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轨到轨输入缓冲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52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用型轨到轨输入缓冲器电路,包括缓冲主模块、与缓冲主模块旁侧电性连接的两组跨导补偿模块,每组跨导补偿模块均电性连接有一开关管偏置电路,开关管偏置电路用于防止某一共模电平条件下两组跨导补偿模块同时使能,缓冲主模块电性连接有共模电平检测模块,共模电平检测模块用于改变开关管栅极电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跨导补偿模块,使输入共模电平较高或较低的条件下,通过增加导通输入管电流源的电流来增大缓冲器的增益;通过增加共模电平检测模块来改变开关管栅极电平,提高了开关速度,且开关管栅极电压也由自偏置的偏置电路构成,省去了外部固定偏置电压源,使整个缓冲器为自偏置状态,提高了缓冲器模块的可移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型轨到轨输入缓冲器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型轨到轨输入缓冲器电路。
技术介绍
传统的自偏置缓冲器使用的是互补型差分输入对,该差分对仅在输入共模电平为电源电压值一半附近才能获得较高的增益,而在输入共模电平靠近电源或地时,有一半的输入管会关断,从而减小了增益。因此希望在电源电压范围内任意输入共模电压的条件下,均能获得较大的增益。传统跨导补偿模块开关管首先通过输入共模电平的改变来改变输入对管源极电平,而开关管的源极电平与输入对管的源极相连,并且开关管的栅极电压为外置直流源控制的直流电平,由此改变了开关管的栅源电压从而控制开关管的开关。在传统的开关管的偏置电路设计中,开关管的栅极偏置电压为固定的外置直流电压源,必须引入外部偏置电路,且通过共模电平改变开关管的开关仅由开关管源端一端控制,开关速度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用型轨到轨输入缓冲器电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用型轨到轨输入缓冲器电路,包括缓冲主模块、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型轨到轨输入缓冲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主模块、与所述缓冲主模块旁侧电性连接的两组跨导补偿模块,每组所述跨导补偿模块均电性连接有一开关管偏置电路,所述开关管偏置电路用于防止某一共模电平条件下两组所述跨导补偿模块同时使能,所述缓冲主模块电性连接有共模电平检测模块,所述共模电平检测模块用于改变开关管栅极电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型轨到轨输入缓冲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主模块、与所述缓冲主模块旁侧电性连接的两组跨导补偿模块,每组所述跨导补偿模块均电性连接有一开关管偏置电路,所述开关管偏置电路用于防止某一共模电平条件下两组所述跨导补偿模块同时使能,所述缓冲主模块电性连接有共模电平检测模块,所述共模电平检测模块用于改变开关管栅极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轨到轨输入缓冲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主模块包括M1、M2、M3、M4、M5、M6、M7、M8、M9、M10、M11、M12、M13、M14,所述M5的漏极与所述M1、所述M2的源极相连,所述M1的漏极与所述M9的源极、所述M10的漏极相连,所述M2的漏极与所述M13的源极、所述M14的漏极相连,所述M3的源极与所述M4的源极相连,所述M3的漏极与所述M7的漏极、所述M8的源极相连,所述M4的漏极与所述M11的漏极、所述M12的源极相连,所述M1的栅极、所述M3的栅极外接有VP端子,所述M2的栅极、所述M4的栅极外接有VN端子,所述M12的漏极和所述M13的漏极外接有VOUT端子,所述M8的漏极与所述M9的漏极相连,且所述M8的源极与所述M8的栅极相连,所述M5的栅极与所述M6的栅极、所述M7的栅极、所述M8的栅极、所述M9的栅极、所述M10的栅极、所述M11的栅极、所述M12的栅极、所述M13的栅极、所述M14的栅极相连,所述M5、M7、M11的源极均连接有电源VDD,所述M6的源极、所述M10的源极、所述M14的源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用型轨到轨输入缓冲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1、M2、M5、M7、M8、M11、M12设置为N型MOS管,所述M3、M4、M6、M9、M10、M13、M14设置为P型MOS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用型轨到轨输入缓冲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一所述跨导补偿模块包括M15、M16和M17,另一所述跨导补偿模块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赵博华黄苒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科新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