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新疆大学专利>正文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移相键控通信前馈补偿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3500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3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移相键控通信前馈补偿方法,包括直流电源、逆变器、发射侧LC谐振单元、接收侧LC谐振单元、整流器、负载、发射侧通信及控制电路和接收侧通信及控制电路,二者的通信及控制电路分别在两个FPGA板上实现;直流电源通过逆变器连接发射侧LC谐振单元;接收侧LC谐振单元通过整流器连接负载;负载的输出电压经PI控制器连接接收侧脉冲密度控制器,发射侧PDM控制器连接逆变器,接收侧脉冲密度调制器连接整流器。前馈模块的位置在脉冲密度调制器的上一级,其作用为仅改变脉冲密度调制器的输入信号,通过提高接收侧的脉冲密度来弥补相位改变引起的输出电压波动。在不影响接收侧频率调制器的正常工作的基础上,为用户侧提供更加稳定的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移相键控通信前馈补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近场无线电力传输
,特别涉及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移相键控通信前馈补偿方法。
技术介绍
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可分为远场与近场两大类。其中近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实现了距离与效率的最佳平衡,因而被用于电动汽车、手机、植入式医疗等设备的无线充电与供电。在这些应用中,对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有以下几个需求:(1)有效的通信手段。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闭环控制需要功率发送器和功率接收器之间的通信链接以进行双边合作,因此需要使用近场通信的方法使系统稳定运行。(2)稳定的输出电压。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一般情况下作为一种电源用于设备充电,因此接收侧需要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由用户侧决定,负载阻抗会随着充电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系统的工作点将与预定的工作点有所差别,因此需要通过近场通信对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然而目前的控制方法往往只针对发射侧与接收侧之间的通信合作,而忽视了输出电压的稳定。尚未有将上述需求同时满足的控制方法论述。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逆变器、发射侧LC谐振单元、接收侧LC谐振单元、整流器、负载、发射侧通信及控制电路和接收侧通信及控制电路,二者的通信及控制电路分别在两个FPGA板上实现;直流电源通过逆变器连接发射侧LC谐振单元;接收侧LC谐振单元通过整流器连接负载;负载的输出电压经PI控制器连接接收侧脉冲密度控制器,发射侧PDM控制器连接逆变器,接收侧脉冲密度调制器连接整流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逆变器、发射侧LC谐振单元、接收侧LC谐振单元、整流器、负载、发射侧通信及控制电路和接收侧通信及控制电路,二者的通信及控制电路分别在两个FPGA板上实现;直流电源通过逆变器连接发射侧LC谐振单元;接收侧LC谐振单元通过整流器连接负载;负载的输出电压经PI控制器连接接收侧脉冲密度控制器,发射侧PDM控制器连接逆变器,接收侧脉冲密度调制器连接整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射侧通信及控制电路包括脉冲信号、PDM控制器、频率解调器、鉴相器和锁相环;脉冲信号输入到PDM控制器,锁相环、鉴相器和频率调节器依次连接,频率调节器连接到PDM控制器,PDM控制器连接逆变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锁相环连接到发射侧LC谐振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接收侧通信及控制电路包括PI调节器、前馈控制器、PDM控制器、频率调制器、移相器和锁相环;PI调节器通过前馈控制器连接到PDM控制器,频率调制器通过移相器连接到PDM控制器,锁相环连接移相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负载通过模数转换器和PI调节器连接,锁相环连接到接收侧LC谐振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提取的发射侧LC谐振单元的电流和发射侧锁相环之间,以及提取的接收侧LC谐振单元的电流和接收侧锁相环之间均连接有过零比较器。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呈轩李弘昌樊艳芳高伟鹏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