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用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379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龙头用过滤器,包括主体、净水腔、水阀腔、阀芯、滤芯棒;自来水通过连接端部的进水口进入进水通道中并流入装于阀芯腔管中的阀芯内,在阀芯内设有出水腔,通过转动阀芯,使出水腔中在出腔用于出水腔内设有截水管在阀芯腔管转动使截水管,使截水管将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封堵;自来水通过第一进水口进入自来水通道并从出水端部的自来水口流出,实现自来水的使用,自来水通过第二进水口进入净水腔中,通过滤芯棒过滤,从第一净水出水口进入净水通道与并从出水端部的净水口流出,实现净化水的使用;净水口与位于水阀腔下方,自来水口位于净水腔下方,使滤芯棒能够伸入主体内,使本水龙头用过滤器的横向长度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龙头用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净水
,特别涉及一种水龙头用过滤器。
技术介绍
水龙头净水器是一种直接安装且悬挂在家庭水龙头上的微型净水装置设备,该种设备通常采用滤芯棒来对自来水进行过滤,为保证过滤效果,滤芯棒的长度较长,因此导致水龙头用过滤器横向的长度比较大,进而是水龙头用过滤器的体积比较大,因此需要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水龙头用过滤器,能够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减小水龙头用过滤器的横向长度。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水龙头用过滤器,包括主体、净水腔、水阀腔、阀芯、滤芯棒;所述主体上设有连接端部、出水端部,所述连接端部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出水端部上设有净水口、自来水口;所述净水腔设于所述主体内,所述净水腔上设有第一净水出水口,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与所述净水口通过净水通道连通;所述水阀腔设于所述主体内,所述水阀腔内设有阀芯腔管,所述阀芯腔管与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通道连通,所述阀芯腔管上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自来水口通过自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龙头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100),所述主体(100)上设有连接端部(110)、出水端部(120),所述连接端部(110)上设有进水口(111),所述出水端部(120)上设有净水口(121)、自来水口(122);/n净水腔(130),所述净水腔(130)设于所述主体(100)内,所述净水腔(130)上设有第一净水出水口(131),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131)与所述净水口(121)通过净水通道(140)连通;/n水阀腔(150),所述水阀腔(150)设于所述主体(100)内,所述水阀腔(150)内设有阀芯腔管(151),所述阀芯腔管(151)与所述进水口(111)通过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龙头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00),所述主体(100)上设有连接端部(110)、出水端部(120),所述连接端部(110)上设有进水口(111),所述出水端部(120)上设有净水口(121)、自来水口(122);
净水腔(130),所述净水腔(130)设于所述主体(100)内,所述净水腔(130)上设有第一净水出水口(131),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131)与所述净水口(121)通过净水通道(140)连通;
水阀腔(150),所述水阀腔(150)设于所述主体(100)内,所述水阀腔(150)内设有阀芯腔管(151),所述阀芯腔管(151)与所述进水口(111)通过进水通道(160)连通,所述阀芯腔管(151)上设有第一出水口(152)、第二出水口(153),所述第一出水口(152)与所述自来水口(122)通过自来水通道(180)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153)与所述净水腔(130)相通;
阀芯(200),所述阀芯(200)转动装于所述阀芯腔管(151)内,所述阀芯(200)内设有出水腔(210),所述出水腔(210)内设有截水管(220),转动所述阀芯(200)使所述截水管(220)选择将所述第一出水口(152)或所述第二出水口(153)封堵;
滤芯棒(300),所述滤芯棒(300)装于所述净水腔(130)中;
其中,所述净水口(121)与位于所述水阀腔(150)下方,所述自来水口(122)位于所述净水腔(130)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用过滤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清水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