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569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风道部件、室内换热器和换气系统,机壳上设有第一室内风进口、出风口、排污进风口、排污出风口、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风道部件包括风道壳体和主风机,风道壳体可转动地设在机壳内,主风机可转动地设在风道壳体内,风道壳体的内部空间分别与第一室内风进口和出风口连通;换气系统设在机壳内,换气系统包括排污风机和新风风机,排污风机的进风端与排污进风口连通,排污风机的出风端与排污出风口连通,新风风机的进风端与新风入口连通,新风风机的出风端与新风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不仅可以调节风道壳体的出风方向,满足用户的不同出风需求,还可以净化室内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在空气调节
,大多空调室内机的风道壳体固定设置在机壳上,气流从风道壳体吹出时,通过百叶调节出风角度,由此,出风方向的调节方式单一。而且,上述空调室内机无换气系统,由此,换气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便于调节出风方向、净化空气的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室内风进口、出风口、排污进风口、排污出风口、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风道部件,所述风道部件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风道部件包括风道壳体和主风机,所述风道壳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主风机可转动地设在所述风道壳体内,所述风道壳体的内部空间分别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在所述风道部件和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之间;换气系统,所述换气系统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换气系统包括排污风机和新风风机,所述排污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排污进风口连通,所述排污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排污出风口连通,所述新风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新风入口连通,所述新风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新风出口连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将风道壳体可转动地设在机壳内,使得风道壳体在机壳内可以位于不同的位置,风道壳体在机壳内的不同位置使得气流可以从不同角度流出风道壳体的内部空间,由此,风道壳体在机壳内转动可以调节风道壳体的出风方向,进而满足用户的不同出风需求。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还设有换气系统,包括排污风机和新风风机,排污风机驱动污浊的气流从排污出风口排出到室外,新风风机则可以驱动室外新风流入室内,由此,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污风机和所述新风风机被构造成同步启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污风机和所述新风风机共用一个电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出口和所述出风口为同一个通风口,所述新风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风道壳体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风机的出风端朝向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风侧或出风侧送风。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风机与所述风道壳体的内壁限定出主风道,所述风道壳体的外壁和所述机壳的内壁之间限定出辅助风道,所述辅助风道的出风端邻近所述主风道的出风端设置,所述辅助风道与所述新风出口连通,所述新风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辅助风道连通以朝向所述辅助风道送风。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风道为多个,每个所述主风道的出风端的外侧对应设置一个所述辅助风道的出风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系统位于所述风道部件的下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包括主体框架和壳体,所述主体框架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所述出风口、所述排污进风口、所述排污出风口、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风道部件和所述换气系统均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上。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将风道壳体可转动地设在机壳内,使得风道壳体在机壳内可以位于不同的位置,风道壳体在机壳内的不同位置使得气流可以从不同角度流出风道壳体的内部空间,由此,风道壳体在机壳内转动可以调节风道壳体的出风方向,进而满足用户的不同出风需求。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还设有换气系统,包括排污风机和新风风机,排污风机驱动污浊的气流从排污出风口排出到室外,新风风机则可以驱动室外新风流入室内,由此,可以净化室内空气。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爆炸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图1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附图标记:空调室内机100,机壳1,主体框架11,骨架111,第一安装腔1111,安装口1112,第二安装腔1113,固定架112,防护圈113,壳体12,左侧壁121,右侧壁122,第一室内风进口1211,前面板123,出风口1231,新风入口124,新风出口125,排污进风口126,排污出风口127,后背板128,第二室内风进口1281,风道部件2,主风道21,辅助风道22,主风机23,风道壳体24,风道开口241,出风格栅25,换气系统3,新风风机31,排污风机32,室内换热器4,第一驱动组件5,第二驱动组件6,电机61,齿轮62,齿圈6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和空调器。如图5-图6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机壳1、风道部件2、室内换热器4和换气系统3。具体而言,参考图5-图6,机壳1上设有第一室内风进口1211、出风口1231、排污进风口126、排污出风口127、新风入口124和新风出口125;风道部件2设在机壳1内,风道部件2包括风道壳体24和主风机23,风道壳体24可转动地设在机壳1内,主风机23可转动地设在风道壳体24内,风道壳体24的内部空间分别与第一室内风进口1211和出风口1231连通;室内换热器4设在风道部件2和第一室内风进口1211之间;换气系统3设在机壳1内,换气系统3包括排污风机32和新风风机31,排污风机32的进风端与排污进风口126连通,排污风机32的出风端与排污出风口127连通,新风风机31的进风端与新风入口124连通,新风风机31的出风端与新风出口125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机壳1可以为风道部件2、室内换热器4和换气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室内风进口、出风口、排污进风口、排污出风口、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n风道部件,所述风道部件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风道部件包括风道壳体和主风机,所述风道壳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主风机可转动地设在所述风道壳体内,所述风道壳体的内部空间分别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n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在所述风道部件和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之间;/n换气系统,所述换气系统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换气系统包括排污风机和新风风机,所述排污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排污进风口连通,所述排污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排污出风口连通,所述新风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新风入口连通,所述新风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新风出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室内风进口、出风口、排污进风口、排污出风口、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
风道部件,所述风道部件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风道部件包括风道壳体和主风机,所述风道壳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主风机可转动地设在所述风道壳体内,所述风道壳体的内部空间分别与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在所述风道部件和所述第一室内风进口之间;
换气系统,所述换气系统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换气系统包括排污风机和新风风机,所述排污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排污进风口连通,所述排污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排污出风口连通,所述新风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新风入口连通,所述新风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新风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风机和所述新风风机被构造成同步启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风机和所述新风风机共用一个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口和所述出风口为同一个通风口,所述新风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风道壳体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正清郭绍胜张泉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