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可正交于组件装配方向进行装配的插式连接器的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件,具有壳体、由多部分组成的插式连接器以及电子子组件,其中所述插式连接器的插接方向与所述组件的装配方向正交,并且,在将所述子组件装入所述壳体时,可以沿所述装配方向装配所述由多部分组成的插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众多具有壳体、电子子组件和插式连接器的组件,但是这些组件在将电子子组件装入附属壳体后,大多需要很麻烦地使插式连接器与电子子组件接触。为此,通常如下设置:先将电子子组件装配在壳体中,接着将插式连接器紧固在壳体上并且与电子子组件进行电接触。但这一方面会造成额外的装配难度,另一方面会增加空间需求,因为必须将组件设计成具有更好的可达性以实现插式连接器的装配。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替代方案是:先将插式连接器紧固在电子子组件上并进行接触,而后将二者一起装配到壳体中。但这里的问题是,插式连接器优选须进一步与壳体连接,以便能确保插式连接器具有较高的机械负载能力,并且使电子子组件免受机械力作用。这同样会使整个组件具有较大的装配难度。如果在插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件(1),包括壳体(10)、插式连接器(20)和电子子组件(30),/n其中,所述壳体(10)具有导引元件(11),并且所述电子子组件(30)具有与此对应的配合元件(31),/n且其中,由所述导引元件(11)和所述配合元件(31)确定装配方向(X),所述电子子组件(30)可沿着所述装配方向移动到所述壳体(10)中,/n其中,所述插式连接器(20)具有布置在所述壳体(10)上的插式连接器壳体(21)和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电子子组件(30)上的接触元件(22),/n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电子子组件(30)上的接触元件(22)正交于所述装配方向(X)延伸,并且/n所 ...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16 DE 102020100988.71.一种组件(1),包括壳体(10)、插式连接器(20)和电子子组件(30),
其中,所述壳体(10)具有导引元件(11),并且所述电子子组件(30)具有与此对应的配合元件(31),
且其中,由所述导引元件(11)和所述配合元件(31)确定装配方向(X),所述电子子组件(30)可沿着所述装配方向移动到所述壳体(10)中,
其中,所述插式连接器(20)具有布置在所述壳体(10)上的插式连接器壳体(21)和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电子子组件(30)上的接触元件(22),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电子子组件(30)上的接触元件(22)正交于所述装配方向(X)延伸,并且
所述插式连接器壳体(21)和/或所述壳体(10)针对任一个布置在所述电子子组件(30)上的接触元件(22)具有至少沿所述装配方向(X)开放的空隙(12、23),所述接触元件(23)可以在所述电子子组件(30)移动时沿所述装配方向(X)穿过所述空隙而移动到位于所述插式连接器壳体(21)中的端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
其中,所述组件(1)是通风机组件,所述电子子组件(30)具有电动马达的定子或者至少与电动马达的定子电接触,并且,所述壳体(10)呈筒状地至少包围所述电子子组件(30)和/或所述电动马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件,
其中,所述插式连接器(20)具有至少两个布置在所述电子子组件(30)上的接触元件(22),且其中,在各用于一个接触元件(22)的所述空隙(12、23)之间分别形成接片,所述接片将所述空隙(12、23)隔开。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
其中,所述插式连接器壳体(21)形成容置空间,所述至少一个接触元件(22)在其端位上布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并且所述容置空间沿所述插式连接器(20)的插接方向(Y)开放以及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空隙(12、23)而开放,
且其中,所述容置空间以区段的形式在围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古德斯哈梅尼赫,J·赫特,L·沃斯纳,F·拉斯,C·德雷舍尔,C·布里,E·哈伯斯特罗,P·施耐德,
申请(专利权)人:依必安派特圣乔根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