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翅片式反应管及使用该内翅片式反应管的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403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翅片式反应管及使用该内翅片式反应管的反应器,包括:反应管和内翅片,所述内翅片在反应管内部并相对反应管位置固定,所述内翅片包括多个翅片组,多个翅片组沿圆周均匀排布,一个翅片组包括第一片、第二片、第三片和第四片,所述第三片位于第一片和第二片之间,所述第一片远离圆心的一端与第三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片远离圆心的一端与第三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片靠近圆心的一端与第四片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翅片组的不是同一翅片组的第一片和第四片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波浪形的第一片和第二片驱动反应器沿波浪线流动,增大了反应物的湍流,解决了反应管内反应物湍流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翅片式反应管及使用该内翅片式反应管的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化工制药
,具体涉及一种内翅片式反应管及使用该内翅片式反应管的反应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连续流反应器(如公开号为CN107442061B的专利)的反应管无论是直管还是螺旋管,其反应管每处的管内横截面面积都是一样的。所以反应管只能靠在内壁压制螺旋线,或者使用螺旋管来提高反应管内反应物的湍流,但是以上两种方式对增大反应物湍流效果的作用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内翅片式反应管及使用该内翅片式反应管的反应器,解决了反应管内反应物湍流效果较差的问题。一种内翅片式反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管和内翅片,所述内翅片在反应管内部并相对反应管位置固定,所述内翅片包括多个翅片组,多个翅片组沿圆周均匀排布,一个翅片组包括第一片、第二片、第三片和第四片,所述第三片位于第一片和第二片之间,所述第一片远离圆心的一端与第三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片远离圆心的一端与第三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片靠近圆心的一端与第四片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翅片组的不是同一翅片组的第一片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翅片式反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管(2)和内翅片(8),所述内翅片(8)在反应管(2)内部并相对反应管(2)位置固定,所述内翅片(8)包括多个翅片组,多个翅片组沿圆周均匀排布,一个翅片组包括第一片(81)、第二片(82)、第三片(83)和第四片(84),所述第三片(83)位于第一片(81)和第二片(82)之间,所述第一片(81)远离圆心的一端与第三片(8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片(82)远离圆心的一端与第三片(8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片(82)靠近圆心的一端与第四片(84)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翅片组的不是同一翅片组的第一片(81)和第四片(8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翅片式反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管(2)和内翅片(8),所述内翅片(8)在反应管(2)内部并相对反应管(2)位置固定,所述内翅片(8)包括多个翅片组,多个翅片组沿圆周均匀排布,一个翅片组包括第一片(81)、第二片(82)、第三片(83)和第四片(84),所述第三片(83)位于第一片(81)和第二片(82)之间,所述第一片(81)远离圆心的一端与第三片(8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片(82)远离圆心的一端与第三片(8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片(82)靠近圆心的一端与第四片(84)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翅片组的不是同一翅片组的第一片(81)和第四片(8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翅片式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81)远离圆心的一端到第二片(82)远离圆心的一端的距离大于第一片(81)靠近圆心的一端到第二片(82)靠近圆心的一端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翅片式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81)和第二片(82)的形状和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片(81)和第二片(82)为波浪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翅片式反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插入内翅片(8)中,所述固定柱(9)与第四片(84)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翅片式反应管,其特征在于:一个翅片组的第一片(81)、第二片(82)、第三片(83)和第四片(84)一体成型,所述内翅片(8)一体成型。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到5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翅片式反应管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壳程入口(11)和壳程出口(12),所述壳体(1)内腔中设置有反应管(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使用内翅片式反应管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流管箱,所述折流管箱包括通孔板(3)、折流板(4)和折流管(7),所述通孔板(3)与折流板(4)可拆卸连接,所述通孔板(3)形成有通孔板通孔(30),所述折流板(4)形成有折流板通孔(400),所述通孔板通孔(30)和折流板通孔(400)一一对应且相连通,所述折流管(7)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折流板通孔(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陈延坤管章永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诺为制药流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