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替代后浇带的高层住宅膨胀式加强带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替代后浇带的高层住宅膨胀式加强带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按照结构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施工长度超过一定距离后,为了减小因混凝土温度收缩产生的应力对结构造成影响,需设置温度后浇带。对于高层住宅,如果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每层的顶板、外墙均设置后浇带,那么不仅需对后浇带模板单独设置支撑,后期模板拆除时还需要单独对该部位设置独立支撑,直到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才能进行拆除,造成了材料的浪费,提高了施工成本;同时后浇带混凝土需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一段时间再进行浇筑,给后期二次结构、楼地面穿插施工造成了影响,影响了施工工期;另外,后浇带部位属于主体结构渗漏薄弱区域,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在后期使用阶段形成渗漏隐患,影响结构的施工功能。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替代后浇带的高层住宅膨胀式加强带施工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替代后浇带的高层住宅膨胀式加强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nS1、模板支设,按照常规施工方法对主楼顶板模板支撑架进行支设,施工至原后浇带的设计位置时,采取整体支设方式,模板及支撑架与周围楼板模架一起通长铺设,保证结构的整体性;/nS2、顶板钢筋铺设,原后浇带位置首先按照顶板钢筋规格、间距对底筋进行铺设,铺设完成后,在加强带区域内设置纵横向的加强钢筋;/nS3、钢筋绑扎完成后,对后浇带范围采用钢丝网进行分割,保证混凝土浇筑时后浇带内的混凝土不会与主楼顶板混凝土互相渗入;/nS4、混凝土浇筑,首先对顶板除后浇带范围外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后浇带范围内采用微膨胀混凝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替代后浇带的高层住宅膨胀式加强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S1、模板支设,按照常规施工方法对主楼顶板模板支撑架进行支设,施工至原后浇带的设计位置时,采取整体支设方式,模板及支撑架与周围楼板模架一起通长铺设,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S2、顶板钢筋铺设,原后浇带位置首先按照顶板钢筋规格、间距对底筋进行铺设,铺设完成后,在加强带区域内设置纵横向的加强钢筋;
S3、钢筋绑扎完成后,对后浇带范围采用钢丝网进行分割,保证混凝土浇筑时后浇带内的混凝土不会与主楼顶板混凝土互相渗入;
S4、混凝土浇筑,首先对顶板除后浇带范围外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后浇带范围内采用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
S5、浇筑完成后及时采用薄膜覆盖并进行养护;
S6、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模板及支架的拆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替代后浇带的高层住宅膨胀式加强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钢筋为φ8@200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峰,晋斌,张凡,张永峰,杨克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