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冷塔的水冷调节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冷调节系统,尤其是一种空冷塔的水冷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制备液态氧气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空冷塔来对压缩空气进行预冷。目前空冷塔预冷都是采用水冷的方式进行的。其中,为了提高冷却水的利用率,工业生产中常常将空冷塔流出的升温冷却水收集起来,然后使用水冷塔对冷却水进行降温,而后再将降温后的循环冷却水输送回空冷塔中二次利用。上述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冷却水的利用率,节省了水资源。但是,在气温较高的夏天,升温的循环冷却水自然降温速率较慢,回到空冷机的时间也将延长。这样,将致使空冷塔的冷却效率降低,进而影响到氧氮水的制备。由此,部分技术人员提出采用添加污氮或补充新的冷却水方式,来实现对循环冷却水快速降温目的。添加污氮这种冷却方式虽然可以实现加速冷却水降温的目的,但其大量利用污氮无疑将会升高冷却水的降温成本,使得技术方案无法得到普遍使用。补充常温水的降温方式虽然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加速冷却水降温,可若是想实现在夏季的快速降温,必须补充大量的常温水,添加大量常温水与提高冷却水利用率的理念相违背,故这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冷塔的水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冷塔(19)、冷却水进水管(3)、冷却水回水管(15)、水冷塔(9)和检测控制系统;所述水冷塔(9)的出水端通过冷却水进水管(3)与空冷塔(19)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空冷塔(19)的出水端通过冷却水回水管(15)与水冷塔(9)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空冷塔(19)的侧壁连通有压缩空气进管(18);所述空冷塔(19)的顶部连通有冷却空气出气管(2);所述检测控制系统包括检测部分、控制部分和红外检测器(10);所述检测部分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部分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红外检测器(10)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部分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红外检测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冷塔的水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冷塔(19)、冷却水进水管(3)、冷却水回水管(15)、水冷塔(9)和检测控制系统;所述水冷塔(9)的出水端通过冷却水进水管(3)与空冷塔(19)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空冷塔(19)的出水端通过冷却水回水管(15)与水冷塔(9)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空冷塔(19)的侧壁连通有压缩空气进管(18);所述空冷塔(19)的顶部连通有冷却空气出气管(2);所述检测控制系统包括检测部分、控制部分和红外检测器(10);所述检测部分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部分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红外检测器(10)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部分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红外检测器(10)安装在水冷塔(9)内壁的中上部;所述水冷塔(9)的侧壁还连通有污氮总管(8);所述污氮总管(8)还连通有污氮支管(5),所述污氮支管(5)上设有污氮调节阀(4);所述冷却水回水管(15)还连通有补水管道(11),所述补水管道(11)上设有补水控制阀(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塔的水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分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污氮流量计(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所述污氮流量计(6)设置在污氮总管(8)的末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设置在冷却空气出气管(2)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4)设置在冷却水进水管(3)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冷塔的水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空冷塔控制电路和水冷塔控制电路;所述空冷塔控制电路包括第一CPU(20)、无线信号发射器(211)和与无线信号发射器(211)配合使用的无线信号接收器(21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与第一CPU(20)的P1.0接口连接;所述第一CPU(20)的P2.0接口与无线信号发射器(2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冷塔的水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冷塔控制电路包括第二CPU(22)、第一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伟,杜海威,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荣信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