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电机
本申请涉及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以往已知一种将包含功率电路部的供电单元与旋转电机主体一体化并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旋转电机。包含所述功率电路部的供电单元在旋转电机作为驱动内燃机的电动机进行动作时,将来自搭载于车辆的电池等直流电源的直流功率转换为交流功率来提供给旋转电机主体。另外,在旋转电机由内燃机驱动并作为发电机进行动作时,所述供电单元将旋转电机主体发电的交流功率转换为直流功率来提供给直流电源。众所周知,功率电路部由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构成。构成所述功率电路部的半导体开关元件等电子元器件在有电流流过并进行动作时会发热,因此需要进行冷却。输出的增加或供电单元的小型化会使得发热密度增大,在利用风冷不能抑制温度上升的情况下使用热传递较高的制冷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德国专利公开第102011087602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若功率电路部整体都配置发热部件,则需要对功率电路部整体配置制冷剂。如所述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电机,包括旋转电机主体和供电单元,所述旋转电机主体和所述供电单元在所述旋转电机主体的轴向上并排设置并固定为一体,所述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n所述旋转电机主体包括:/n定子,该定子固定于外壳;/n转子,该转子固定于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被所述外壳所支承的转子轴;以及/n冷却风扇,该冷却风扇与所述转子一起旋转,从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在所述轴向上开口的进气口向所述外壳的内部吸入冷却风,从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排气口将所述冷却风排出至所述外壳的外部,/n所述供电单元包括:/n功率电路部,该功率电路部包括对提供给所述旋转电机主体的功率进行控制的功率半导体模块、与对提供给所述旋转电机主体 ...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20 JP 2020-0065071.一种旋转电机,包括旋转电机主体和供电单元,所述旋转电机主体和所述供电单元在所述旋转电机主体的轴向上并排设置并固定为一体,所述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电机主体包括:
定子,该定子固定于外壳;
转子,该转子固定于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被所述外壳所支承的转子轴;以及
冷却风扇,该冷却风扇与所述转子一起旋转,从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在所述轴向上开口的进气口向所述外壳的内部吸入冷却风,从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排气口将所述冷却风排出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所述供电单元包括:
功率电路部,该功率电路部包括对提供给所述旋转电机主体的功率进行控制的功率半导体模块、与对提供给所述旋转电机主体的功率进行控制的控制部件;
控制基板,该控制基板包括对所述功率电路部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部;以及
金属外框,该金属外框搭载所述功率电路部和所述控制基板,并设有使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通路,
所述制冷剂通路设置于所述金属外框的所述旋转电机主体侧,同时与所述控制部件配置在所述轴向的同一平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通路设置在比所述控制部件更靠所述旋转电机主体的径向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通路形成有突起形状部,沿所述突起形状部的外侧的凹陷形状部配置有所述旋转电机主体的结构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形状部是锥形或圆弧形。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通路、所述功率半导体模块以及所述控制基板沿着所述轴向从所述旋转电机主体起依次进行配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通路的出入口部配置在所述旋转电机主体的径向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通路的入口侧和出口侧配置在所述旋转电机主体的径向的相反方向上。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所述功率半导体模块,多个所述功率半导体模块配置成U字形,所述制冷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原润,桥场誉,光永圣,东野浩之,石崎光范,柏原利昭,村上直司,内海义信,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