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曝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477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曝气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无氧处理单元,所述无氧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反应罐,所述第一反应罐与待处理污水供应管路相连,所述无氧处理单元用于实现对待处理污水进行无氧发酵处理;有氧处理单元,所述有氧处理单元包括第二反应罐以及自由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应罐内的至少两套曝气装置。本申请提供的污水曝气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可以快速进行曝气装置的清洁和维护,曝气装置可以在短时间内回到第二反应罐中。此外,当某一曝气装置被提升时,剩余的曝气装置依然可以执行污水的曝气过程,因此污水的曝气过程可以不间断地连续进行,可以极大的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曝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曝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sewagetreatment,wastewater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好氧+厌氧也就是水处理工艺中经典的a/o工艺,主要来处理类似生活废水的主要工艺。一般会根据废水中cod、有机物、氮、磷的含量来确定好氧和厌氧的顺序。一般来讲,厌氧适合处理高浓度废水,也就是,厌氧放置于好氧前。一般厌氧池,仅可以将cod降至2000以下,而好氧池可以进一步将cod降至国标或地方范围,或者经后续工艺达标。另外,a/o工艺,同时能够脱氮除磷,也就是水处理工艺中讲的硝化和反硝化,聚磷和放磷。在好氧处理阶段,为了向污水提供更多的空气并进行污水的曝气处理,可以安装多个具有曝气装置的曝气单元。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曝气单元固定在生物反应器的底部。当污水的曝气处理进行很长一段时间时,扩散器被堵塞,其功能降低。通常需要清洁。此外,有必要定期维护空气泄漏等,以便扩散器始终正常运行。此外,当空气扩散器损坏时,有必要用新的空气扩散器替换损坏的空气扩散器。由于多个曝气单元固定在生物反应罐的底部,为了进行曝气单元的清洁、维护和更换,需要从生物反应器中移除的所有曝气单元,这样曝气操作被暂时停止。由于这个原因,污水的曝气过程不能在此期间进行,污水的处理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曝气处理系统。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污水曝气处理系统,包括:无氧处理单元,所述无氧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反应罐,所述第一反应罐与待处理污水供应管路相连,所述无氧处理单元用于实现对待处理污水进行无氧发酵处理;有氧处理单元,所述有氧处理单元包括第二反应罐以及自由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应罐内的至少两套曝气装置,所述第一反应罐与所述第二反应罐之间通过第一管道相连;每套所述曝气装置分别一一对应的连接有一套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实现驱动所述曝气装置进出所述第二反应罐;固液分离单元,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顶部与所述有氧处理单元通过第二管道相连;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底部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反应罐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应罐内形成有多块均平行于所述第一反应罐地面的交错设置的隔板,所述待处理污水供应管路与所述第一反应罐的连接处位于最下方隔板的下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反应罐相连的位置处位于最上方隔板的上部。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应罐的顶部连接有气体出气管,所述气体出气管延伸至所述第二反应罐的内部。优选地: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扩散器以及与所述扩散器相连的柔性供气管,所述扩散器用于向所述第二反应罐内的污水提供曝气气泡。优选地:所述扩散器包括基板和覆盖基板整个表面的树脂膜,所述树脂膜具有大量的微孔;当空气不进入树脂膜时,微孔关闭;当空气被引入树脂膜内时,微孔被打开。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应罐内形成有与至少两个所述曝气装置一一对应的台架,所述曝气装置以未固定的状态放置于对应的台架上。优选地: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内部形成有环形溢流通道,所述环形溢流通道与排水管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三管道上形成有泥浆泵。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技术,可以实现一种污水曝气处理系统,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系统可以包括无氧处理单元,所述无氧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反应罐,所述第一反应罐与待处理污水供应管路相连,所述无氧处理单元用于实现对待处理污水进行无氧发酵处理;有氧处理单元,所述有氧处理单元包括第二反应罐以及自由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应罐内的至少两套曝气装置,所述第一反应罐与所述第二反应罐之间通过第一管道相连;每套所述曝气装置分别一一对应的连接有一套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实现驱动所述曝气装置进出所述第二反应罐;固液分离单元,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顶部与所述有氧处理单元通过第二管道相连;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底部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反应罐相连。本申请提供的污水曝气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可以快速进行曝气装置的清洁和维护,曝气装置可以在短时间内回到第二反应罐中。此外,当某一曝气装置被提升时,剩余的曝气装置依然可以执行污水的曝气过程,因此污水的曝气过程可以不间断地连续进行,可以极大的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曝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无氧处理单元1、隔板11、有氧处理单元2、曝气装置21(a、b)、提升装置22(a、b)、柔性供气管23(a、b)、台架24(a、b)、固液分离单元3、环形溢流通道31、待处理污水供应管路L0、气体出气管L、第一管道L1、第二管道L2、第三管道L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曝气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无氧处理单元1,所述无氧处理单元1包括第一反应罐,所述第一反应罐与待处理污水供应管路L0相连,所述无氧处理单元1用于实现对待处理污水进行无氧发酵处理;为了增加待处理污水在第一反应罐内的存留时间,所述第一反应罐内形成有多块均平行于所述第一反应罐地面的交错设置的隔板11,所述待处理污水供应管路L0与所述第一反应罐的连接处位于最下方隔板的下部,所述第一管道L1与所述第一反应罐相连的位置处位于最上方隔板的上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罐的顶部连接有气体出气管了L,所述气体出气管L延伸至所述第二反应罐的内部。厌氧反应产生的甲烷或氨等气体被引入有氧反应单元内被其内的微生物进行分解。有氧处理单元2,所述有氧处理单元2包括第二反应罐以及自由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应罐内的至少两套曝气装置21(a、b),所述第一反应罐与所述第二反应罐之间通过第一管道L1相连;每套所述曝气装置21(a、b)分别一一对应的连接有一套提升装置22(a、b),所述提升装置22(a、b)用于实现驱动所述曝气装置21(a、b)进出所述第二反应罐;具体的,所述曝气装置21(a、b)包括扩散器以及与所述扩散器相连的柔性供气管23(a、b),所述扩散器用于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曝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n无氧处理单元,所述无氧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反应罐,所述第一反应罐与待处理污水供应管路相连,所述无氧处理单元用于实现对待处理污水进行无氧发酵处理;/n有氧处理单元,所述有氧处理单元包括第二反应罐以及自由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应罐内的至少两套曝气装置,所述第一反应罐与所述第二反应罐之间通过第一管道相连;每套所述曝气装置分别一一对应的连接有一套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实现驱动所述曝气装置进出所述第二反应罐;/n固液分离单元,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顶部与所述有氧处理单元通过第二管道相连;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底部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反应罐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曝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无氧处理单元,所述无氧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反应罐,所述第一反应罐与待处理污水供应管路相连,所述无氧处理单元用于实现对待处理污水进行无氧发酵处理;
有氧处理单元,所述有氧处理单元包括第二反应罐以及自由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应罐内的至少两套曝气装置,所述第一反应罐与所述第二反应罐之间通过第一管道相连;每套所述曝气装置分别一一对应的连接有一套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实现驱动所述曝气装置进出所述第二反应罐;
固液分离单元,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顶部与所述有氧处理单元通过第二管道相连;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底部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反应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曝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罐内形成有多块均平行于所述第一反应罐地面的交错设置的隔板,所述待处理污水供应管路与所述第一反应罐的连接处位于最下方隔板的下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反应罐相连的位置处位于最上方隔板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曝气处理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志国贾磊李志平康启鑫刘龙
申请(专利权)人:呼和浩特嘉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