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方亭景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511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四方亭景观装置,包括顶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过渡块、照明灯、挡雨板、立柱、座板和灯座;座板水平设置在立柱下部,与座板平行的第一支架和顶板设置在立柱上部,顶板高于第一支架;过渡块设置在第一支架下表面,第二支架固定于过渡块下表面;灯座设置在第二支架下表面;照明灯安装于灯座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四方亭景观装置具备大方优雅的现代化美感,在为游客提供休息场所的同时,提升了游客的观赏感受。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四方亭景观装置还提供了照明功能,为游客夜间游玩提供了方便,也使得四方亭景观装置在夜晚的观赏性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方亭景观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建筑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四方亭景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广场、园林被建设,在这些广场和园林中,要么缺乏供游客纳凉和休息的场地,要么采用了古典的木质凉亭结构,占地较大且建筑费用较高,格式单一,缺乏现代化美感,并且往往不具备照明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出一种四方亭景观装置,包括顶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过渡块、照明灯、挡雨板、立柱、座板和灯座;座板水平设置在立柱下部,与座板平行的第一支架和顶板设置在立柱上部,顶板高于第一支架;过渡块设置在第一支架下表面,第二支架固定于过渡块下表面;灯座设置在第二支架下表面;照明灯安装于灯座下方。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立柱由垂直于地面的四根金属框架梁构成,垂直于地面呈正方形设置,相邻的金属框架梁顶部两两相连构成正方形框架。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支架是由四根金属框架梁构成的矩形支架,第一支架的两条较长金属框架梁固定在立柱上。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过渡块共有四个,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架的四个边角的下表面。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为大小与第一支架相同的矩形支架形,第二支架的四个边角分别固定在四个过渡块的下表面。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灯座共有四个,分别设置于第二支架的四个边角的下表面。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挡雨板为矩形,挡雨板中心位置设置有与第一支架相适应的矩形通孔,并通过矩形通孔固定与第一支架外围。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顶板为矩形,顶板中心位置设置有与立柱相适应的矩形通孔,并通过矩形通孔的四个角分别与一根立柱贴合并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四方亭景观装置,与常见的古典式木质凉亭不同,通过将金属框架、钢化玻璃板以及木质板相结合,具备大方优雅的现代化美感,在为游客提供休息场所的同时,提升了游客的观赏感受。同时,本技术的四方亭景观装置还提供了照明功能,为游客夜间游玩提供了方便,也使得四方亭景观装置在夜晚的观赏性大大提高。本技术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图2中A部分的剖面放大示意图;附图5为图2中B部分的剖面放大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线路槽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各附图中:1、顶板,2、过渡块,3、第二支架,4、挡雨板,5、照明灯,6、立柱,7、座板,8、第一支架,9、灯座,10、挡雨板边框,11、金属框架,12、通线孔,13、供电线路,14、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描述中,相关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方位指示位置仅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而为了便于描述简化本技术,不是所述的零部件必须具有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四方亭景观装置,包括顶板1、第一支架8、第二支架3、过渡块2、照明灯5、挡雨板4、立柱6、座板7和灯座9;座板7水平设置在立柱6下部,与座板7平行的第一支架8和顶板1设置在立柱6上部,顶板1高于第一支架8;过渡块2设置在第一支架8下表面,第二支架3固定于过渡块2下表面;灯座9设置在第二支架3下表面;照明灯5安装于灯座下方。在上述部件中,立柱6、第一支架8、第二支架3、过渡块2、灯座9均为金属材料,本技术并不限制金属材料的种类,优选的,可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等抗锈蚀且具备较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其中,立柱6由垂直于地面的四根金属框架梁构成,垂直于地面呈正方形设置。相邻的金属框架梁两两相连构成正方形框架,如图3所示,立柱6的顶部在俯视视图下呈正方形。第一支架8是由四根金属框架梁构成的矩形支架,与座板7平行,其中两条较长的金属框架梁固定在立柱6上。具体地,第一支架8与立柱6连接部分的剖面图请参见图5,其中,螺栓14贯穿立柱6后继续穿入第一支架8的金属框架梁一定深度,使得第一支架8能够在螺栓14的作用下与立柱6固定连接;第一支架8下表面还设置有朝远离支架的方向延伸一段距离的延伸部,用于放置挡雨板4。如图1所示,过渡块2为金属立方体块,共有四块,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8的四个边角下表面,优选的,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四个过渡块2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架8的四个边角下表面。第二支架3为大小与第一支架8相同的矩形支架,具体地,第二支架3由四根金属框架梁构成的矩形支架,金属框架梁的规格以及第二支架3的各条边长与第一支架8相同。第二支架3的四个边角分别固定在四个过渡块2的下表面,优选的,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第二支架3的四个边角分别固定在四个过渡块2的下表面。灯座9为立方体金属块,共有四个,四个灯座9分别设置于第二支架3的四个边角的下表面,灯座9下方设置有安装照明灯的接口。灯座9、第二支架3、过渡块2、第一支架8以及立柱6内部设置如图6所示的线路槽,具体地,金属框架11内部中空形成通线孔12,供电线路13穿过立柱6、第一支架8、过渡块2、第二支架3以及灯座9之后,接通至灯座9下方的照明灯接口并为其供电。照明灯5安装在照明灯接口上。挡雨板4为矩形,挡雨板4中心位置设置有与第一支架8相适应的矩形通孔,并通过该矩形通孔固定于第一支架8外围。具体地,如图5所示,挡雨板4的矩形通孔部分放置在第一支架8的延伸部上,由延伸部起到支撑作用。本技术并不限制挡雨板4的具体材质,优选的,可采用钢化玻璃或者金属板作为挡雨板。如图3所示,挡雨板4外围可设置一圈挡雨板边框10,挡雨板边框10为金属材料,当挡雨板4为金属板时,可通过焊接方式将挡雨板边框10固定在挡雨板外围;当挡雨板4为钢化玻璃时,可使用玻璃胶等粘合物将挡雨板边框粘贴在挡雨板10外围。如图1所示,第一支架8上方一定距离处安装有顶板1,顶板1与座板7平行,顶板1为矩形,中心位置设置有与立柱6相适应的矩形通孔,并通过矩形通孔的四个角分别与立柱6贴合并固定。具体地,顶板1为木质材料,如图4所示,图4为顶板1与立柱6的及连接结构剖面图,其中,螺栓14贯穿立柱6后继续穿入顶板1一定深度,使得顶板1能够在螺栓14的作用下与立柱6固定连接。座板7为木质材料,水平设置在立柱6下部,座板7为矩形,中心位置设置有与立柱6相适应的矩形通孔,并通过矩形通孔的四个角分别立柱6贴合并固定,座板7的固定方式与顶板1的固定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座板7的高度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灵活调整,优选的,可将座板7距地面高度设置为30-40厘米,供游客坐下休息。显然,本技术提供的四方亭景观装置具备大方优雅的现代化美感,在为游客提供休息场所的同时,提升了游客的观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方亭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第一支架(8)、第二支架(3)、过渡块(2)、照明灯(5)、挡雨板(4)、立柱(6)、座板(7)和灯座(9);座板(7)水平设置在立柱(6)下部,与座板(7)平行的第一支架(8)和顶板(1)设置在立柱(6)上部,顶板(1)高于第一支架(8);过渡块(2)设置在第一支架(8)下表面,第二支架(3)固定于过渡块(2)下表面;灯座(9)设置在第二支架(3)下表面;照明灯(5)安装于灯座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方亭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第一支架(8)、第二支架(3)、过渡块(2)、照明灯(5)、挡雨板(4)、立柱(6)、座板(7)和灯座(9);座板(7)水平设置在立柱(6)下部,与座板(7)平行的第一支架(8)和顶板(1)设置在立柱(6)上部,顶板(1)高于第一支架(8);过渡块(2)设置在第一支架(8)下表面,第二支架(3)固定于过渡块(2)下表面;灯座(9)设置在第二支架(3)下表面;照明灯(5)安装于灯座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方亭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立柱(6)由垂直于地面的四根金属框架梁构成,垂直于地面呈正方形设置,相邻的金属框架梁顶部两两相连构成正方形框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方亭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8)是由四根金属框架梁构成的矩形支架,第一支架(8)的两条较长金属框架梁固定在立柱(6)上。


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睦歌刘怿然唐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