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传输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419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纤维制造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纤传输分离装置,包括:牵头辊、分离轨道、震荡盘和静电发生装置,所述静电发生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震荡盘两侧,所述分离轨道固定安装在所述震荡盘一侧,所述牵头辊固定安装在挤出机材料输入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在玻璃纤维进入挤出机时玻璃纤维相互分离,减少缠绕,提高玻璃纤维进入挤出机时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纤传输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纤维制造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玻纤传输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纤维丝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它是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硼钙石、硼镁石六种矿石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限位原丝都是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一般玻璃纤维呈丝状且卷绕防止,在加入挤出机中时根据需要增加的强度加入多股玻璃纤维,但是丝状的玻璃纤维在进入挤出机的时候容易缠绕在一起,这样就会导致部分进入挤出机的玻璃纤维的量不均匀,进而导致对塑料的加强效果不均匀。有鉴于此,亟待一种玻纤维传输分离装置,能够在玻璃纤维进入挤出机时玻璃纤维相互分离,减少缠绕,提高玻璃纤维进入挤出机时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种玻纤维传输分离装置,能够在玻璃纤维进入挤出机时玻璃纤维相互分离,减少缠绕,提高玻璃纤维进入挤出机时的均匀性。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纤维传输分离装置,包括:牵头辊、分离轨道、震荡盘和静电发生装置,所述静电发生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震荡盘两侧,所述分离轨道固定安装在所述震荡盘一侧,所述牵头辊固定安装在挤出机材料输入口处。进一步的,所述震荡盘底部固定安装有振动机,所述震荡盘顶面开设有若干分流限位槽。进一步的,所述分离轨道包括:底板和分离挡板,所述底板顶面与所述震荡盘等高,所述底板顶面设置有一驼峰,所述分离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顶面,所述分离挡板之间宽度与所述分流限位槽等宽。进一步的,所述震荡盘和所述分流限位槽采用橡胶材质。进一步的,所述牵头辊中心处与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出机外侧壁。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玻纤维分离传输装置,由于玻璃纤维具有韧性且呈丝状质轻,将玻璃纤维呈股放置在震荡盘的分流限位槽内,利用分离轨道和牵头辊带动玻璃纤维进入挤出机。利用振动能够初步将缠绕的玻璃纤维分离开,利用静电发生器对整个震荡盘产生静电,进一步增强分离效果,利用分离轨道防止玻璃纤维离开震荡盘之后再次缠绕。能够在玻璃纤维进入挤出机前将玻璃纤维相互分离,减少缠绕,提高玻璃纤维进入挤出机时的均匀性,提高对塑料的加强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玻纤维传输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玻纤维传输分离装置震荡盘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玻纤维传输分离装置分离轨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牵头辊,2-分离轨道,3-震荡盘,4-静电发生装置,21-底板,22-分离挡板,23-驼峰,31-振动机,32-分流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纤维传输分离装置,包括:牵头辊1、分离轨道2、震荡盘3和静电发生装置4,所述静电发生装置4固定安装在所述震荡盘3两侧,所述分离轨道2固定安装在所述震荡盘3一侧,所述牵头辊1固定安装在挤出机材料输入口处。本实施例中,所述震荡盘3底部固定安装有振动机31,所述震荡盘3顶面开设有若干分流限位槽32。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离轨道2包括:底板21和分离挡板22,所述底板21顶面与所述震荡盘3等高,所述底板21顶面设置有一驼峰23,所述分离挡板2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21顶面,所述分离挡板22之间宽度与所述分流限位槽32等宽。本实施例中,所述震荡盘3和所述分流限位槽32采用橡胶材质。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头辊1中心处与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出机外侧壁。工作原理:在工作过程当中,首先将玻璃纤维呈股放置在振动盘的分流限位槽32内,每股玻璃纤维之间能够通过分流限位槽32防止缠绕。由于玻璃纤维自身呈丝状,质轻直径较小,且具有强韧性,利用振动器振动震荡盘3,从而振动玻璃纤维,初步对每股内玻璃纤维进行分离。而静电发生器安装在震荡盘3上,静电发生器产生静电,从而整个震荡盘3产生静电,静电可以对玻璃纤维产生吸附效果,整股玻璃纤维内各丝状玻璃纤维进一步分离。由牵头辊1对玻璃纤维进行牵引传输,成股的玻璃纤维在离开震荡盘3之后,进入分离轨道2内,由于分离挡板22安装插设在底板21上,且分离挡板22之间宽度与分流限位槽32宽度一致,成股的玻璃纤维在离开震荡盘3之后,利用分离挡板22防止成股的玻璃纤维相互缠绕。其中,由于分离轨道2的底板21顶部设置有驼峰23,驼峰23弯曲幅度较小,以驼峰23的幅度减小侧向剪应力,防止玻璃纤维在牵引途中中断。本技术一种玻纤维传输分离装置,能够在玻璃纤维进入挤出机时玻璃纤维相互分离,减少缠绕,提高玻璃纤维进入挤出机时的均匀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纤传输分离装置,包括:牵头辊(1)、分离轨道(2)、震荡盘(3)和静电发生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发生装置(4)固定安装在所述震荡盘(3)两侧,所述分离轨道(2)固定安装在所述震荡盘(3)一侧,所述牵头辊(1)固定安装在挤出机材料输入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纤传输分离装置,包括:牵头辊(1)、分离轨道(2)、震荡盘(3)和静电发生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发生装置(4)固定安装在所述震荡盘(3)两侧,所述分离轨道(2)固定安装在所述震荡盘(3)一侧,所述牵头辊(1)固定安装在挤出机材料输入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传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盘(3)底部固定安装有振动机(31),所述震荡盘(3)顶面开设有若干分流限位槽(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纤传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轨道(2)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镇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霏欧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