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气体解堵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20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煤层气开采领域的一种高压气体解堵新设备,包括井筒,井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井口,井口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井口连接管,井口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注入管线的一端,注入管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空压机的上表面,空压机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导管的一端,第一导管的另一端固定在加热机构上,加热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导管的一端,第二导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氮气生产装置上,空压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脚轮,空压机的一侧设有媒粉收集箱,井筒内设有油管,此装置通过多次反复注入高压氮气解除油气井生产管柱内和井筒内的稠油堵、蜡堵、水合物堵等堵塞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气体解堵新设备
本技术涉及煤层气开采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压气体解堵新设备。
技术介绍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伴随着油气井生产往往会产生结蜡、水合物等在生产管柱内堵塞,在稠油井一旦形成堵塞,就会影响产量,导致油井产液量明显下降甚至不出液。目前通常的做法,采用部分热水溶液循环洗井、热油掺稀等方法,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对于气井低压井一旦采用热水循环后通常会将井压死,特别是处理堵死的管柱及气井压井敏感的井,这些方法就会失效。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压气体解堵新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气体解堵新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气体解堵新设备,包括井筒,所述井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井口,所述井口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井口连接管,所述井口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注入管线的一端,所述注入管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空压机的上表面,所述空压机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导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固定在加热机构上,所述加热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导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氮气生产装置上,所述空压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脚轮,所述空压机的一侧设有媒粉收集箱,所述井筒内设有油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井口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压传感器,第二气压传感器在放喷时对气压进行测量,防止气压过高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媒粉收集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地面管线的一端,所述第二地面管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二气压传感器的一端,且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第二地面管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控制阀门,在放喷时打开第三控制阀门,使高压气体带动井筒中松动的堵塞颗粒进入到媒粉收集箱中进行收集。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井口连接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地面管线一端,所述第一地面管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地面管线上,所述第一地面管线靠近第二地面管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放喷阀门,在第二放喷流程时打开第二放喷阀门,对高压气体进行放喷。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注入管线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阀门,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第一控制阀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一连接管靠近第一气压传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控制阀门,打开第一控制阀门使高压氮气注入到井筒中,同时打开第四控制阀门使第一气压传感器对注入的高压气体进行监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第二气压传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阀门,所述第二地面管线上对应第一地面管线与第二地面管线连接处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放喷阀门,在第一解堵流程时打开第三控制阀门和第一放喷阀门,关闭第二放喷阀门对井筒进行放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氮气生产装置、加热机构以及空压机之间的配合,氮气生产装置将氮气通过第二导管导入加热机构中,然后加热后的氮气通过第一导管进入空压机中进行加压,最后注入到井筒中,通过高压氮气的热能传导,将井筒中的堵塞物、胶质以及沥青质等的黏度降低,增加其的流动性。2、本技术中,通过第一地面管线和第二地面管线以及媒粉收集箱之间的配合,放喷阶段高压氮气带动井筒中的媒粉进入到媒粉收集箱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节省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结构正视图。图中:1、井筒;2、井口;3、井口连接管;4、第一地面管线;5、第二地面管线;6、第一连接管;7、注入管线;8、空压机;9、脚轮;10、第一放喷阀门;11、第二放喷阀门;12、第一控制阀门;13、加热机构;14、氮气生产装置;15、媒粉收集箱;16、第一导管;17、第二导管;18、第二控制阀门;19、地面;20、第一气压传感器;21、第二气压传感器;22、油管;23、第二连接管;24、第三控制阀门;25、第四控制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压气体解堵新设备,包括井筒1,井筒1是设置在用于安装的地面19上的,井筒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井口2,井口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井口连接管3,井口连接管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第一连接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注入管线7的一端,注入管线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空压机8的上表面,空压机8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导管16的一端,第一导管16的另一端固定在加热机构13上,加热机构13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导管17的一端,第二导管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氮气生产装置14上,空压机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脚轮9,空压机8的一侧设有媒粉收集箱15,井筒1内设有油管22。其中,井口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3,第二连接管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压传感器21,第二气压传感器21在放喷时对气压进行测量,防止气压过高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媒粉收集箱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地面管线5的一端,第二地面管线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管23远离第二气压传感器21的一端,且第二连接管23靠近第二地面管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控制阀门24,在放喷时打开第三控制阀门24,使高压气体带动井筒1中松动的堵塞颗粒进入到媒粉收集箱15中进行收集;井口连接管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地面管线4一端,第一地面管线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地面管线5上,第一地面管线4靠近第二地面管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放喷阀门11,在第二放喷流程时打开第二放喷阀门11,对高压气体进行放喷;第一连接管6与注入管线7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阀门12,第一连接管6远离第一控制阀门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压传感器20,第一连接管6靠近第一气压传感器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控制阀门25,打开第一控制阀门12使高压氮气注入到井筒1中,同时打开第四控制阀门25使第一气压传感器20对注入的高压气体进行监控;第二连接管23靠近第二气压传感器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阀门18,第二地面管线5上对应第一地面管线4与第二地面管线5连接处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放喷阀门10,在第一解堵流程时打开第三控制阀门24和第一放喷阀门10关闭第二放喷阀门11对井筒1进行放喷。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此装置前,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无误后再使用此装置。在使用此装置时,井筒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井口2,井口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井口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气体解堵新设备,包括井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井口(2),所述井口(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井口连接管(3),所述井口连接管(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所述第一连接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注入管线(7)的一端,所述注入管线(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空压机(8)的上表面,所述空压机(8)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导管(16)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管(16)的另一端固定在加热机构(13)上,所述加热机构(13)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导管(17)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管(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氮气生产装置(14)上,所述空压机(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脚轮(9),所述空压机(8)的一侧设有媒粉收集箱(15),所述井筒(1)内设有油管(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气体解堵新设备,包括井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井口(2),所述井口(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井口连接管(3),所述井口连接管(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所述第一连接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注入管线(7)的一端,所述注入管线(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空压机(8)的上表面,所述空压机(8)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导管(16)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管(16)的另一端固定在加热机构(13)上,所述加热机构(13)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导管(17)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管(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氮气生产装置(14)上,所述空压机(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脚轮(9),所述空压机(8)的一侧设有媒粉收集箱(15),所述井筒(1)内设有油管(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气体解堵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3),所述第二连接管(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压传感器(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气体解堵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媒粉收集箱(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地面管线(5)的一端,所述第二地面管线(5)的另一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平齐小峰弓波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联合应用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