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48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托盘,托盘包括:底托,底托具有用于承载待转运部件的承载面;背板,背板与底托连接,背板具有用于对待转运部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板面,限位板面与底托的承载面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限位部件,限位部件设置在底托或背板上,限位部件与背板之间围成用于限位待转运部件的限位空间;其中,限位部件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调整限位部件的位置,将待转运部件安装在限位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托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尺寸不同的充电设备进行自动化取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托盘
本技术涉及运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托盘。
技术介绍
目前,充电设施的流水线检测系统对充电桩的检测任务量大,会在短时集中产生大量充电桩包装箱,带来了存储问题。在进行检测时,包装箱需放在检测区域外,人工方式取放,存取较为混乱,且占用大量面积。充电设施采用AGV叉车进行运输存储,对包装箱进行有序存放,且使用立体仓库,大量节约占地面积。但是,多种规格的充电设备的尺寸不同,且各种充电设备的底面形状各异,无法通过AGV叉车进行自动化的叉取,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托盘无法对多种规格的充电设备进行限位,进而无法对多种充电设备进行自动化取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尺寸不同的充电设备进行自动化取放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托盘。托盘包括:底托,底托具有用于承载待转运部件的承载面;背板,背板与底托连接,背板具有用于对待转运部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板面,限位板面与底托的承载面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限位部件,限位部件设置在底托或背板上,限位部件与背板之间围成用于限位待转运部件的限位空间;其中,限位部件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调整限位部件的位置,将待转运部件安装在限位空间内。进一步地,托盘还包括:抵接部件,抵接部件位于待转运部件的一侧并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调节抵接部件的位置将待转运部件压紧在限位部件上。进一步地,抵接部件包括:顶盘,顶盘用于与转运部件抵接;导杆,导杆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背板上,导杆的一端与顶盘连接,以通过调节导杆的位置使顶盘将转运部件向限位部件推动。进一步地,背板上设置有连接孔,导杆穿设于连接孔中;连接孔中设置有内螺纹,导杆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以使导杆螺接于连接孔上。进一步地,限位部件包括束缚带,背板上设置有第一穿设孔和第二穿设孔,束缚带的一端由第二穿设孔穿出并穿入第一穿设孔内,以使束缚带和背板围成限位空间。进一步地,背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扣,限位部件包括:容纳壳,容纳壳可拆卸地安装在背板上;束缚带,束缚带可伸缩地设置在容纳壳内,束缚带具有设置在容纳壳外部的连接端;插头,插头设置于束缚带的连接端上,插头可拆卸地与第一卡扣连接。进一步地,限位部件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限位板,相邻两个限位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多个限位板具有用于围成限位空间的铺设状态和用于避让待转运部件的避让状态。进一步地,限位部件包括:第一限位挡板,第一限位挡板设置在承载面上,第一限位挡板与限位板面相对设置。进一步地,限位部件包括:第二限位挡板和/或第三限位挡板,第二限位挡板和/或第三限位挡板设置于背板与第一限位挡板之间,以使第二限位挡板和/或第三限位挡板与限位板面和第一限位挡板围绕设置以形成限位空间。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挡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承载面上,和/或,第一限位挡板朝向靠近或远离背板的方向位置可调地设置。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该托盘包括:底托,底托具有用于承载待转运部件的承载面;背板,背板与底托连接,背板具有用于对待转运部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板面,限位板面与底托的承载面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限位部件,限位部件设置在底托或背板上,限位部件与背板之间围成用于限位待转运部件的限位空间;其中,限位部件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调整限位部件的位置,将待转运部件安装在限位空间内。本技术的托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尺寸不同的充电设备进行自动化取放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托盘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托盘对待转运部件进行转运作业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本技术的托盘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图1中本技术的托盘的实施例的正视图;图5示出了图1中本技术的托盘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托盘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以及图7示出了本技术的托盘的限位部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底托;11、承载面;12、限位空间;13、导向轮;2、背板;21、限位板面;22、连接孔;23、第一穿设孔;24、第二穿设孔;25、操作窗口;26、第一卡扣;3、限位部件;30、限位板;31、束缚带;32、第一限位挡板;33、第二限位挡板;34、第三限位挡板;35、插头;36、容纳壳;4、抵接部件;41、顶盘;42、导杆;5、转运部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的托盘,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底托1,底托1具有用于承载待转运部件5的承载面11;背板2,背板2与底托1连接,背板2具有用于对待转运部件5进行限位的限位板面21,限位板面21与底托1的承载面11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限位部件3,限位部件3设置在底托1或背板2上,限位部件3与背板2之间围成用于限位待转运部件5的限位空间12;其中,限位部件3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调整限位部件3的位置,将待转运部件5安装在限位空间12内。通过在底托1上设置背板2,限位部件3与背板2之间围成用于限位待转运部件5的限位空间12;限位部件3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从而使限位空间12可以根据待转运部件5的大小进行调整,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尺寸不同的充电设备进行自动化取放的问题。具体地,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托盘中,底托1用于承载待转运部件5,待转运部件5放置于底托1的承载面11上,再用叉车对托盘进行转运。底托1的一端设置有背板2,背板2具有用于对待转运部件5进行限位的限位板面21,限位板面21与底托1的承载面11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当待转运部件5装在底托1上时,将待转运部件5抵靠在限位板面21上,以对待转运部件5进行限位,使待转运部件5在承载面11上放置牢靠。底托1上还设置有限位部件3,限位部件3的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底托1上,限位部件3可以进一步地将待转运部件5进行限位,限位部件3与背板2围成限位空间12,从而将待转运部件5限位在限位空间12中,达到固定在底托1上的目的。在待转运部件5放置在底托1上进行转运作业时,限位部件3可以根据待转运部件5尺寸的不同进行调整,以对尺寸不同的充电设备进行自动化取放。如图1、图4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托盘还包括:抵接部件4,抵接部件4位于待转运部件5的一侧并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调节抵接部件4的位置将待转运部件5压紧在限位部件3上。为了达到将待转运部件5固定在背板2与限位部件3围成的限位空间12中的目的,在本实施例的托盘中,在背板2上还设置有抵接部件4。因为在限位部件3和背板2将待转运部件5固定在限位部件3和背板2之间形成的限位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托(1),所述底托(1)具有用于承载待转运部件(5)的承载面(11);/n背板(2),所述背板(2)与所述底托(1)连接,所述背板(2)具有用于对所述待转运部件(5)进行限位的限位板面(21),所述限位板面(21)与所述底托(1)的承载面(11)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n限位部件(3),所述限位部件(3)设置在所述底托(1)或背板(2)上,所述限位部件(3)与所述背板(2)之间围成用于限位所述待转运部件(5)的限位空间(12);/n其中,所述限位部件(3)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调整所述限位部件(3)的位置,将所述待转运部件(5)安装在所述限位空间(1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托(1),所述底托(1)具有用于承载待转运部件(5)的承载面(11);
背板(2),所述背板(2)与所述底托(1)连接,所述背板(2)具有用于对所述待转运部件(5)进行限位的限位板面(21),所述限位板面(21)与所述底托(1)的承载面(11)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
限位部件(3),所述限位部件(3)设置在所述底托(1)或背板(2)上,所述限位部件(3)与所述背板(2)之间围成用于限位所述待转运部件(5)的限位空间(12);
其中,所述限位部件(3)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调整所述限位部件(3)的位置,将所述待转运部件(5)安装在所述限位空间(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还包括:
抵接部件(4),所述抵接部件(4)位于所述待转运部件(5)的一侧并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调节所述抵接部件(4)的位置将所述待转运部件(5)压紧在所述限位部件(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4)包括:
顶盘(41),所述顶盘(41)用于与所述转运部件(5)抵接;
导杆(42),所述导杆(42)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所述背板(2)上,所述导杆(42)的一端与所述顶盘(41)连接,以通过调节所述导杆(42)的位置使所述顶盘(41)将所述转运部件(5)向所述限位部件(3)推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上设置有连接孔(22),所述导杆(42)穿设于所述连接孔(22)中;所述连接孔(22)中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导杆(42)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以使所述导杆(42)螺接于所述连接孔(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3)包括束缚带(31),所述背板(2)上设置有第一穿设孔(23)和第二穿设孔(24),所述束缚带(3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渊陈熙刘秀兰陈平赵宇彤邱明泉段大鹏陈海洋程林张倩李香龙林志法关宇陈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