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物古建筑修复用的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08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文物古建筑修复用的施工平台,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台,第一支撑台的右方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台,第一支撑台与第二支撑台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滑轨,第二支撑台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下方分别活动连接有移动轮,第二支撑台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内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下方活动连接有限位块,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内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内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下方活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卡块,连接块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折叠,方便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文物古建筑修复用的施工平台
本技术涉及古建筑施工设备
,尤其是一种文物古建筑修复用的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古建筑在修复时,需要通过搭建平台,便于工作人员对高处进行修复。现有的文物古建筑修复用的施工平台大都无法折叠,导致难以运输,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文物古建筑修复用的施工平台,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的文物古建筑修复用的施工平台大都无法折叠,导致难以运输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修复用的施工平台,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的右方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与所述第二支撑台通过第一合页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台与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下方分别活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第二支撑台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方活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内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方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连接块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分别通过第二合页与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的右方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方便使用者将连接块向上提起,带动卡块退出转动块,提高了将移动轮折叠的便捷性。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的材质为不锈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锈钢的质地坚硬,不易损坏,提升了滑轨的耐用度与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使用把手时,需要对把手施加压力,橡胶垫质地柔软,富有弹性,能够保护使用者的手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弯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将工具挂在弯钩上,使得工具的拿取更加方便。进一步的,所述弯钩的材质为塑料且尾部为半球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材质使得弯钩的重量更轻,且半球形的尾部设计不会划伤使用者或使用者的物品,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技术需要折叠时,使用者对限位块向上施加压力,与限位块连接的第一弹簧向第一限位槽内缩进,带动限位块向第一限位槽内缩进,此时使用者通过滑轨将第二支架向左推,通过第一合页将第二支撑台向下折叠,便可完成折叠,折叠起来省时省力,方便运输。2、该技术在使用时,使用者对把手施加向上的力,带动连接块与卡块向上移动,卡块退出转动块,此时通过第二合页将转动块旋转,完成对移动轮的折叠,移动轮折叠后,使得本技术使用时更加稳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架;2、移动轮;3、第一支撑台;4、滑轨;5、第二支撑台;6、限位块;7、第一合页;8、第一限位槽;9、第一弹簧;10、第二限位槽;11、第二弹簧;12、把手;13、连接块;14、卡块;15、转动块;16、第二合页;17、第二支架;18、弯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考图1-图4,一种文物古建筑修复用的施工平台,包括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17,第一支架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台3,第一支撑台3的右方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台5,第一支撑台3与第二支撑台5通过第一合页7转动连接,第一支撑台3与第二支撑台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滑轨4,第二支撑台5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架17,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17的下方分别活动连接有移动轮2,第二支撑台5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槽8,第一限位槽8内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下方活动连接有限位块6,使用者对限位块6向上施加压力,与限位块6连接的第一弹簧9向第一限位槽8内缩进,带动限位块6向第一限位槽8内缩进,此时使用者通过滑轨4将第二支架17向左推,通过第一合页7将第二支撑台5向下折叠,完成折叠,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17内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槽10,第二限位槽10内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11,第二弹簧11的下方活动连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卡块14,连接块13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5,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17分别通过第二合页16与转动块15转动连接,使用者对把手12施加向上的力,带动连接块13与卡块14向上移动,卡块14退出转动块15,此时通过第二合页16将转动块15旋转,完成对移动轮2的折叠,移动轮2折叠后,使得本技术使用时更加稳固。参考图1和图3,连接块13的右方固定连接有把手12,把手12方便使用者将连接块13向上提起,带动卡块14退出转动块15,提高了将移动轮2折叠的便捷性。参考图1和图2,滑轨4的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的质地坚硬,不易损坏,提升了滑轨4的耐用度与使用寿命。参考图1和图3,把手12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使用者在使用把手时12,需要对把手12施加压力,橡胶垫质地柔软,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文物古建筑修复用的施工平台,包括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台(3),所述第一支撑台(3)的右方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台(5),所述第一支撑台(3)与所述第二支撑台(5)通过第一合页(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台(3)与所述第二支撑台(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滑轨(4),所述第二支撑台(5)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所述第二支架(17),所述第一支架(1)与所述第二支架(17)的下方分别活动连接有移动轮(2),所述第二支撑台(5)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槽(8),所述第一限位槽(8)内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的下方活动连接有限位块(6),所述第一支架(1)与所述第二支架(17)内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槽(10),所述第二限位槽(10)内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11),所述第二弹簧(11)的下方活动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卡块(14),所述连接块(13)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5),所述第一支架(1)与所述第二支架(17)分别通过第二合页(16)与所述转动块(15)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物古建筑修复用的施工平台,包括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台(3),所述第一支撑台(3)的右方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台(5),所述第一支撑台(3)与所述第二支撑台(5)通过第一合页(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台(3)与所述第二支撑台(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滑轨(4),所述第二支撑台(5)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所述第二支架(17),所述第一支架(1)与所述第二支架(17)的下方分别活动连接有移动轮(2),所述第二支撑台(5)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槽(8),所述第一限位槽(8)内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的下方活动连接有限位块(6),所述第一支架(1)与所述第二支架(17)内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槽(10),所述第二限位槽(10)内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11),所述第二弹簧(11)的下方活动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丰盈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