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50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3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源板,包括保护电路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其中,所述保护电路模块包括:开关单元,其第一端连接在输入电源的正极;辅助源单元,其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用于输出供电电压;基准源单元,其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源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基准电压;过压电路单元,其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源单元的输出端,其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基准源单元的输出端,用于根据所述供电电压与所述基准电压的比较结果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过压电路单元输出的电平信号将所述电源模块输入端的电压释放掉,以避免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重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板
本公开涉及电子电力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板。
技术介绍
在开关电源行业中,通常会用到电源板用于为其他电子元件或电子模组提供电能。具体地,所述电源板通常实现交流转换为直流,或者是DC-DC,DC-AC等电压转换功能,并将转换得到的电压输出至其他电子元件或电子模组。电源板用于为其他电子元件或电子模组提供电能。现有的电源板如图1所示,输入端储能电容C1寄生了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SeriesResistance,ESR),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低温下ESR突然变大,当输入端断电后,导致第一电容C1两端电压在DC/DC电源模块输入欠压点附近来回震荡,从而导致电源板输出电压重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源板。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源板,包括保护电路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其中,所述保护电路模块包括:开关单元,其第一端连接在输入电源的正极,用于控制所述输入电源输入电压的通断;辅助源单元,其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电源提供的输入电压输出供电电压;基准源单元,其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源单元的输出端,用于根据所述辅助源单元提供的供电电压输出基准电压;过压电路单元,其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源单元的输出端,其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基准源单元的输出端,用于根据所述供电电压与所述基准电压的比较结果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驱动单元,其输入端连接所述过压电路单元的输出端,其输出端为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输出端,用于根据所述过压电路单元输出的电平信号将所述保护电路模块输出给所述电源模块输入端的电压释放掉,以避免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重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辅助源单元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一晶体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稳压二极管和第一电容;其中,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输入电源负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负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辅助源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供电电压。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一晶体管为N型MOSFET。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优选地,当所述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供电电压的电压值大于所述基准电压的电压值,所述过压电路单元输出低电平信号;当所述输入电压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供电电压的电压值小于所述基准电压的电压值,所述过压电路单元输出高电平信号;其中,所述输入电压为所述输入电源正极与所述输入电源负极的电压差,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基准源单元包括第四电阻、可控精密稳压源、第二电容和第五电阻;其中,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基准源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阳极连接所述输入电源负极,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参考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负极,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基准源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基准电压。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过压电路单元包括第二整流二极管、比较器、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三整流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其中,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过压电路单元的反相输入端,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为所述过压电路单元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比较器的正极连接所述供电电压,所述比较器的负极连接所述输入电源负极,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整流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负极,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正极,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三整流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负极,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负极,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正极,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负极;第三整流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过压电路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电平信号。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芯片、第十电阻、第二晶体管、第十一电阻、第四整流二极管、第十二电阻和第六电容;其中,所述驱动芯片的输入端为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入端,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出端,所述驱动芯片的接地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负极,所述驱动芯片的正极连接所述供电电压,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输入电源负极,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四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四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正极,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负极;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为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二晶体管为N型MOSFET。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优选地,当所述过压电路单元输出低电平信号时,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均输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关闭,断开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连接,以避免所述第十一电阻产生损耗;当所述过压电路单元输出高电平信号时,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均输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开启,使得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积累的电压能够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释放掉,从而避免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重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DC/DC电源模块、第七电容和所述第七电容的寄生电阻;其中,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为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并连接所述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电路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其中,所述保护电路模块包括:/n开关单元,其第一端连接在输入电源的正极,用于控制所述输入电源输入电压的通断;/n辅助源单元,其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电源提供的输入电压输出供电电压;/n基准源单元,其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源单元的输出端,用于根据所述辅助源单元提供的供电电压输出基准电压;/n过压电路单元,其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源单元的输出端,其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基准源单元的输出端,用于根据所述供电电压与所述基准电压的比较结果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n驱动单元,其输入端连接所述过压电路单元的输出端,其输出端为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输出端,用于根据所述过压电路单元输出的电平信号将所述保护电路模块输出给所述电源模块输入端的电压释放掉,以避免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重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电路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其中,所述保护电路模块包括:
开关单元,其第一端连接在输入电源的正极,用于控制所述输入电源输入电压的通断;
辅助源单元,其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电源提供的输入电压输出供电电压;
基准源单元,其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源单元的输出端,用于根据所述辅助源单元提供的供电电压输出基准电压;
过压电路单元,其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源单元的输出端,其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基准源单元的输出端,用于根据所述供电电压与所述基准电压的比较结果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
驱动单元,其输入端连接所述过压电路单元的输出端,其输出端为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输出端,用于根据所述过压电路单元输出的电平信号将所述保护电路模块输出给所述电源模块输入端的电压释放掉,以避免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重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源单元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一晶体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稳压二极管和第一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输入电源负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负极;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辅助源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供电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为N型MOSFE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板,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供电电压的电压值大于所述基准电压的电压值,所述过压电路单元输出低电平信号;
当所述输入电压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供电电压的电压值小于所述基准电压的电压值,所述过压电路单元输出高电平信号;
其中,所述输入电压为所述输入电源正极与所述输入电源负极的电压差,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源单元包括第四电阻、可控精密稳压源、第二电容和第五电阻;
其中,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基准源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阳极连接所述输入电源负极,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参考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负极,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基准源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基准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电路单元包括第二整流二极管、比较器、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三整流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
其中,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过压电路单元的反相输入端,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为所述过压电路单元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比较器的正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魏海山孙康康朱武丁清澍唐威田伟忻兰苑谢舜蒙陈正文寇晨晨陈燕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