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浇带支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097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浇带支模架,涉及后浇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顶板、限位管和后浇带,所述顶板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框架柱,所述框架柱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与顶板相邻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外墙,所述顶板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一侧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一侧镶嵌在外墙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位管的设置,能使得在灌入混凝土时进行限位,避免混凝土灌入至别处,以防造成混凝土的浪费,并且通过波纹管的设置,在波纹管内灌有C30细石混凝土,增加波纹管的硬度,且施工成本较低,并且占用的空间小,便于后续工作,大大提升了后浇带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浇带支模架
本技术属于后浇带
,特别是涉及一种后浇带支模架。
技术介绍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形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浇带支模架,包括顶板(1)、限位管(15)和后浇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框架柱(12),所述框架柱(12)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9),所述底板(19)与顶板(1)相邻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外墙(13),所述顶板(1)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波纹管(11),所述波纹管(11)一侧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止水钢板(14),所述止水钢板(14)一侧镶嵌在外墙(13)内,所述止水钢板(14)另一侧贯穿波纹管(11),所述波纹管(11)相邻面之间均有固定连接有后浇带钢筋(17),所述波纹管(11)均位于框架柱(12)相邻面之间,所述外墙(13)位于波纹管(11)和框架柱(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支模架,包括顶板(1)、限位管(15)和后浇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框架柱(12),所述框架柱(12)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9),所述底板(19)与顶板(1)相邻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外墙(13),所述顶板(1)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波纹管(11),所述波纹管(11)一侧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止水钢板(14),所述止水钢板(14)一侧镶嵌在外墙(13)内,所述止水钢板(14)另一侧贯穿波纹管(11),所述波纹管(11)相邻面之间均有固定连接有后浇带钢筋(17),所述波纹管(11)均位于框架柱(12)相邻面之间,所述外墙(13)位于波纹管(11)和框架柱(12)相邻面之间,所述波纹管(11)相邻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后浇带(2),所述后浇带(2)内壁均匀滑动插接有止水对拉螺栓(21),所述止水对拉螺栓(21)外围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帽(22),所述止水对拉螺栓(21)外围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板(23),所述限位板(23)位于螺帽(22)相邻面之间,所述顶板(1)上表面轴心处固定连接有限位管(15),所述限位管(15)外围均匀开设有螺纹孔(18),所述螺纹孔(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平宋随斌杨映辉井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