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件头安装杆防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93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附件头安装杆防转结构,包括滑枕和固定头,固定头固定连接在滑枕的下部,在固定头内沿其轴向转动安装有安装杆,在安装杆的上端端部内滑动设置有锥块,锥块的下部为大头端且固定安装在弹性机构上,在安装杆上对应锥块侧面的位置贯穿且滑动设置有顶紧销,顶紧销内端滑动设置在锥块的侧面上,顶紧销的外端抵接在固定头的侧壁上;在滑枕内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顶杆,顶杆与锥块同轴设置,顶杆可穿设至安装杆内并与锥块接触或分离。通过顶杆、锥块和顶紧销配合使顶紧销对安装杆进行定位,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安装,方便控制且定位功能稳定,从而防止安装杆误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附件头安装杆防转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磨加工中心附件头,具体涉及一种附件头安装杆防转结构。
技术介绍
车磨加工中心通过更换刀座、立式磨头、卧式磨头、抛光头等附件头,实现了工件一次装夹完成不同工序的复合加工,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这种机床的各种附件头储存于刀库中,加工不同工序时需要自动切换,必须采用快换方式连接,其中旋转驱动部分一般采用花键结构连接。当附件头从滑枕卸载放入刀库后,其花键套和滑枕上的花键脱离,其旋转部件不受约束,由于刀库旋转、震动或人为误碰等原因,会产生转动。这种情况下再次切换该附件头时,会出现内外花键齿部圆周方向错位而无法正常穿入、对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在附件头中设置一种特殊的防误转机构,当附件头放入刀库时机构藕合,能够防止旋转部件误转;当附件头工作时机构脱离,不影响旋转部件正常旋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附件头安装杆防转结构。一种附件头安装杆防转结构,包括竖向同轴设置的滑枕和固定头,所述固定头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枕的下部,在所述固定头内沿其轴向转动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下端端部位于所述固定头的外部,在所述安装杆的上端端部内滑动设置有锥块,所述锥块的下部为大头端且固定安装在弹性机构上,所述弹性机构的作用力沿所述锥块的轴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杆上对应所述锥块侧面的位置贯穿且滑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顶紧销,所述顶紧销内端滑动设置在所述锥块的侧面上,所述顶紧销的外端抵接在所述固定头的侧壁上;在所述滑枕内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与锥块同轴设置,所述顶杆可穿设至所述安装杆内并与所述锥块接触或分离。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安装杆的下端端部用于套设附件头,顶杆穿入安装杆内配合弹性机构使锥块沿固定套的轴向移动,同时锥块推动顶紧销移动,当顶紧销抵接在固定套的侧壁上时,防止安装杆转动;当顶紧销与安装杆脱离时,安装杆正常转动。进一步为:在所述固定头和滑枕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套,在所述连接套内的下部固套有压套,所述顶紧销的外端与所述连接套的内壁抵接或分离,所述顶杆贯穿设置在所述连接套内。设置连接套,便于本技术中各部件的装配和固定。进一步为:在所述顶杆上活套有锁紧轴,所述锁紧轴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枕内,所述锁紧轴的下端端面与所述安装杆的上端端面贴合或分离。当所述锁紧轴与所述安装杆紧密贴合后,安装杆被锁死并与锁紧轴联动。进一步为:在所述安装杆的上部对应所述压套的位置固套有花键套,所述压套的截面为开口朝上的L形,所述花键套的截面为开口朝下的L形,所述压套和花键套相互嵌套并间隙配合;所述顶紧销的外端与所述压套的内壁抵接或分离。压套配合花键套防止安装杆与锁紧轴接触时发生过大的位移。进一步为: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杆固定连接,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锥块固定连接;所述顶紧销的内端滑动安装在所述锥块的锥面上设置的T形滑槽内,所述T形滑槽沿所述锥面的母线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顶杆、锥块和顶紧销配合使顶紧销对安装杆进行定位,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安装,方便控制且定位功能稳定,从而防止安装杆误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顶紧销与压套的接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顶紧销与压套的分离状态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附件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滑枕;2、锁紧轴;21、顶杆;3、安装杆;31、花键套;32、顶紧销;33、锥块;331、T形滑槽;34、弹性机构;35、定位套;36、轴承;4、连接套;41、压套;5、固定头;6、附件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第一实施例:一种附件头安装杆防转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竖向同轴设置的滑枕1和固定头5,所述固定头5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枕1的下部,在所述固定头5内沿其轴向转动安装有安装杆3,所述安装杆3的下端端部位于所述固定头5的外部,在所述安装杆3的上端端部内滑动设置有锥块33,所述锥块33的下部为大头端且固定安装在弹性机构34上,所述弹性机构34的作用力沿所述锥块33的轴向设置,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安装杆3上对应所述锥块33侧面的位置贯穿且滑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顶紧销32,所述顶紧销32内端滑动设置在所述锥块33的侧面上,所述顶紧销32的外端抵接在所述固定头5的侧壁上;在所述滑枕1内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顶杆21,所述顶杆21与锥块33同轴设置,所述顶杆21可穿设至所述安装杆3内并与所述锥块33接触或分离。在所述固定头5和滑枕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套4,在所述连接套4内的下部固套有压套41,所述顶紧销32的外端与所述连接套4的内壁抵接或分离,所述顶杆21贯穿设置在所述连接套4内。在所述顶杆21上活套有锁紧轴2,所述锁紧轴2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枕1内,所述锁紧轴2的下端端面与所述安装杆3的上端端面贴合或分离。当所述锁紧轴2与所述安装杆3紧密贴合后,安装杆3被锁死并与锁紧轴联动。所述弹性机构34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杆3固定连接,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锥块33固定连接;所述顶紧销32的内端滑动安装在所述锥块33的锥面上设置的T形滑槽331内,所述T形滑槽331沿所述锥面的母线设置。第二实施例:其它技术特征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情况下,在所述安装杆3的上部对应所述压套41的位置固套有花键套31,所述压套41的截面为开口朝上的L形,所述花键套31的截面为开口朝下的L形,所述压套41和花键套30相互嵌套并间隙配合;所述顶紧销32的外端与所述压套41的内壁抵接或分离。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结合图4所示,安装杆的下端端部用于套设附件头,顶杆穿入安装杆内配合弹性机构使锥块沿固定套的轴向移动,同时锥块推动顶紧销移动,当顶紧销抵接在固定套的侧壁上时,防止安装杆转动;当顶紧销与安装杆脱离时,安装杆正常转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附件头安装杆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同轴设置的滑枕和固定头,所述固定头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枕的下部,在所述固定头内沿其轴向转动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下端端部位于所述固定头的外部,在所述安装杆的上端端部内滑动设置有锥块,所述锥块的下部为大头端且固定安装在弹性机构上,所述弹性机构的作用力沿所述锥块的轴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杆上对应所述锥块侧面的位置贯穿且滑动设置有顶紧销,所述顶紧销内端滑动设置在所述锥块的侧面上,所述顶紧销的外端抵接在所述固定头的侧壁上;在所述滑枕内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与锥块同轴设置,所述顶杆可穿设至所述安装杆内并与所述锥块接触或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件头安装杆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同轴设置的滑枕和固定头,所述固定头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枕的下部,在所述固定头内沿其轴向转动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下端端部位于所述固定头的外部,在所述安装杆的上端端部内滑动设置有锥块,所述锥块的下部为大头端且固定安装在弹性机构上,所述弹性机构的作用力沿所述锥块的轴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杆上对应所述锥块侧面的位置贯穿且滑动设置有顶紧销,所述顶紧销内端滑动设置在所述锥块的侧面上,所述顶紧销的外端抵接在所述固定头的侧壁上;在所述滑枕内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与锥块同轴设置,所述顶杆可穿设至所述安装杆内并与所述锥块接触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件头安装杆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杆固定连接,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锥块固定连接;所述顶紧销的内端滑动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继超宋伟光王卓吴玉民岳阳郭富张强王新雨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日升数控轴承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