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LSM303C的罗盘俯仰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71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LSM303C的罗盘俯仰仪,包括:升降压电源管理模块、MCU模块、3D传感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调试模块、显示模块,所述升降压电源管理模块管理控制输出直流电源;所述MCU模块通过接收数据完成隔各个模块的运行;所述3D传感模块用于计算倾角以及温度补偿通过I2C串行接口与MCU模块进行交互,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放校准数据和用户设定的数据通过I2C串行接口与MCU模块进行交互;所述控制模块对MCU模块的运行电源进行开关控制,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检测数据的和光亮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平方位角和俯仰角的测量方式,进而测量被测对象水平方位角和俯仰角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LSM303C的罗盘俯仰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罗盘技术,尤其是一种基于LSM303C的罗盘俯仰仪。
技术介绍
电子罗盘作为一种重要的导航工具,能实时测量物体的方位角,在汽车导航、航天、航海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MEMS技术的发展,基于MEMS技术的传感器与传统传感器相比体积更小、质量轻、功耗更低,并且能够同时测量被测物体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现有的罗盘和俯仰仪不能同时读取方向角和俯仰角,并且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因此,根据上述出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SM303C的罗盘俯仰仪,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基于LSM303C的罗盘俯仰仪,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技术方案:一种基于LSM303C的罗盘俯仰仪,包括:升降压电源管理模块、MCU模块、3D传感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调试模块、显示模块,所述升降压电源管理模块管理控制输出直流电源;所述MCU模块通过接收数据完成隔各个模块的运行;所述3D传感模块用于计算倾角以及温度补偿通过I2C串行接口与MCU模块进行交互,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放校准数据和用户设定的数据通过I2C串行接口与MCU模块进行交互;所述控制模块对MCU模块的运行电源进行开关控制,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检测数据的和光亮的调节。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压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池组BT1、电容C4、电容C5、电阻R5、电容C11、电源管理器U1、电感L1、电阻R6、电阻R1、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磁珠FB1、电容C9、电阻R3、灯D1、电容C13、电源开关SW1、电阻R14、电阻R17、三极管Q3、电阻R12、二极管D2、电阻R11、电阻R13、电阻R15、三极管Q1、电阻R9、电阻R10、三极管Q2、电阻R16,其中所述电池组BT1正极端分别与端口BAT+、电容C4一端、电容C5一端、电阻R5一端、电源管理器U1引脚5、电源开关SW1引脚1和引脚2、电容C13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组BT1负极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5另一端、电容C11一端、电源管理器U1引脚7、引脚9、引脚3和引脚11、电阻R6一端、电容C6一端、电容C7一端、电容C8一端、电容C9一端、灯D1负极端、地线GND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1另一端、电源管理器U1引脚8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器U1引脚4与电感L1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另一端与电源管理器U1引脚2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器U1引脚1分别与电阻R1一端、电容C6另一端、电容C7另一端、电容C8另一端磁珠FB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另一端、电源管理器U1引脚10连接;所述磁珠FB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9另一端、电阻R3一端、供电电源VCC+3V3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灯D1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13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电源开关SW1引脚3和引脚4均与电阻R14一端、二极管D2引脚2连接;所述电阻R14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基极端、电阻R17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发射极端分别与电阻R17另一端、电阻R15一端、三极管Q1发射极端、电阻R16一端、地线GND连接;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端分别与接口SWO、电阻R1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另一端与供电电源VCC+3V3连接;所述二极管D2引脚3与接口STAY-ON连接;所述二极管D2引脚1分别与电阻R11一端、电阻R1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另一端与电源管理器U1引脚6连接;所述电阻R1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5另一端、三极管Q1基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端与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一端、三极管Q2基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10另一端分别与端口BAT+、三极管Q2集电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端分别与接口BAT-VOC、电阻R16另一端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MCU模块包括微控制器U5、端口J1、电容C28、端口J2,其中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4和引脚15均与地线GND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38与端口J1引脚2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37与端口J1引脚3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36与端口J1引脚4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35与端口J1引脚5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7与端口J1引脚6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1与端口J1引脚7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32与端口J1引脚8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10与端口J1引脚9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25与端口J2引脚2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26与端口J2引脚3连接;所述端口J1引脚1分别与电容C28一端、供电电源VCC+3V3连接;所述电容C28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端口J1引脚10与地线GND连接;所述端口J2引脚1与供电电源VCC+3V3连接;所述端口J2引脚4与地线GND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3D传感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3D传感器U2、电阻R2、电阻R4、电容C10、电阻R7、电阻R8、电容C31、电容C30、电容C32、电容C12、电阻R19、电阻R20、电容C15、电容C16、集成电路U3,其中所述电容C1一端分别与供电电源VCC+3V3、电容C2一端、电容C3一端、3D传感器U2引脚9和引脚10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地线GND连接;所述3D传感器U2引脚11分别与电阻R2一端、电阻R4一端连接;所述3D传感器U2引脚5与电容C10一端连接;所述3D传感器U2引脚6分别与电阻R7一端、电容C10另一端、地线GND连接;所述3D传感器U2引脚8分别与电阻R7另一端、电阻R8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引脚2与电容C31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1另一端与集成电路U3引脚3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引脚4与电容C30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0另一端集成电路U3引脚5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引脚6、引脚9和引脚11均与电容C12一端、电容C32一端、供电电源VCC+3V3连接;所述电容C3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2另一端、地线GND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引脚8、引脚12、引脚13、引脚16、引脚17、引脚21、引脚22、引脚23、引脚24、引脚25均与地线GND、电容C16一端、电容C15一端、电阻R20、电阻R1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9另一端与端口SA0连接;所述电阻R20另一端与集成芯片U3引脚26连接;所述电容C15另一端与集成电路U3引脚27连接;所述电容C16另一端与集成电路U3引脚28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存储器U4、电阻R18、电容C14,其中所述电容C14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电容C14另一端分别与供电电源VCC+3V3、存储器U4引脚8连接;所述存储器U4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均与地线GND、电阻R18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8另一端与存储器U4引脚7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21、菜单开关SW2、电容C17、电阻R24、电容C18、菜单子项开关SW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LSM303C的罗盘俯仰仪,其特征是,包括:升降压电源管理模块、MCU模块、3D传感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调试模块、显示模块,所述升降压电源管理模块管理控制输出直流电源;所述MCU模块通过接收数据完成隔各个模块的运行;所述3D传感模块用于计算倾角以及温度补偿通过I2C串行接口与MCU模块进行交互,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放校准数据和用户设定的数据通过I2C串行接口与MCU模块进行交互;所述控制模块对MCU模块的运行电源进行开关控制,/n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检测数据的和光亮的调节;所述升降压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池组BT1、电容C4、电容C5、电阻R5、电容C11、电源管理器U1、电感L1、电阻R6、电阻R1、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磁珠FB1、电容C9、电阻R3、灯D1、电容C13、电源开关SW1、电阻R14、电阻R17、三极管Q3、电阻R12、二极管D2、电阻R11、电阻R13、电阻R15、三极管Q1、电阻R9、电阻R10、三极管Q2、电阻R16,其中所述电池组BT1正极端分别与端口BAT+、电容C4一端、电容C5一端、电阻R5一端、电源管理器U1引脚5、电源开关SW1引脚1和引脚2、电容C13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组BT1负极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5另一端、电容C11一端、电源管理器U1引脚7、引脚9、引脚3和引脚11、电阻R6一端、电容C6一端、电容C7一端、电容C8一端、电容C9一端、灯D1负极端、地线GND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1另一端、电源管理器U1引脚8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器U1引脚4与电感L1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另一端与电源管理器U1引脚2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器U1引脚1分别与电阻R1一端、电容C6另一端、电容C7另一端、电容C8另一端磁珠FB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另一端、电源管理器U1引脚10连接;所述磁珠FB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9另一端、电阻R3一端、供电电源VCC+3V3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灯D1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13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电源开关SW1引脚3和引脚4均与电阻R14一端、二极管D2引脚2连接;所述电阻R14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基极端、电阻R17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发射极端分别与电阻R17另一端、电阻R15一端、三极管Q1发射极端、电阻R16一端、地线GND连接;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端分别与接口SWO、电阻R1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另一端与供电电源VCC+3V3连接;所述二极管D2引脚3与接口STAY-ON连接;所述二极管D2引脚1分别与电阻R11一端、电阻R1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另一端与电源管理器U1引脚6连接;所述电阻R1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5另一端、三极管Q1基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端与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一端、三极管Q2基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10另一端分别与端口BAT+、三极管Q2集电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端分别与接口BAT-VOC、电阻R16另一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LSM303C的罗盘俯仰仪,其特征是,包括:升降压电源管理模块、MCU模块、3D传感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调试模块、显示模块,所述升降压电源管理模块管理控制输出直流电源;所述MCU模块通过接收数据完成隔各个模块的运行;所述3D传感模块用于计算倾角以及温度补偿通过I2C串行接口与MCU模块进行交互,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放校准数据和用户设定的数据通过I2C串行接口与MCU模块进行交互;所述控制模块对MCU模块的运行电源进行开关控制,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检测数据的和光亮的调节;所述升降压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池组BT1、电容C4、电容C5、电阻R5、电容C11、电源管理器U1、电感L1、电阻R6、电阻R1、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磁珠FB1、电容C9、电阻R3、灯D1、电容C13、电源开关SW1、电阻R14、电阻R17、三极管Q3、电阻R12、二极管D2、电阻R11、电阻R13、电阻R15、三极管Q1、电阻R9、电阻R10、三极管Q2、电阻R16,其中所述电池组BT1正极端分别与端口BAT+、电容C4一端、电容C5一端、电阻R5一端、电源管理器U1引脚5、电源开关SW1引脚1和引脚2、电容C13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组BT1负极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5另一端、电容C11一端、电源管理器U1引脚7、引脚9、引脚3和引脚11、电阻R6一端、电容C6一端、电容C7一端、电容C8一端、电容C9一端、灯D1负极端、地线GND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1另一端、电源管理器U1引脚8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器U1引脚4与电感L1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另一端与电源管理器U1引脚2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器U1引脚1分别与电阻R1一端、电容C6另一端、电容C7另一端、电容C8另一端磁珠FB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另一端、电源管理器U1引脚10连接;所述磁珠FB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9另一端、电阻R3一端、供电电源VCC+3V3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灯D1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13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电源开关SW1引脚3和引脚4均与电阻R14一端、二极管D2引脚2连接;所述电阻R14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基极端、电阻R17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发射极端分别与电阻R17另一端、电阻R15一端、三极管Q1发射极端、电阻R16一端、地线GND连接;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端分别与接口SWO、电阻R1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另一端与供电电源VCC+3V3连接;所述二极管D2引脚3与接口STAY-ON连接;所述二极管D2引脚1分别与电阻R11一端、电阻R1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另一端与电源管理器U1引脚6连接;所述电阻R1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5另一端、三极管Q1基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端与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一端、三极管Q2基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10另一端分别与端口BAT+、三极管Q2集电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端分别与接口BAT-VOC、电阻R16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SM303C的罗盘俯仰仪,其特征是:所述MCU模块包括微控制器U5、端口J1、电容C28、端口J2,其中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4和引脚15均与地线GND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38与端口J1引脚2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37与端口J1引脚3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36与端口J1引脚4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35与端口J1引脚5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7与端口J1引脚6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1与端口J1引脚7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32与端口J1引脚8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10与端口J1引脚9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25与端口J2引脚2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5引脚26与端口J2引脚3连接;所述端口J1引脚1分别与电容C28一端、供电电源VCC+3V3连接;所述电容C28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端口J1引脚10与地线GND连接;所述端口J2引脚1与供电电源VCC+3V3连接;所述端口J2引脚4与地线GND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SM303C的罗盘俯仰仪,其特征是:所述3D传感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3D传感器U2、电阻R2、电阻R4、电容C10、电阻R7、电阻R8、电容C31、电容C30、电容C32、电容C12、电阻R19、电阻R20、电容C15、电容C16、集成电路U3,其中所述电容C1一端分别与供电电源VCC+3V3、电容C2一端、电容C3一端、3D传感器U2引脚9和引脚10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另一端、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乔乔刘捷沈金海汤善东朱庆浩徐福何军王喜郑成辉赖海光魏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