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压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504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3
一种耐压马达,该耐压马达包括:一密封壳体、一第一密封件、一定子组、一转子组以及一转轴。密封壳体具有一第一接合面,密封壳体经由第一接合面接合于压力容器的一壁面,且第一接合面对应于一压力容器的一开口。第一密封件设于第一接合面且使第一接合面与壁面形成密封接合。定子组及转子组安装于密封壳体中,转轴结合于转子组并自密封壳体延伸通过结合面并经由开口进入压力容器中。密封壳体的内径与压力容器的内径相异,密封壳体的筒身厚度与压力容器的筒身厚度相异,且密封壳体的端板厚度与压力容器的端板厚度相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压马达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马达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耐压马达。
技术介绍
如果希望在压力容器中进行扰动,例如进行搅拌混合,则通常会在压力容器中装设扇叶。驱动扇叶的马达可以安装在压力容器的外部,请参阅图1,扇叶F安装在压力容器T的内部,扇叶F的转轴A延伸至压力容器T的外部,马达M安装在压力容器T的外壁面,并由外盖C覆盖马达M。另外,驱动扇叶的马达也可以安装在压力容器的内部,请参阅图2,扇叶F安装在压力容器T的内部,而驱动扇叶F的马达M也安装在压力容器T的内部。在图1的结构中,由于马达M的转轴A必须由压力容器T的外部延伸进入压力容器T的内部,因此必须在压力容器T的壁面形成开口,供转轴A通过。而这种开口的结构容易造成压力容器T的泄漏的问题,所以才会以外盖C覆盖马达M而企图减低泄漏的问题。但是,外盖C反而造成了马达M无法散热的问题,导致马达M容易损坏。在图2的结构中,由于马达M直接安装在压力容器T中,虽然可以避免泄漏的问题,但是仍然无法解决马达M的散热问题,更何况压力容器T中的流体可能会损坏马达的线圈等电路结构。无论是在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压马达,安装于一压力容器的外部,其特征在于,该耐压马达至少包括:/n一密封壳体,其具有一第一接合面,该密封壳体经由该第一接合面接合于该压力容器的一壁面,且该第一接合面对应于该压力容器的一开口;/n一第一密封件,其设于该第一接合面与该壁面之间且使该第一接合面与该壁面形成密封接合;/n一定子组,其安装于该密封壳体中;/n一转子组,其安装于该密封壳体中,且借由与该定子组产生电磁力交互作用而转动;以及/n一转轴,其结合于该转子组并自该密封壳体延伸通过结合面并经由该开口进入该压力容器中;/n其中该密封壳体的内径与该压力容器的内径相同或相异,该密封壳体的筒身厚度与该压力容器的筒身厚度相同或相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压马达,安装于一压力容器的外部,其特征在于,该耐压马达至少包括:
一密封壳体,其具有一第一接合面,该密封壳体经由该第一接合面接合于该压力容器的一壁面,且该第一接合面对应于该压力容器的一开口;
一第一密封件,其设于该第一接合面与该壁面之间且使该第一接合面与该壁面形成密封接合;
一定子组,其安装于该密封壳体中;
一转子组,其安装于该密封壳体中,且借由与该定子组产生电磁力交互作用而转动;以及
一转轴,其结合于该转子组并自该密封壳体延伸通过结合面并经由该开口进入该压力容器中;
其中该密封壳体的内径与该压力容器的内径相同或相异,该密封壳体的筒身厚度与该压力容器的筒身厚度相同或相异,且该密封壳体的端板厚度与该压力容器的端板厚度相同或相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密封壳体的内径小于该压力容器的内径,该密封壳体的筒身厚度小于该压力容器的筒身厚度,且该密封壳体的端板厚度小于该压力容器的端板厚度,该密封壳体的筒身厚度小于该密封壳体的端板厚度,该压力容器的筒身厚度小于该压力容器的端板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密封壳体的内径大于该压力容器的内径,该密封壳体的筒身厚度大于该压力容器的筒身厚度,且该密封壳体的端板厚度大于该压力容器的端板厚度,该密封壳体的筒身厚度小于该密封壳体的端板厚度,该压力容器的筒身厚度小于该压力容器的端板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二密封件,其中该密封壳体包括一本体以及一法兰盖,该法兰盖包括该第一接合面,该本体包括一第二接合面,该第二密封件设于该第二接合面与该法兰盖之间,该本体于该第二接合面借由该第二密封件与该法兰盖形成密封接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压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三密封件,其中该本体包括一筒身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贤
申请(专利权)人:锐宸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