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纤传输的挡光响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590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4
一种用于光纤传输的挡光响应系统,包括发射光纤、接收光纤、分光光纤与隔断块,其中,接收光纤、分光光纤均与发射光纤正对设置,接收光纤的下方并排设置有分光光纤,发射、接收光纤之间设置的卡座间腔与隔断块进行上下插入配合,隔断块的内部开设有依次连通的左槽口、中槽部与右槽口,左槽口近发射光纤设置,右槽口近接收光纤设置,发射光纤在隔断块上的正投影位于左槽口内,接收光纤在隔断块上的正投影位于隔断块的侧面上,分光光纤在隔断块上的正投影位于右槽口内,右槽口上设置有半透光片,该半透光片的顶部覆盖住右槽口的顶部,半透光片的底部高于右槽口的底部。本设计不仅对光纤传输的控制难度较小,而且响应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纤传输的挡光响应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属于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纤传输的挡光响应系统。
技术介绍
光纤传输是指光源发出的光从一根光纤传输至其余光纤(至少一根其余光纤)的设计,属于一种光信号的传递,它具备简洁、高效、精确、抗干扰的优点,尤其是与传统的电信号传递相比,光信号的传递能够避免采用大量的电子元件、金属线等,有效避免了受潮短路、生锈、电磁干扰、误报或失效的风险,使之更适合于信号通断。为此,现有技术中引入了光纤传输技术以制作用于控制光信号通断的光无源器件,但其在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光纤发出的光依然具有发散的效果,这种发散会增加对光纤传输进行控制的难度,降低信号响应的效率。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光纤传输的控制难度较大、响应效率较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对光纤传输的控制难度较小、响应效率较高的用于光纤传输的挡光响应系统。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光纤传输的挡光响应系统,包括发射光纤、接收光纤与分光光纤,所述接收光纤、分光光纤均与发射光纤正对设置,且接收光纤的下方并排设置有分光光纤;所述挡光响应系统还包括进行上下运动的隔断块,所述发射光纤与接收光纤之间设置有卡座间腔,该卡座间腔与隔断块进行上下插入配合;所述隔断块的内部开设有依次连通的左槽口、中槽部与右槽口,所述左槽口近发射光纤设置,所述右槽口近接收光纤设置,所述发射光纤在隔断块上的正投影位于左槽口内,所述接收光纤在隔断块上的正投影位于隔断块的侧面上,所述分光光纤在隔断块上的正投影位于右槽口内;所述右槽口上设置有半透光片,该半透光片的顶部覆盖住右槽口的顶部,半透光片的底部高于右槽口的底部,且半透光片的底部、右槽口的底部之间夹成有出光间隙。所述半透光片为半透膜、半透玻璃片、半透塑料片或半透晶体。所述出光间隙的高度为右槽口的高度的三分之一。所述挡光响应系统还包括底座及其顶部所罩设的面壳,所述面壳的顶面上设置有分光指示灯孔,底座、面壳之间夹成的壳内腔中设置有隔断块,底座的顶面上设置有左光纤卡座、右光纤卡座与分光纤通孔,所述左光纤卡座内开设有左光纤夹持槽以夹持发射光纤,右光纤卡座内开设有上下并排的右上光纤夹持槽、右下光纤夹持槽以对应夹持接收光纤、分光光纤;所述左光纤卡座的一侧设置有左穿纤通孔,左光纤卡座的另一侧经卡座间腔与右光纤卡座的一侧正对设置,右光纤卡座的另一侧设置有右穿纤通孔,所述分光纤通孔与分光指示灯孔上下正对设置。所述底座的顶面与分光纤筒的底部相连接,分光纤筒的内部设置有分光纤腔,分光纤腔的底端与分光纤通孔相连通,分光纤腔的顶端与分光指示灯孔上下正对设置。所述挡光响应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壳内腔中的触动面板,该触动面板包括下按板与隔断块,所述下按板的顶部与面壳顶部上开设的下按口相对应,下按板的一端与转动轴的顶端相铰连,转动轴的底端与底座顶部上设置的转动座相连接,下按板的另一端与隔断块的一端相连接,隔断块的另一端的内部开设有依次连通的左槽口、中槽部、右槽口。所述转动轴包括左转动轴与右转动轴,所述转动座包括左转动座与右转动座,左转动轴与左转动座相铰连,右转动轴与右转动座相铰连。所述面壳包括面顶板及与其周围相连接的面侧围,所述面侧围与底座的侧围相互卡接,所述面顶板上开设有下按口与分光指示灯孔,面顶板的底面上围绕下按口设置有U型板,该U型板的内部与下按板进行嵌入配合,U型板的侧边上开设有左侧边口、右侧边口以供左转动轴、右转动轴对应的穿经而过。所述下按板的底面与左回复柱、右回复柱的顶端相连接,左回复柱、右回复柱上分别套设有左回复弹簧、右回复弹簧,左回复弹簧的底端插入左回复筒的内部,右回复弹簧的底端插入右回复筒的内部,左回复筒、右回复筒的底部均与底座的顶面相连接。所述左槽口、中槽部、右槽口的直径一致,且左槽口、中槽部、右槽口依次连接为一体的圆柱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用于光纤传输的挡光响应系统中,包括发射光纤、接收光纤、分光光纤,以及能进行上下运动的隔断块,该隔断块的内部开设有依次连通的左槽口、中槽部与右槽口,其中,左槽口与发射光纤对应,右槽口与分光光纤对应,右槽口上还贴有半透光片,正常情况下,发射光纤发出的光会被接收光纤、分光光纤同时接收,当需要响应时,就把隔断块下按至卡座间腔内,此时,发射光纤发出的光不受影响,依然能从右槽口射出,但射出之后的光依然会发散,此时,一方面,接收光纤在隔断块上的正投影位于隔断块的侧面上,会降低接收光纤对光源的接收,另一方面,半透光片会对从右槽口射出的光作进一步的削弱,最大程度上避免接收光纤对光源的接收,避免挡光不彻底,从而实现发射光纤、接收光纤之间光路的隔断,符合响应条件,进而对分光光纤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改变发射光纤发出光的颜色,以改变分光光纤接收的光的颜色,提高响应效率。因此,本技术不仅易于控制,对光纤传输的控制难度较小,而且响应效率较高,响应效果较好。2、本技术一种用于光纤传输的挡光响应系统中,半透光片的底部、右槽口的底部之间夹成有出光间隙,出光间隙的高度为右槽口的高度的三分之一,此时,半透光片既能最大程度上杜绝接收光纤接收到从右槽口射出的光,又能确保分光光纤接收到足够的光,从而进行响应。因此,本技术的响应效率较高。3、本技术一种用于光纤传输的挡光响应系统中,底座的顶面上设置有左光纤卡座、右光纤卡座与分光纤通孔,其中,左光纤卡座内开设有左光纤夹持槽以夹持发射光纤,右光纤卡座内开设有上下并排的右上光纤夹持槽、右下光纤夹持槽以对应夹持接收光纤、分光光纤,同时,左光纤卡座的一侧设置有左穿纤通孔,左光纤卡座的另一侧经卡座间腔与右光纤卡座的一侧正对设置,右光纤卡座的另一侧设置有右穿纤通孔,分光纤通孔与分光指示灯孔上下正对设置,该设计既便于夹持发射光纤、接收光纤、分光光纤,又利于三种光纤的外接,如将发射光纤、接收光纤与外部设备,如光源、信号处理装置进行连接,将分光光纤依次经右穿纤通孔、分光纤通孔后穿至分光指示灯孔中,避免光纤之间的相互干扰。因此,本技术不仅易于操作,而且抗干扰能力较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当隔断块没下按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当隔断块已下按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右槽口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4在A——A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中面壳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仰视图。图9是本技术中底座、面壳的装配示意图。图10是图9中触动面板与底座的装配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图12是图9中触动面板的立体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纤传输的挡光响应系统,包括发射光纤(X)、接收光纤(Y)与分光光纤(Z),所述接收光纤(Y)、分光光纤(Z)均与发射光纤(X)正对设置,且接收光纤(Y)的下方并排设置有分光光纤(Z),其特征在于:/n所述挡光响应系统还包括进行上下运动的隔断块(44),所述发射光纤(X)与接收光纤(Y)之间设置有卡座间腔(21),该卡座间腔(21)与隔断块(44)进行上下插入配合;/n所述隔断块(44)的内部开设有依次连通的左槽口(71)、中槽部(72)与右槽口(73),所述左槽口(71)近发射光纤(X)设置,所述右槽口(73)近接收光纤(Y)设置,所述发射光纤(X)在隔断块(44)上的正投影位于左槽口(71)内,所述接收光纤(Y)在隔断块(44)上的正投影位于隔断块(44)的侧面上,所述分光光纤(Z)在隔断块(44)上的正投影位于右槽口(73)内;/n所述右槽口(73)上设置有半透光片(74),该半透光片(74)的顶部覆盖住右槽口(73)的顶部,半透光片(74)的底部高于右槽口(73)的底部,且半透光片(74)的底部、右槽口(73)的底部之间夹成有出光间隙(7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纤传输的挡光响应系统,包括发射光纤(X)、接收光纤(Y)与分光光纤(Z),所述接收光纤(Y)、分光光纤(Z)均与发射光纤(X)正对设置,且接收光纤(Y)的下方并排设置有分光光纤(Z),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光响应系统还包括进行上下运动的隔断块(44),所述发射光纤(X)与接收光纤(Y)之间设置有卡座间腔(21),该卡座间腔(21)与隔断块(44)进行上下插入配合;
所述隔断块(44)的内部开设有依次连通的左槽口(71)、中槽部(72)与右槽口(73),所述左槽口(71)近发射光纤(X)设置,所述右槽口(73)近接收光纤(Y)设置,所述发射光纤(X)在隔断块(44)上的正投影位于左槽口(71)内,所述接收光纤(Y)在隔断块(44)上的正投影位于隔断块(44)的侧面上,所述分光光纤(Z)在隔断块(44)上的正投影位于右槽口(73)内;
所述右槽口(73)上设置有半透光片(74),该半透光片(74)的顶部覆盖住右槽口(73)的顶部,半透光片(74)的底部高于右槽口(73)的底部,且半透光片(74)的底部、右槽口(73)的底部之间夹成有出光间隙(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纤传输的挡光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光片(74)为半透膜、半透玻璃片、半透塑料片或半透晶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光纤传输的挡光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间隙(75)的高度为右槽口(73)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光纤传输的挡光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响应系统还包括底座(2)及其顶部所罩设的面壳(3),所述面壳(3)的顶面上设置有分光指示灯孔(1),底座(2)、面壳(3)之间夹成的壳内腔(30)中设置有隔断块(44),底座(2)的顶面上设置有左光纤卡座(5)、右光纤卡座(6)与分光纤通孔(24),所述左光纤卡座(5)内开设有左光纤夹持槽(51)以夹持发射光纤(X),右光纤卡座(6)内开设有上下并排的右上光纤夹持槽(62)、右下光纤夹持槽(63)以对应夹持接收光纤(Y)、分光光纤(Z);
所述左光纤卡座(5)的一侧设置有左穿纤通孔(27),左光纤卡座(5)的另一侧经卡座间腔(21)与右光纤卡座(6)的一侧正对设置,右光纤卡座(6)的另一侧设置有右穿纤通孔(28),所述分光纤通孔(24)与分光指示灯孔(1)上下正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光纤传输的挡光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菊兰朱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软件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