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开始提倡节能减排,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等传统能源。汽车行业由此进入能源全面转型期,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相比于有线充电,无线充电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灵活性强、方便可靠等优点,因此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和研究。对于静态的无线充电装置,电动汽车只能到固定的位置进行充电,无法解决电动汽车在任意时间和地点因电量不足而无法长距离移动甚至抛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伸缩的机械臂,实现了对磁耦合线圈位置的调整,从而使充电更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包括:运输车、安装于运输车上的无线充电模块、与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运输车、安装于运输车上的无线充电模块、与无线充电模块连接的控制器;/n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电池、和通过电能传输电路与电池连接的磁耦合线圈,磁耦合线圈固定于机械臂的一端,机械臂的另一端固定于运输车上,机械臂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伸缩臂和竖直伸缩臂,机械臂的伸缩带动磁耦合线圈的位置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运输车、安装于运输车上的无线充电模块、与无线充电模块连接的控制器;
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电池、和通过电能传输电路与电池连接的磁耦合线圈,磁耦合线圈固定于机械臂的一端,机械臂的另一端固定于运输车上,机械臂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伸缩臂和竖直伸缩臂,机械臂的伸缩带动磁耦合线圈的位置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人机交互界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能传输电路包括全桥转换电路和与全桥转换电路连接的谐振补偿电路,磁耦合线圈与谐振补偿电路连接,电池与全桥转换电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无线充电模块至少为一组;多组无线充电模块间的电池相互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相连接的电池之间设置开关,控制器与该开关连接,控制开关的通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输车为电动运输车,电池为电动运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珍,冯国文,范书静,魏小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