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DC-AC输出过流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59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DC‑AC输出过流保护电路,属于DC‑AC逆变的电源技术领域,解决了过流保护方案的可靠性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功率控制电路,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电流采集部、电流判断部、以及隔离输出部;电流采集部用于连接直流供电线路上并采样电流值;电流判断部连接于电流采集部,用于根据采样电流值进行输出驱动信号;隔离输出部连接于电流判断部,用于根据驱动信号进行输出控制信号给DC/DC模块,达到了提供功率控制信号来实现过流保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DC-AC输出过流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DC-AC逆变的电源
,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DC-AC输出过流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在小功率逆变电源中,通信铃流电源输出需要进行过流保护,否则容易出现电流过大,引起线路烧毁的问题。现有的控制方式一般采用过流保护器,即实现的是温度检测或电流检测,当温度或电流过大的时候,切断电路,从而实现电路器件的保护,以重启设备,避免电流持续多大。此方案容易造成错误判断,并且可靠程度不高,温度检测和电流判断不够准确是此电路结构的弊端。因此对于上述方案,需要进行设计改进。在现有器件中,了解到,DC-DC模块通过变压器进行降压输出,之后通过二极管进行检波,通过电容器进行滤波,在通过DC/AC输出电路进行交流输出,此电路为了避免过流,需要额外添加设计一个外设电路。其中可以利用DC/DC模块的功率限制端进行设计利用,DC/DC模块具有可以控制器输出功率的控制端S,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输出和输入的关系是比较关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DC-AC输出过流保护电路,以达到通过反馈DC/DC模块输出端的电流进行功率控制,进行过电流防护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DC-AC输出过流保护电路,包括功率控制电路,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电流采集部、电流判断部、以及隔离输出部;电流采集部用于连接直流供电线路上并采样电流值;电流判断部连接于电流采集部,用于根据采样电流值进行输出驱动信号;隔离输出部连接于电流判断部,用于根据驱动信号进行输出控制信号给DC/DC模块。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电流采集部包括电阻R3和电容C2,电流判断部包括NPN三极管Q1,隔离输出部包括电阻R2、光电耦合器器U1;电阻R3的一端作为电流采样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一端和NPN三极管Q1的基极,电容C3的另一端和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光电耦合器器U1的阴极,光电耦合器器U1的阳极通过电阻R2连接电压源Vcc,光电耦合器器U1的另一侧作为输出控制端。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还包括有间歇开关控制电路,间歇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4、电容C4、NPN三极管Q2、电阻R5、以及间歇振荡电路;电阻R4的一端作为电流采样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和NPN三极管Q1的基极,电容C4的另一端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间歇振荡电路的输入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压源Vcc,间歇振荡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振动脉宽信号提供给外部输出电路。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间歇振荡电路采用三五定时器芯片。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对电流的采样和判断,来提供功率控制信号来对DC/DC模块进行功率控制,利用光电耦合器有效进行信号隔离和简化电路结构,提高工作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电路应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功率控制电路;11、电流采集部;12、电流判断部;13、隔离输出部;2、间歇开关控制电路;21、间歇振荡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参考图1所示,一种用于DC-AC输出过流保护电路,包括功率控制电路1,功率控制电路1包括电流采集部11、电流判断部12、以及隔离输出部13。电流采集部11用于连接直流供电线路上并采样电流值;电流判断部12连接于电流采集部11,用于根据采样电流值进行输出驱动信号;隔离输出部13连接于电流判断部12,用于根据驱动信号进行输出控制信号给DC/DC模块。具体的,电流采集部11包括电阻R3和电容C2,电流判断部12包括NPN三极管Q1,隔离输出部13包括电阻R2、光电耦合器器U1。电阻R3的一端作为电流采样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一端和NPN三极管Q1的基极,电容C3的另一端和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光电耦合器器U1的阴极,光电耦合器器U1的阳极通过电阻R2连接电压源Vcc,光电耦合器器U1的另一侧作为输出控制端。工作的时候,结合
技术介绍
的应用环境。当DC/DC模块输出的,特别是在变压器的输出侧依旧电流过大的情况下;此时,电流通过电阻R3流入NPN三极管Q1的基极,使得NPN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从而使得光电耦合器U1工作,则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侧就会输出一个脉冲控制信号,从而能够驱动DC/DC模块进行功率调整。另外,作为本技术还包括有间歇开关控制电路2。间歇开关控制电路2包括电阻R4、电容C4、NPN三极管Q2、电阻R5、以及间歇振荡电路21。其中,电阻R4的一端作为电流采样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和NPN三极管Q1的基极,电容C4的另一端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间歇振荡电路21的输入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压源Vcc,间歇振荡电路21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振动脉宽信号提供给外部输出电路。间歇振荡电路21采用三五定时器芯片。由此可见,同理,当电流过大,则NPN三极管Q2也同样导通,使得有一个高电平的触发信号给间歇振荡电路21,间歇振荡电路21输出一个固定脉宽的方波信号,从而可以有效控制DC/AC输出电路的工作。由上述结构可知,一同采样过流情况,在过流情况发生的时候,能够通过两种保护方式同时配合进行,提高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DC-AC输出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是,包括功率控制电路,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电流采集部、电流判断部、以及隔离输出部;/n电流采集部用于连接直流供电线路上并采样电流值;/n电流判断部连接于电流采集部,用于根据采样电流值进行输出驱动信号;/n隔离输出部连接于电流判断部,用于根据驱动信号进行输出控制信号给DC/DC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DC-AC输出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是,包括功率控制电路,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电流采集部、电流判断部、以及隔离输出部;
电流采集部用于连接直流供电线路上并采样电流值;
电流判断部连接于电流采集部,用于根据采样电流值进行输出驱动信号;
隔离输出部连接于电流判断部,用于根据驱动信号进行输出控制信号给DC/DC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DC-AC输出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流采集部包括电阻R3和电容C2,电流判断部包括NPN三极管Q1,隔离输出部包括电阻R2、光电耦合器器U1;
电阻R3的一端作为电流采样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一端和NPN三极管Q1的基极,电容C3的另一端和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光电耦合器器U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和徐国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