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39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且反应釜主体内壁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一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外壁设置有第二搅拌杆,并且第二转轴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该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通过在第一搅拌杆的内部开设盲孔,在开设盲孔区域的外壁开设通孔,并在第一搅拌杆内部设置第二转轴和第二搅拌杆,从而可以在第一搅拌杆对反应釜主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时,使部分物料进入到第一搅拌杆的盲孔中,通过第一搅拌杆内部的第二搅拌杆再进行一次搅拌后从通孔处出料,由此提高搅拌效率,增加物料的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医药中间体加工设备
,具体为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
技术介绍
所谓医药中间体,实际上是一些用于药品合成工艺过程中的一些化工原料或化工产品;这种化工产品,不需要药品的生产许可证,在普通的化工厂即可生产,只要达到一些的级别,即可用于药品的合成;含氟吡啶类中间体成热点;截至2012年,我国已开发并已投入批量生产的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等;其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生产量最大,约占国内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总产量的98%。医药中间体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反应釜进行混合搅拌,而现有的反应釜通常只通过电机驱动叶片进行搅拌,混合均匀的效果差,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反应釜搅拌混合均匀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且反应釜主体内壁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一电机相连接,且第一转轴外壁设置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上开设有通孔,且第一搅拌杆一侧开设有盲孔,所述第一搅拌杆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外壁设置有第二搅拌杆,并且第二转轴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主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且反应釜主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主体内壁设置有液体输送管,且液体输送管一侧设置有出口,并且液体输送管另一侧设置有水泵。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外壁上设置有防护壳,且防护壳内壁设置有第二电机。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前端设置有套筒,其套筒前端插设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三转轴,并且第三转轴外壁设置有限位卡杆。优选的,所述套筒一侧开设有开口,且套筒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卡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通过在第一搅拌杆的内部开设盲孔,在开设盲孔区域的外壁开设通孔,并在第一搅拌杆内部设置第二转轴和第二搅拌杆,从而可以在第一搅拌杆对反应釜主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时,使部分物料进入到第一搅拌杆的盲孔中,通过第一搅拌杆内部的第二搅拌杆再进行一次搅拌后从通孔处出料,由此提高搅拌效率,增加物料的均匀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第一搅拌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套筒与第二转轴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口,2、反应釜主体,3、出口,4、液体输送管,5、第一电机,6、第一转轴,7、第一搅拌杆,8、防护壳,9、通孔,10、水泵,11、出料口,12、第二转轴,13、第二搅拌杆,14、第二电机,15、套筒,16、限位卡口,17、限位卡杆,18、第三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2,所述反应釜主体2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5,反应釜主体2与第一电机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反应釜主体2内壁设置有第一转轴6,反应釜主体2与第一转轴6为转动连接,反应釜主体2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反应釜主体2与进料口1为一体连接,且反应釜主体2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1,反应釜主体2与出料口11为一体连接;反应釜主体2内壁设置有液体输送管4,反应釜主体2与液体输送管4通过抱箍进行固定,且液体输送管4一侧设置有出口3,液体输送管4左侧开设有出口3,出口3的位置高于反应釜主体2内部物料的液面,并且液体输送管4另一侧设置有水泵10,液体输送管4右侧螺纹连接有水泵10,从而可以看将反应釜主体2内部的物料抽出,再从出口3处出料加入到反应釜主体2的内部,提高混合均匀的效果;所述第一转轴6与第一电机5相连接,第一转轴6与第一电机5通过联轴器连接,且第一转轴6外壁设置有第一搅拌杆7,第一转轴6与第一搅拌杆7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搅拌杆7上开设有通孔9,第一搅拌杆7与通孔9为一体连接,且第一搅拌杆7一侧开设有盲孔,第一搅拌杆7右侧开设有盲孔,第一搅拌杆7外壁上设置有防护壳8,第一搅拌杆7与防护壳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防护壳8内壁设置有第二电机14,防护壳8与第二电机1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7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12,第一搅拌杆7与第二转轴12为转动连接,且第二转轴12外壁设置有第二搅拌杆13,第二转轴12与第二搅拌杆13焊接固定,并且第二转轴12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14,第二转轴12与第二电机14不直接连接;第二电机14前端设置有套筒15,第二电机14与套筒15通过联轴器连接其套筒15前端插设有第二转轴12,且第二转轴12上设置有第三转轴18,第二转轴12与第三转轴18为转动连接,并且第三转轴18外壁设置有限位卡杆17,第三转轴18与限位卡杆17焊接固定,通过转动第三转轴18,可以使第三转轴18带动限位卡杆17进行转动,使限位卡杆17呈竖立或者横向的状态,便于限位卡杆17卡在套筒15上将套筒15与第二转轴12固定;套筒15一侧开设有开口,套筒15右侧开设有开口,方便插入第二转轴12,且套筒15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卡口16,套筒15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限位卡口16,方便第三转轴18和限位卡杆17的插入;该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通过在第一搅拌杆7的内部开设盲孔,在开设盲孔区域的外壁开设通孔9,并在第一搅拌杆7内部设置第二转轴12和第二搅拌杆13,从而可以在第一搅拌杆7对反应釜主体2内部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时,使部分物料进入到第一搅拌杆7的盲孔中,通过第一搅拌杆7内部的第二搅拌杆13再进行一次搅拌后从通孔9处出料,由此提高搅拌效率,增加物料的均匀度。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时,首先将需要进行混合的物料从进料口1添加到反应釜主体2的内部,添加好后,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驱动第一转轴6带动第一搅拌杆7对物料进行搅拌,而第一搅拌杆7在搅拌的过程中,部分物料则会进入到第一搅拌杆7的盲孔内部,物料进入盲孔内部后,启动防护壳8内部的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驱动套筒15带动第二转轴12对第一搅拌杆7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物料从第一搅拌杆7上的通孔9出料,而第一搅拌杆7在搅拌的过程中,可以启动水泵10,水泵10抽出反应釜主体2内部部分的物料进入到液体输送管4的内部,随后从液体输送管4左侧的出口3处流出,再与反应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2)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5),且反应釜主体(2)内壁设置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与第一电机(5)相连接,且第一转轴(6)外壁设置有第一搅拌杆(7),所述第一搅拌杆(7)上开设有通孔(9),且第一搅拌杆(7)一侧开设有盲孔,所述第一搅拌杆(7)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12),且第二转轴(12)外壁设置有第二搅拌杆(13),并且第二转轴(12)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14)。/n

【技术特征摘要】
1.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2)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5),且反应釜主体(2)内壁设置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与第一电机(5)相连接,且第一转轴(6)外壁设置有第一搅拌杆(7),所述第一搅拌杆(7)上开设有通孔(9),且第一搅拌杆(7)一侧开设有盲孔,所述第一搅拌杆(7)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12),且第二转轴(12)外壁设置有第二搅拌杆(13),并且第二转轴(12)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2)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且反应釜主体(2)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医药中间体均匀度的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