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极材料的预锂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负极材料的预锂化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电芯的高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具有高克容量的正负极材料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正极材料如三元材料、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等,负极如硅碳复合材料。虽然硅碳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克容量(>1500mAh/g),但其首次效率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负极SEI形成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活性Li+。因此,针对负极材料进行预锂化处理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负极材料的预锂化一直是电池领域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在CN108520978A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补锂工艺;该工艺主张将制好的硅碳负极极片浸泡在Li-萘溶液中2小时,以实现负极补锂。该工艺操作简单,但萘有毒,易致癌。在CN110071265A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硅碳负极预锂化方法;该方法以磷化锂作为锂源引入硅碳负极材料中,直接制浆成预锂化的负极极片。该工艺操作简便,但磷化锂的制备成本高,降低了负极活性物质的比例,也不可避免的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极材料的预锂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A)将液氨溶液和金属锂源混合,得到锂-液氨溶液;/nB)将所述锂-液氨溶液和负极材料混合,反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材料的预锂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液氨溶液和金属锂源混合,得到锂-液氨溶液;
B)将所述锂-液氨溶液和负极材料混合,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液氨溶液的制备过程具体为:
在-30~-40℃的条件下,在反应釜中通入氨气,得到液氨溶液;
在所述液氨溶液中加入金属锂源,得到锂-液氨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入金属锂源后通入氩气保护,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50~2000rmp。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液氨溶液的浓度为0.01~1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强,季晶晶,刘兆平,王益,郎庆安,何畅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