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降噪内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04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5
本申请涉及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降噪内墙,属于建筑内墙的领域,包括两个墙板,两个墙板之间设有降噪框架,降噪框架内安装有降噪板,降噪板与两个墙板之间均设有防水板,降噪框架底部位于两个防水板相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集水槽,两个集水槽通过收集槽连通,收集槽通过出水槽与墙板的外侧连通;本申请具有减少降噪层受外界水气干扰的情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降噪内墙
本申请涉及建筑内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降噪内墙。
技术介绍
在建筑行业中,内墙一般是指在室内起分隔空间的作用的墙体,内墙使同一室内的人们可以隔开居住和活动,从而也起到保护隐私的作用。内墙的众多效果中,降噪效果是人们较为注重的效果之一。内墙要做到降噪,一般会选择在内墙中加入降噪层,降噪层一般安装于内墙的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降噪层可以采用隔音海绵等材料制成,声波在降噪层内由于产生强力的黏滞摩擦,使部分能量耗逸而转为热,从而实现降噪。对于易潮湿的地区,外界的水气容易透过墙板而进入降噪层中,使降噪层受到水分的干扰,容易加快降噪层的老化,导致降噪层需要经常更换,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降噪层受外界水气干扰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降噪内墙。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降噪内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降噪内墙,包括两个墙板,两个所述墙板之间设有降噪框架,所述降噪框架内安装有降噪板,所述降噪板与两个所述墙板之间均设有防水板,所述降噪框架底部位于两个所述防水板相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集水槽,两个所述集水槽通过收集槽连通,所述收集槽通过出水槽与所述墙板的外侧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板可以有效阻挡水气与降噪板接触,并且水气在防水板表面凝结后落到集水槽中,在通过收集槽和出水槽流出墙板外侧,减少水在墙板内积聚的情况,从而更有效的隔绝外界水气,减少降噪板受外界水气干扰的情况,减少降噪板因受到水分干扰而需要更换的次数,节省资源。可选的,两个所述防水板相背离的侧面均开设有朝向所述集水槽方向延伸的引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槽使在防水板表面凝结的水珠易于相互积聚,更容易流入集水槽,有助于水分离开防水板。可选的,所述集水槽的槽底由其中一端向另一端倾斜设置,所述收集槽与所述集水槽最低端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槽倾斜设置,有助于集水槽的水能更有效的流入收集槽和出水槽,有助于水的排走。可选的,所述降噪板的两侧面均设有多个降噪凸块,所述降噪板侧面设有包覆所述降噪凸块的弹性罩,所述弹性罩与所述防水板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罩起到保持防水板与降噪板的间距的作用,同时弹性罩的弹性形变可以耗逸部分声能,进一步起到降噪的效果。可选的,所述墙板背离另一侧所述墙板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出水槽端部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螺纹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有卡接于所述出水槽的堵水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堵水块封堵出水槽防止水流出,转动固定块可以实现堵水块的取出,从而排走出水槽的水。可选的,所述墙板包括板块、设置于所述板块相对两侧边的限位条以及连接于所述降噪框的墙框,所述板块设置有多个,所述墙框的内侧壁沿高度方向开设有供所述限位条滑动连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一端侧壁开设有供所述限位条滑动且与所述墙框背离所述降噪框架一侧连通的安装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与限位槽滑动连接实现板块在墙框中的安装,多个板块依次连接形成墙板,拆卸板块,可以方便的对防水板进行维修。可选的,所述安装槽卡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设于所述限位条,所述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块卡接于安装槽,限制限位条从安装槽离开,实现板块的固定。可选的,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限位槽的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块从限位槽顶部进入,并从限位槽的底部开始堆砌,通过重力保持各个板块的稳定,从而保持墙板的稳定。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防水板设置于降噪板的两侧,防水板可以有效阻挡水气与降噪板接触,并且水气在防水板表面凝结后落到集水槽中,在通过收集槽和出水槽流出墙板外侧,减少水在墙板内积聚的情况,从而更有效的隔绝外界水气,减少降噪板受外界水气干扰的情况,减少降噪板因受到水分干扰而需要更换的次数,节省资源;2.防水板设有引流槽,引流槽可以促进水从防水板流入集水槽;降噪板设有降噪凸块和弹性罩,弹性罩可以保持防水板与降噪板的间距,并消耗部分声能,提高降噪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降噪框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墙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降噪框架;11、降噪板;12、降噪凸块;13、弹性罩;2、防水板;21、引流槽;22、集水槽;23、收集槽;24、出水槽;25、出水口;26、固定块;27、堵水块;28、接触口;3、墙板;31、墙框;32、板块;33、限位槽;34、限位条;35、安装槽;36、安装块;37、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降噪内墙。如图1所示,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降噪内墙包括墙板3,墙板3设置有两个,两个墙板3之间固定有降噪框架1,降噪框架1呈方形,降噪框架1内安装有降噪板11和防水板2。降噪板11固定连接于降噪框架1的中部,降噪板11具体为降噪海绵板,降噪板11可以消耗部分声能,减少噪音对内墙的穿透;防水板2设置有两个且均固定于降噪框架1内,防水板2位于降噪板11的两侧,即防水板2位于降噪板11与墙板3之间,且防水板2与墙板3之间留有间隙,防水板2具体为PP塑料板,防水板2可以有效阻隔水气到达降噪板11,保护降噪板11,减少降噪板11受外界水气干扰的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降噪板11的两侧面均固定有降噪凸块12,降噪凸块12呈半球状,降噪凸块12内部具有多个蜂窝状的小孔,降噪凸块12可以进一步消耗声能;降噪板11的两侧面均固定有弹性罩13,弹性罩13具体为弹性硅胶罩,弹性罩13呈内部空心的半球状,弹性罩13包覆降噪凸块12,且弹性罩13的球体半径大于降噪凸块12的球体半径,使得降噪凸块12与弹性罩13的内壁留有间距;弹性罩13背离降噪板11的一端与防水板2抵接,从而保持防水板2与降噪板11的间距,同时声波传递到弹性罩13时,由于弹力作用使弹性罩13产生轻微的形变,耗逸部分声能,进一步起到降噪的效果。如图3所示,防水板2背离降噪板11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引流槽21,引流槽21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引流槽21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外界水气接触到防水板2后凝结成水珠,引流槽21的设置有助于水珠相互聚集,在重力的作用下向防水板2的底部流去,有助于排走防水板2侧面的水珠。如图1和图3所示,降噪框架1的底部开设有两个集水槽22,集水槽22位于防水板2背离降噪板11的侧面,集水槽22在水平面上的长度方向与防水板2的底边长度方向平行,集水槽22与引流槽21相连通,从而在集水槽22中收集从防水板2侧面流下的水,使得水可以离开防水板2;集水槽22的槽底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降噪内墙,包括两个墙板(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墙板(3)之间设有降噪框架(1),所述降噪框架(1)内安装有降噪板(11),所述降噪板(11)与两个所述墙板(3)之间均设有防水板(2),所述降噪框架(1)底部位于两个所述防水板(2)相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集水槽(22),两个所述集水槽(22)通过收集槽(23)连通,所述收集槽(23)通过出水槽(24)与所述墙板(3)的外侧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降噪内墙,包括两个墙板(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墙板(3)之间设有降噪框架(1),所述降噪框架(1)内安装有降噪板(11),所述降噪板(11)与两个所述墙板(3)之间均设有防水板(2),所述降噪框架(1)底部位于两个所述防水板(2)相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集水槽(22),两个所述集水槽(22)通过收集槽(23)连通,所述收集槽(23)通过出水槽(24)与所述墙板(3)的外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降噪内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水板(2)相背离的侧面均开设有朝向所述集水槽(22)方向延伸的引流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降噪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2)的槽底由其中一端向另一端倾斜设置,所述收集槽(23)与所述集水槽(22)最低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降噪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板(11)的两侧面均设有多个降噪凸块(12),所述降噪板(11)侧面设有包覆所述降噪凸块(12)的弹性罩(13),所述弹性罩(13)与所述防水板(2)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降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享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