侧中间位置开设有屏板槽(3),所述数据控制机主壳体(1)的左端靠近后侧设置有侧翼一号杆(4),所述数据控制机主壳体(1)的右端靠近后侧设置有侧翼二号杆(5),所述侧翼一号杆(4)和侧翼二号杆(5)之间靠近上部连接有螺栓组杆(6),其中螺栓组杆(6)通过侧翼一号杆(4)和侧翼二号杆(5)配合与数据控制机主壳体(1)平行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生物菌数据连接控制系统,包括数据控制机主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控制机主壳体(1)的前端表面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后置面板(2),所述数据控制机主壳体(1)的上端表面靠近左侧中间位置开设有屏板槽(3),所述数据控制机主壳体(1)的左端靠近后侧设置有侧翼一号杆(4),所述数据控制机主壳体(1)的右端靠近后侧设置有侧翼二号杆(5),所述侧翼一号杆(4)和侧翼二号杆(5)之间靠近上部连接有螺栓组杆(6),其中螺栓组杆(6)通过侧翼一号杆(4)和侧翼二号杆(5)配合与数据控制机主壳体(1)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数据连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二号杆(5)的外表面靠近下端左侧设置有滑动铰杆(7),所述数据控制机主壳体(1)的下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后侧固接有折脚板(8),所述数据控制机主壳体(1)的下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前侧边缘位置固接有后撑脚板(9),侧翼二号杆(5)通过滑动铰杆(7)与数据控制机主壳体(1)旋转安装,折脚板(8)和后撑脚板(9)位于同一水平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数据连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组杆(6)的外表面等距离套设有若干组绕线辊盘(10),所述屏板槽(3)的内侧壁表面靠近左侧中间位置开设有收纳板槽(11),所述收纳板槽(11)的内侧收纳有护屏拉板(12),绕线辊盘(10)通过螺栓组杆(6)与侧翼二号杆(5)滑动安装,护屏拉板(12)通过收纳板槽(11)与数据控制机主壳体(1)抽拉安装,且护屏拉板(12)的上端表面左侧边缘位置固设有卡边块,其通过卡边块与收纳板槽(11)限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数据连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板槽(3)的底端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数据显示屏(13),所述侧翼二号杆(5)的外表面靠近上部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螺栓穿孔(14),所述后置面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云,许请评,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