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净化用斜板排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317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净化用斜板排泥装置,包括三角架体,所述三角架体的内部为空腔,与所述三角架体的内侧壁通过第一固定臂固定连接有石砾漏斗,在所述石砾漏斗的下游通过第二固定臂固定连接有沙砾漏斗,所述石砾漏斗的出水端搭接在所述沙砾漏斗的进水端,所述沙砾漏斗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出水端贯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石砾漏斗的出水端设有石砾漏网插孔,所述沙砾漏斗的出水端设有沙砾漏网插孔,所述石砾漏斗的底面间隔均匀的开设有石砾漏孔,所述石砾漏孔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石砾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安装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效果好,成本低,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净化用斜板排泥装置
本技术涉及净水
,尤其涉及一种水净化用斜板排泥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产养殖场所,特别是养鱼池或者其他水产品养殖基地,多引用自然的山水,由于不同的鱼类适应不同的水质,所以越来越多的养殖基地建立在河边等方便引水的地方,由于山水多为干净的自然山水,其中夹杂着不同粗细的泥沙颗粒,传统的直接通过引水管将山水引入养殖池内,由于泥沙等没有过滤,长期下来容易将泥沙引入养鱼池中引起泥沙沉淀,在养鱼池使用时间长以后导致养殖池的底床越来越高,无形中增加清理成本和对鱼产生一些列的健康的影响。由于在养殖池内注满水以后,不需要大量的再注入水,只需要有一定大小的活水源源不断的注入即可,所以就需要开发出一种能在养鱼场所的上游对山泉水进行过滤的排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净化用斜板排泥装置,本技术通过石砾漏斗和沙砾漏斗对石砾进行先筛选过滤,然后对沙砾进行过滤,通过自然的水流将石砾冲入石砾腔,然后通过石砾排出管排出,同时通过自然的水流将沙砾冲入沉沙腔,然后通过沉沙排出管排出,通过两层的筛选后将山水的泥沙等杂质进行过滤。本技术结构安装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效果好,成本低,实用性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水净化用斜板排泥装置包括三角架体,所述三角架体的内部为空腔,与所述三角架体的内侧壁通过第一固定臂固定连接有石砾漏斗,在所述石砾漏斗的下游通过第二固定臂固定连接有沙砾漏斗,所述石砾漏斗的出水端搭接在所述沙砾漏斗的进水端,所述沙砾漏斗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出水端贯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石砾漏斗的出水端设有石砾漏网插孔,所述沙砾漏斗的出水端设有沙砾漏网插孔,所述石砾漏斗的底面间隔均匀的开设有石砾漏孔,所述石砾漏孔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石砾腔,所述石砾腔通过石砾排出管与开设在三角架体侧面上的石砾排出口贯通,所述沙砾漏斗的底部间隔均匀的开设有若干漏沙孔,漏沙孔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沉沙腔,所述沉沙腔通过沉沙排出管与开设在三角架体侧面上的排沙口贯通。所述石砾漏网插孔与沙砾漏网插孔均为两个。与所述石砾漏网插孔和沙砾漏网插孔相匹配的设有石砾漏网和沙砾漏网,所述石砾漏网与沙砾漏网的上端的两侧均设有搭耳。石砾漏网上的搭耳搭接在石砾漏斗的两侧边上,沙砾漏网上的搭耳搭接在沙砾漏斗的两侧边上。进一步,所述石砾漏斗的进水端搭接有引水槽。引水槽用于引进自然山水。进一步,所述石砾漏网插孔的隔板的高度占所述石砾漏斗的四分之一,所述沙砾漏网插孔的隔板的高度的高度占沙砾漏斗的四分之一。石砾漏网插孔与沙砾漏网插孔分别用于插入石砾漏网和沙砾漏网,用于对水中的泥沙进行过滤。所述石砾漏网插孔与沙砾漏网插孔均为两个。根据不同阶段的水质进行调整插入漏网的个数,由于涨水山洪等原因,水的浑浊度增高,水中的泥沙会增多,可以多插入一个漏网,以此更加深度的清理过滤泥沙。也方便工作人员及时的根据漏网的过滤粘接泥沙的程度及时的更换漏网。进一步,所述石砾漏斗和沙砾漏斗均采用PVC材料。进一步,所述石砾漏网的漏孔间隙为5mm,所述沙砾漏网的漏孔间隙为1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石砾漏斗和沙砾漏斗对石砾进行先筛选过滤,然后对沙砾进行过滤,通过自然的水流将石砾冲入石砾腔,然后通过石砾排出管排出,同时通过自然的水流将沙砾冲入沉沙腔,然后通过沉沙排出管排出,通过两层的筛选后将山水的泥沙等杂质进行过滤。同时还可根据山水的浑浊度进行增加或者减少插入漏网的个数。本技术结构安装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效果好,成本低,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水净化用斜板排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石砾漏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沙砾漏斗上的沙砾漏网插孔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三角架体1,引水槽2,石砾漏斗3,第一固定臂31,石砾漏斗底面32,石砾漏孔321,石砾腔33,石砾排出口34,石砾漏网插孔35,沙砾漏斗4,第二固定臂41,漏沙孔42,沉沙腔43,排沙口44,沙砾漏网插孔45,集水槽5,出水管6,石砾漏网7,搭耳71,漏网腔72,漏网层7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水净化用斜板排泥装置包括三角架体1,所述三角架体1的内部为空腔,与所述三角架体1的内侧壁通过第一固定臂31固定连接有石砾漏斗3,在所述石砾漏斗3的下游通过第二固定臂41固定连接有沙砾漏斗4,所述石砾漏斗3的出水端搭接在所述沙砾漏斗4的进水端,所述沙砾漏斗4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集水槽5,所述集水槽5的出水端贯通连接有出水管6,所述石砾漏斗4的出水端设有石砾漏网插孔35,所述沙砾漏斗4的出水端设有沙砾漏网插孔45,所述石砾漏斗3的底面间隔均匀的开设有石砾漏孔321,所述石砾漏孔32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石砾腔33,所述石砾腔33通过石砾排出管与开设在三角架体侧面上的石砾排出口34贯通,所述沙砾漏斗4的底部间隔均匀的开设有若干漏沙孔42,漏沙孔4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沉沙腔43,所述沉沙腔43通过沉沙排出管与开设在三角架体1侧面上的排沙口44贯通。所述石砾漏网插孔35与沙砾漏网插孔45均为两个。与所述石砾漏网插孔35和沙砾漏网插孔45相匹配的设有石砾漏网和沙砾漏网,所述石砾漏网与沙砾漏网的上端的两侧均设有搭耳71。石砾漏网上的搭耳搭接在石砾漏斗的两侧边上,沙砾漏网上的搭耳搭接在沙砾漏斗的两侧边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石砾漏斗3的进水端搭接有引水槽2。引水槽2用于引进自然山水。本实施例中,所述石砾漏网插孔35的隔板的高度占所述石砾漏斗3的四分之一,所述沙砾漏网插孔45的隔板的高度的高度占沙砾漏斗4的四分之一。石砾漏网插孔35与沙砾漏网插孔45分别用于插入石砾漏网和沙砾漏网,用于对水中的泥沙进行过滤。所述石砾漏网插孔与沙砾漏网插孔均为两个。根据不同阶段的水质进行调整插入漏网的个数,由于涨水山洪等原因,水的浑浊度增高,水中的泥沙会增多,可以多插入一个漏网,以此更加深度的清理过滤泥沙。也方便工作人员及时的根据漏网的过滤粘接泥沙的程度及时的更换漏网。本实施例中,所述石砾漏斗3和沙砾漏斗4均采用PVC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石砾漏网的漏孔间隙为5mm,所述沙砾漏网的漏孔间隙为1mm。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净化用斜板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架体(1),所述三角架体(1)的内部为空腔,与所述三角架体(1)的内侧壁通过第一固定臂(31)固定连接有石砾漏斗(3),在所述石砾漏斗(3)的下游通过第二固定臂(41)固定连接有沙砾漏斗(4),所述石砾漏斗(3)的出水端搭接在所述沙砾漏斗(4)的进水端,所述沙砾漏斗(4)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集水槽(5),所述集水槽(5)的出水端贯通连接有出水管(6),所述石砾漏斗(3)的出水端设有石砾漏网插孔(35),所述沙砾漏斗(4)的出水端设有沙砾漏网插孔(45),所述石砾漏斗(3)的底面间隔均匀的开设有石砾漏孔(321),所述石砾漏孔(32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石砾腔(33),所述石砾腔(33)通过石砾排出管与开设在三角架体(1)侧面上的石砾排出口(34)贯通,所述沙砾漏斗(4)的底部间隔均匀的开设有若干漏沙孔(42),漏沙孔(4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沉沙腔(43),所述沉沙腔(43)通过沉沙排出管与开设在三角架体(1)侧面上的排沙口(44)贯通,与所述石砾漏网插孔(35)和沙砾漏网插孔(45)相匹配的设有石砾漏网和沙砾漏网,所述石砾漏网与沙砾漏网的上端的两侧均设有搭耳(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净化用斜板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架体(1),所述三角架体(1)的内部为空腔,与所述三角架体(1)的内侧壁通过第一固定臂(31)固定连接有石砾漏斗(3),在所述石砾漏斗(3)的下游通过第二固定臂(41)固定连接有沙砾漏斗(4),所述石砾漏斗(3)的出水端搭接在所述沙砾漏斗(4)的进水端,所述沙砾漏斗(4)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集水槽(5),所述集水槽(5)的出水端贯通连接有出水管(6),所述石砾漏斗(3)的出水端设有石砾漏网插孔(35),所述沙砾漏斗(4)的出水端设有沙砾漏网插孔(45),所述石砾漏斗(3)的底面间隔均匀的开设有石砾漏孔(321),所述石砾漏孔(32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石砾腔(33),所述石砾腔(33)通过石砾排出管与开设在三角架体(1)侧面上的石砾排出口(34)贯通,所述沙砾漏斗(4)的底部间隔均匀的开设有若干漏沙孔(42),漏沙孔(4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沉沙腔(43),所述沉沙腔(43)通过沉沙排出管与开设在三角架体(1)侧面上的排沙口(44)贯通,与所述石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东东高波宋健伟廖邦洪张成飞
申请(专利权)人:玖龙纸业沈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