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降低粉尘的全自动开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09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降低粉尘的全自动开料机。该技术方案对吸尘组件的分布模式加以改进,并设计了可自由升降的吸尘罩。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机体顶面作为开料平台,在其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在机体中设置引风机,并利用下吸尘管将引风机与通孔加以连接,从而使到达机体上方各个位置的碎屑均能被引风机吸入。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上吸尘软管将引风机和罩体加以连接,罩体承载于横向臂和纵向臂上,纵向臂嵌入机体后侧的滑槽中,因此,可通过纵向臂在滑槽中的滑动来调节罩体高度,调节完毕后,可利用顶丝对位置加以固定。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从各个方位实现吸尘作用,较常规吸尘模式效果更好,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降低粉尘的全自动开料机
本技术涉及木工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能降低粉尘的全自动开料机。
技术介绍
木工机械是指在木材加工工艺中,将木材加工的半成品加工成为木制品的一类机床。在木材加工中,可以将加工工艺细分为锯切、旋切、车床、刨床、铣床、砂光、钻孔、压力胶合、表面处理、油漆涂装、木材处理等多种类别。其中,切割过程又称为开料,在此工艺中会产生大量的木屑粉尘,因此,在开料机的设计层面,应当着眼于粉尘控制。目前,常规开料机虽普遍配备有吸尘装置,但其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产生负压的吸头仅环绕或笼罩在切割部分附件,这种模式对弥散型的粉尘具有较好的捕集效果,但对于切割瞬间产生的初速度较高的尘粒而言,往往无法被有效捕集。因此,有必要对开料机的吸尘模块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降低粉尘的全自动开料机,以解决常规开料机对粉尘捕集效果有待改善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能降低粉尘的全自动开料机,包括机体,锯片,电机,皮带,通孔,引风机,下吸尘管,集尘箱,滑槽,纵向臂,顶丝,横向臂,罩体,上吸尘软管,肋板,其中,在机体中设置有锯片,锯片的上部凸出至机体的顶面以上,在机体中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与锯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在机体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在机体中固定连接有引风机,引风机的输入端通过下吸尘管连接至通孔,在引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集尘箱;在机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滑槽,纵向臂嵌入至滑槽中,在滑槽上丝接有顶丝,顶丝顶压在纵向臂上,在纵向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向臂,在横向臂上固定连接有罩体,罩体位于锯片上方,上吸尘软管的一端连接在罩体上,上吸尘软管的另一端连接至引风机的输入端;在纵向臂与横向臂之间焊接有肋板。作为优选,集尘箱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至引风机的输出端,在集尘箱上具有排风口,在所述排风口处固定连接有滤网。作为优选,在横向臂的顶端具有槽体,上吸尘软管的至少一部分嵌入至所述槽体中。作为优选,下吸尘管有若干条,若干下吸尘管分别与不同的通孔相连接。作为优选,在锯片上固结有从动皮带轮,在电机的主轴上固结有主动皮带轮,皮带绕接在所述从动皮带轮和所述主动皮带轮之间。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机体用于容纳吸尘组件及切割动力组件,机体的顶面为执行切割的平台;锯片用于对木材进行切割,从而达到开料的目的;电机用于驱动锯片旋转,从而为切割提供动力;皮带用于实现电机与锯片之间的传动;通孔密布于机体顶面上,用于使引风机所构建的负压能够遍布于机体顶面的各个位置,从而使到达机体上方各个位置的碎屑均能被引风机吸入;引风机用于构建负压条件,从而对碎屑起到吸入作用;下吸尘管用于将通孔与引风机相连接;由于集尘箱与引风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集尘箱上具有带滤网的排风口,因此,碎屑会被滤网阻截在集尘箱内,得到收集;滑槽用于使纵向臂可在其上滑动,从而可调节罩体的高度;纵向臂用于承载横向臂,进而承载罩体;顶丝用于对纵向臂在滑槽上的位置予以固定;上吸尘软管用于将引风机的引风作用接入罩体中,罩体笼罩在切割位置上方,得以从上方对碎屑起到吸入作用;肋板用于对纵向臂和横向臂的连接位置起到结构加强作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降低粉尘的全自动开料机。该技术方案对吸尘组件的分布模式加以改进,并设计了可自由升降的吸尘罩。具体来看,本技术以机体顶面作为开料平台,在其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在机体中设置引风机,并利用下吸尘管将引风机与通孔加以连接,从而使到达机体上方各个位置的碎屑均能被引风机吸入。同时,本技术利用上吸尘软管将引风机和罩体加以连接,罩体承载于横向臂和纵向臂上,纵向臂嵌入机体后侧的滑槽中,因此,可通过纵向臂在滑槽中的滑动来调节罩体高度,调节完毕后,可利用顶丝对位置加以固定。应用本技术,可从各个方位实现吸尘作用,较常规吸尘模式效果更好,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当从前侧视角观察时,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当从后侧视角观察时,本技术的立体图;图中:1、机体2、锯片3、电机4、皮带5、通孔6、引风机7、下吸尘管8、集尘箱9、滑槽10、纵向臂11、顶丝12、横向臂13、罩体14、上吸尘软管15、肋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能降低粉尘的全自动开料机,如图1~3所示,包括机体1,锯片2,电机3,皮带4,通孔5,引风机6,下吸尘管7,集尘箱8,滑槽9,纵向臂10,顶丝11,横向臂12,罩体13,上吸尘软管14,肋板15,其中,在机体1中设置有锯片2,锯片2的上部凸出至机体1的顶面以上,在机体1中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与锯片2通过皮带4传动连接;在机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5,在机体1中固定连接有引风机6,引风机6的输入端通过下吸尘管7连接至通孔5,在引风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集尘箱8;在机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滑槽9,纵向臂10嵌入至滑槽9中,在滑槽9上丝接有顶丝11,顶丝11顶压在纵向臂10上,在纵向臂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向臂12,在横向臂12上固定连接有罩体13,罩体13位于锯片2上方,上吸尘软管14的一端连接在罩体13上,上吸尘软管14的另一端连接至引风机6的输入端;在纵向臂10与横向臂12之间焊接有肋板15。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机体1用于容纳吸尘组件及切割动力组件,机体1的顶面为执行切割的平台;锯片2用于对木材进行切割,从而达到开料的目的;电机3用于驱动锯片2旋转,从而为切割提供动力;皮带4用于实现电机3与锯片2之间的传动;通孔5密布于机体1顶面上,用于使引风机6所构建的负压能够遍布于机体1顶面的各个位置,从而使到达机体1上方各个位置的碎屑均能被引风机6吸入;引风机6用于构建负压条件,从而对碎屑起到吸入作用;下吸尘管7用于将通孔5与引风机6相连接;由于集尘箱8与引风机6的输出端相连接,且集尘箱8上具有带滤网的排风口,因此,碎屑会被滤网阻截在集尘箱8内,得到收集;滑槽9用于使纵向臂10可在其上滑动,从而可调节罩体13的高度;纵向臂10用于承载横向臂12,进而承载罩体13;顶丝11用于对纵向臂10在滑槽9上的位置予以固定;上吸尘软管14用于将引风机6的引风作用接入罩体13中,罩体13笼罩在切割位置上方,得以从上方对碎屑起到吸入作用;肋板15用于对纵向臂10和横向臂12的连接位置起到结构加强作用。实施例2能降低粉尘的全自动开料机,如图1~3所示,包括机体1,锯片2,电机3,皮带4,通孔5,引风机6,下吸尘管7,集尘箱8,滑槽9,纵向臂10,顶丝11,横向臂12,罩体13,上吸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能降低粉尘的全自动开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锯片(2),电机(3),皮带(4),通孔(5),引风机(6),下吸尘管(7),集尘箱(8),滑槽(9),纵向臂(10),顶丝(11),横向臂(12),罩体(13),上吸尘软管(14),肋板(15),其中,在机体(1)中设置有锯片(2),锯片(2)的上部凸出至机体(1)的顶面以上,在机体(1)中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与锯片(2)通过皮带(4)传动连接;在机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5),在机体(1)中固定连接有引风机(6),引风机(6)的输入端通过下吸尘管(7)连接至通孔(5),在引风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集尘箱(8);在机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滑槽(9),纵向臂(10)嵌入至滑槽(9)中,在滑槽(9)上丝接有顶丝(11),顶丝(11)顶压在纵向臂(10)上,在纵向臂(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向臂(12),在横向臂(12)上固定连接有罩体(13),罩体(13)位于锯片(2)上方,上吸尘软管(14)的一端连接在罩体(13)上,上吸尘软管(14)的另一端连接至引风机(6)的输入端;在纵向臂(10)与横向臂(12)之间焊接有肋板(15)。/n...

【技术特征摘要】
1.能降低粉尘的全自动开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锯片(2),电机(3),皮带(4),通孔(5),引风机(6),下吸尘管(7),集尘箱(8),滑槽(9),纵向臂(10),顶丝(11),横向臂(12),罩体(13),上吸尘软管(14),肋板(15),其中,在机体(1)中设置有锯片(2),锯片(2)的上部凸出至机体(1)的顶面以上,在机体(1)中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与锯片(2)通过皮带(4)传动连接;在机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5),在机体(1)中固定连接有引风机(6),引风机(6)的输入端通过下吸尘管(7)连接至通孔(5),在引风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集尘箱(8);在机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滑槽(9),纵向臂(10)嵌入至滑槽(9)中,在滑槽(9)上丝接有顶丝(11),顶丝(11)顶压在纵向臂(10)上,在纵向臂(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向臂(12),在横向臂(12)上固定连接有罩体(13),罩体(13)位于锯片(2)上方,上吸尘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达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维石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