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废水高效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326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水高效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槽与收集槽,且所述分离槽位于收集槽上方,且在所述分离槽与收集槽之间设置过滤膜组件,所述分离槽中的废水能通过过滤膜组件过滤后进入收集槽,且所述过滤膜组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置膜片,且所述膜片平行设置至少两个,且所述膜片为0.2‑0.4微米的超滤膜,且所述收集槽还连接有真空泵,且所述真空泵能使所述收集槽处于负压状态。通过真空泵使收集槽处于负压状态,连通废水的重力作用,使得分离槽内的废水能快速过滤,能加速膜片的过滤效果,提高了传统的固液分离的分离效果与分离时间,实现了高效的废水固液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废水高效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的用于废水高效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也在不断改善。水对于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而言,是极为关键的,当然废水一般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无用水,一般指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不能再循环利用或者一级污染后制纯处理难度达不到一定标准的水。废水中一般是有颗粒物的,而现有的废水的固液分离方式是沉淀分离,利用水力路线的特点,增加水中颗粒物的沉降趋势,通过一定的时间,将固体和液体自然的分层,或者通过外加压滤机等设备的方式进行固液分离,但是上述方法,一方面固液分离的时间长,自然沉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另一方面对于颗粒物较小或者悬浊液废水不能产出较好的分离效果,特别是分离之后,不能发生振动或者搅动,否则沉淀后的固体会再次飘浮在水中,浪费时间。因此本技术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旨在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废水高效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废水高效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废水高效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槽与收集槽,且所述分离槽位于收集槽上方,且在所述分离槽与收集槽之间设置过滤膜组件,所述分离槽中的废水能通过过滤膜组件过滤后进入收集槽,且所述过滤膜组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置膜片,且所述膜片平行设置至少两个,且所述膜片为0.2-0.4微米的超滤膜,且所述收集槽还连接有真空泵,且所述真空泵能使所述收集槽处于负压状态。优选地,所述连接块的上下两侧还分别设置垫板,两个所述垫板之间设置膜片,且所述垫板上分别设置通孔,且所述通孔能使废水流通。即在膜片的两侧分别设置垫板,能保证膜片的形态稳定,防止因废水流速过大对膜片造成损坏,能提高膜片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连接块的下侧的所述垫块与连接块固定连接,上侧的所述垫板与连接块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即上侧的垫板的可拆卸连接能方便两个垫板之间的膜片的厚度以及膜片数量的选择,然后通过螺栓使膜片稳定存放在两个垫板之间,实现高效的废水处理。优选地,至少两个所述膜片的孔径依次减少,且靠近所述分离槽的膜片的孔径最大,靠近所述收集槽的膜片的孔径最小。即从分离槽流出的废水能实现分级过滤的作用,保证了在收集槽中的水的处理效果。优选地,所述收集槽还连接有清水收集排液泵,所述清水收集排液泵能对收集槽内的清水进行排出。排出后的清水可以二次使用或者符合排放标准后直接进行排放。优选地,所述收集槽和分离槽均为三角形槽体,且所述分离槽的三角形槽体倒立设置,所述收集槽的三角形槽体正立设置,且在两个所述三角形槽体接触的位置设置过滤膜组件。即倒立的三角形槽体的设置,能使得在收集槽内的废水能快速的聚集,然后通过过滤膜组件实现过滤,正立的三角形槽体的设置,能使得在收集槽内的清水快速在底部堆积,方便清水收集排液泵进行清水的排出和收集。优选地,所述分离槽连接有污泥抽吸泵,且所述污泥抽吸泵能将分离槽内的污泥抽出。即实现了分离槽内的污泥抽吸,方便了废水处理的连续性进行,而抽吸的污泥可以委外处理。本技术一种用于废水高效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真空泵使收集槽处于负压状态,连通废水的重力作用,使得分离槽内的废水能快速过滤,能加速膜片的过滤效果,提高了传统的固液分离的分离效果与分离时间,实现了高效的废水固液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废水高效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过滤膜组件的纵剖面示意图。图中:1-分离槽,2-收集槽,3-过滤膜组件,4-真空泵,5-清水收集排液阀,6-污泥抽吸阀,7-螺栓,31-连接块,32-膜片,33-垫板,33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废水高效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槽1与收集槽2,且分离槽1位于收集槽2上方,且在分离槽1与收集槽2之间设置过滤膜组件3,分离槽1中的废水能通过过滤膜组件3过滤后进入收集槽2,且过滤膜组件3包括连接块31,连接块31内设置膜片32,且膜片32平行设置至少两个,且膜片32为0.2-0.4微米的超滤膜,且收集槽2还连接有真空泵4,且真空泵4能使收集槽2处于负压状态。连接块31的上下两侧还分别设置垫板33,两个垫板33之间设置膜片32,且垫板33上分别设置通孔331,且通孔331能使废水流通。即在膜片32的两侧分别设置垫板33,能保证膜片32的形态稳定,防止因废水流速过大对膜片32造成损坏,能提高膜片32的使用寿命。连接块31的下侧的垫块与连接块31固定连接,上侧的垫板33与连接块31通过螺栓7可拆卸连接。即上侧的垫板33的可拆卸连接能方便两个垫板33之间的膜片32的厚度以及膜片32数量的选择,然后通过螺栓7使膜片32稳定存放在两个垫板33之间,实现高效的废水处理。参见附图2,上侧的垫板33的中部是有凸块的,且凸块能插入连接块31内,并能利用凸块压紧两张膜片32,如果是三张或更多膜片32的时候,也同样利用凸块进行膜片32的压紧,保证快速高效的过滤。而且使用螺丝压紧的时候,要保证密封效果,使废水能且仅能从垫板33上的通孔331进入膜片32,保证过滤的效果,防止出现过滤不完全的现象,当然这种螺栓7的可拆卸式的设置垫板33,也能及时的根据需求进行膜片32的更换和清洗,大大方便了废水的处理,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至少两个膜片32的孔径依次减少,且靠近分离槽1的膜片32的孔径最大,靠近收集槽2的膜片32的孔径最小。即从分离槽1流出的废水能实现分级过滤的作用,保证了在收集槽2中的水的处理效果。收集槽2还连接有清水收集排液泵5,清水收集排液泵5能对收集槽2内的清水进行排出。排出后的清水可以二次使用或者符合排放标准后直接进行排放。收集槽2和分离槽1均为三角形槽体,且分离槽1的三角形槽体倒立设置,收集槽2的三角形槽体正立设置,且在两个三角形槽体接触的位置设置过滤膜组件3。即倒立的三角形槽体的设置,能使得在收集槽2内的废水能快速的聚集,然后通过过滤膜组件3实现过滤,正立的三角形槽体的设置,能使得在收集槽2内的清水快速在底部堆积,方便清水收集排液泵5进行清水的排出和收集。分离槽1连接有污泥抽吸泵6,且污泥抽吸泵6能将分离槽1内的污泥抽出。即实现了分离槽1内的污泥抽吸,方便了废水处理的连续性进行,而抽吸的污泥可以委外处理。当然废水是直接进入分离槽1内的。用于废水高效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真空泵4使收集槽2处于负压状态,连通废水的重力作用,使得分离槽1内的废水能快速过滤,能加速膜片32的过滤效果,提高了传统的固液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废水高效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槽与收集槽,且所述分离槽位于收集槽上方,且在所述分离槽与收集槽之间设置过滤膜组件,所述分离槽中的废水能通过过滤膜组件过滤后进入收集槽,且所述过滤膜组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置膜片,且所述膜片平行设置至少两个,且所述膜片为0.2-0.4微米的超滤膜,且所述收集槽还连接有真空泵,且所述真空泵能使所述收集槽处于负压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废水高效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槽与收集槽,且所述分离槽位于收集槽上方,且在所述分离槽与收集槽之间设置过滤膜组件,所述分离槽中的废水能通过过滤膜组件过滤后进入收集槽,且所述过滤膜组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置膜片,且所述膜片平行设置至少两个,且所述膜片为0.2-0.4微米的超滤膜,且所述收集槽还连接有真空泵,且所述真空泵能使所述收集槽处于负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废水高效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的上下两侧还分别设置垫板,两个所述垫板之间设置膜片,且所述垫板上分别设置通孔,且所述通孔能使废水流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废水高效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的下侧的所述垫板与连接块固定连接,上侧的所述垫板与连接块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伟凌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