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淤泥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473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安装在装置本体侧壁的进水管、安装在装置本体底部的出水管和装置本体中间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上方设有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吊绳的一端固定,所述吊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吊框,所述吊框内部放置有格栅篮,所述格栅篮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缓冲腔的底部设有积淤腔,所述吊框随转动机构转动而上下运动,且安放在吊框内部的格栅篮的底面可将积淤腔的上表面完全覆盖;采用格栅篮和吊框等结构,可将缓冲腔内部的较大的固体杂物除去,采用排污泵和液位传感器可以实现淤泥的及时排出,同事装置易于清理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淤泥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淤泥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01.5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到达545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还在呈上升态势。处理污水时,首先需要通过格栅除去污水中较大的固体杂质,然后对水中较小的颗粒去除,现有技术一般采用静置的方式,使污水中的泥尘沉积下来,形成淤泥,但是固体污染物容易附着在格栅上而造成堵塞,影响过滤效果,需要经常清洗或者更换格栅,来保证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效果和效率,同时处理装置中沉积的淤泥不能够自动监测和及时清理,造成污水处理效果不明显,所以需要提出一种污水自动淤泥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清洗、易更换的提篮式格栅的自动淤泥清理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安装在装置本体侧壁的进水管、安装在装置本体底部的出水管和装置本体中间的缓冲腔,其特征是:所述缓冲腔的上方设有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吊绳的一端固定,所述吊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吊框,所述吊框内部放置有格栅篮,所述格栅篮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缓冲腔的底部设有积淤腔,所述积淤腔内设有水平设置的过滤板,所述安装在装置本体底部的出水管与积淤腔连通;所述吊框随转动机构转动而上下运动,且安放在吊框内部的格栅篮的底面可将积淤腔的上表面完全覆盖;所述积淤腔的外侧壁设有连通积淤腔的排污泵,所述排污泵的出口上设有排淤管。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腔、吊框,格栅篮和积淤腔的水平截面均为矩形。进一步的,所述吊框的左侧设有缺口。进一步的,所述积淤腔内、过滤板的下方设有反洗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腔的侧壁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进口阀,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出口阀,所述进口阀和出口阀均为电磁阀。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格栅篮和吊框等结构,可将缓冲腔内部的固体污染物除去,易于清理和更换格栅篮,通过过滤板将污水中的沉积形成的污泥留在积淤腔内,并通过排污泵将淤泥自动清理,格栅篮可以避免较大固体污染物对排污泵造成堵塞;2、反洗装置可将积淤腔底部的过滤后的水反方向喷出,对过滤板进行反向清洗,避免淤泥堵塞过来板的过滤孔;3、液位传感器可以检测缓冲腔内部的液位,防止堵塞,并将液位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启动排污泵和转动机构,及时自动对形成的淤泥进行清理,可对格栅篮和过滤板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更换格栅篮时的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2、缓冲腔;3、进水管;4、出水管;5、进口阀;6、出口阀;7、转动机构;8、吊绳;9、吊框;10、格栅篮;11、积淤腔;12、过滤板;13、反洗装置;14、液位传感器;15、排污泵;16、排淤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自动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安装在装置本体1侧壁的进水管3、安装在装置本体1底部的出水管4和装置本体1中间的缓冲腔2,所述进水管3上安装有进口阀5,所述出水管4上安装有出口阀6,所述进口阀5和出口阀6均为电磁阀,其可通过电信号来控制进口阀5和出口阀6的开合,所述缓冲腔2的侧壁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4,液位传感器14可监测缓冲腔2内部的液位,防止缓冲腔2内部由于堵塞而造成污水溢出,所述缓冲腔2的上方设有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转动机构7,所述转动机构7与吊绳8的一端固定,所述吊绳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吊框9,所述吊框9的左侧设有缺口,所述吊框9内部放置有格栅篮10,所述格栅篮10可通过吊框9左侧的缺口安装到吊框9内,且所述格栅篮10为上端设有开口的矩形框;所述缓冲腔2的底部设有积淤腔11,所述积淤腔11内设有水平设置的过滤板12,所述积淤腔11的外侧壁设有连通积淤腔11的排污泵15,所述排污泵15的出口上设有排淤管16,其中过滤板12的网孔小于格栅篮10的网孔设置,所述安装在装置本体1底部的出水管4与积淤腔11连通;所述吊框9随转动机构7转动而上下运动,安放在吊框9内部的格栅篮10的底面可将积淤腔11的上表面完全覆盖设置;并通过排污泵15将积淤腔11内的淤积的淤泥排除,。进一步的,所述积淤腔11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腔体,所述积淤腔11锥型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积淤腔11内、过滤板12的下方设有反洗装置13,其中反清洗装置13包括水泵和带有若干孔的清洗腔体,水泵将积淤腔11底部的水压入反清洗装置13的清洗腔体,水从孔中喷出对过滤板12进行反向清洗。工作原理:通过转动机构7将吊框9和格栅篮10放入缓冲腔2的底部,放置在积淤腔11的上端面,并将积淤腔11的上端面覆盖,打开进水管3上的进口阀5和出水管4的出口阀6,污水进入到缓冲腔2内部,污水中的固体污染污经过格栅篮10和过滤板12截留,大粒径的固体污染物留在格栅篮10的内部,小粒径的固体在积淤腔11内形成淤泥,当格栅篮10和积淤腔11内的内部的污染物达到一定程度时,过滤速度将会变小,导致缓冲腔2内部的液位上升,当液位上升到一定位置时,液位传感器14检测到后,通过电信号控制关闭进口阀5和出口阀6,并启动排污泵15和转动机构7,排污泵15将积淤腔11内形成淤泥自动排出,转动机构将吊框9和格栅篮10提升,提升到装置本体1的上方位置停止,然后将格栅篮10从吊框9上取出,然后更换新的备用格栅篮10,将附着有污染物的格栅篮10拿去清洗做备用,同时反洗装置13对隔栅板12进行反向冲洗,将附着在过滤板12上的污染物冲入缓冲腔,然后转动机构7将吊框9和更换后的格栅篮10放入缓冲腔2内,然后打开进口阀5和出口阀6,关闭反洗装置13,重新开始污水过滤净化。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安装在装置本体(1)侧壁的进水管(3)、安装在装置本体(1)底部的出水管(4)和装置本体(1)中间的缓冲腔(2),其特征是:所述缓冲腔(2)的上方设有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转动机构(7),所述转动机构(7)与吊绳(8)的一端固定,所述吊绳(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吊框(9),所述吊框(9)内部放置有格栅篮(10),所述格栅篮(10)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缓冲腔(2)的底部设有积淤腔(11),所述积淤腔(11)内设有水平设置的过滤板(12),所述安装在装置本体(1)底部的出水管(4)与积淤腔(11)连通;所述吊框(9)随转动机构(7)转动而上下运动,且安放在吊框(9)内部的格栅篮(10)的底面可将积淤腔(11)的上表面完全覆盖;所述积淤腔(11)的外侧壁设有连通积淤腔(11)的排污泵(15),所述排污泵(15)的出口上设有排淤管(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安装在装置本体(1)侧壁的进水管(3)、安装在装置本体(1)底部的出水管(4)和装置本体(1)中间的缓冲腔(2),其特征是:所述缓冲腔(2)的上方设有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转动机构(7),所述转动机构(7)与吊绳(8)的一端固定,所述吊绳(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吊框(9),所述吊框(9)内部放置有格栅篮(10),所述格栅篮(10)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缓冲腔(2)的底部设有积淤腔(11),所述积淤腔(11)内设有水平设置的过滤板(12),所述安装在装置本体(1)底部的出水管(4)与积淤腔(11)连通;所述吊框(9)随转动机构(7)转动而上下运动,且安放在吊框(9)内部的格栅篮(10)的底面可将积淤腔(11)的上表面完全覆盖;所述积淤腔(11)的外侧壁设有连通积淤腔(11)的排污泵(15),所述排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冠华邹大鹏张茜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山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