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降槽高效耙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311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降槽高效耙泥装置,包括中心柱、第一耙臂、第二耙臂,耙臂上分布有多个耙齿,第一耙臂上靠近中心柱均匀分布有三个第一耙齿,第一耙齿之间的间隔为第一距离,第二耙臂上靠近中心柱均匀分布有两个间隔为第一距离的第一耙齿;第一耙臂中间位置还分布有多个第二耙齿,第二耙齿之间的间隔为第二距离,第二耙臂中间位置上也分布有多个间隔为第二距离的第二耙齿,第一耙臂远离中心柱的端部设有2‑3个间隔为第三距离的第三耙齿,第二耙臂远离中心柱的端部也设有2‑3个间隔为第三距离的第三耙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耙齿分布使其达到最佳刮泥效果的同时减少其运行阻力,且使赤泥不容易在耙机上堆积,避免因耙臂积泥垮塌而引起的跳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降槽高效耙泥装置
本技术属于氧化铝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降槽高效耙泥装置。
技术介绍
大型平底沉降槽在氧化铝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平底槽的耙机可有效防止沉降槽积泥,延长其运行周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使用进口矿后赤泥较为黏稠,不易流动,使耙机扭矩经常升高至安全运行范围之外,从而不得不采取减少进料量、增大底流出料等操作使其恢复正常,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的生产组织,同时频繁的波动与调整也使槽体情况恶化速度加快,影响其运行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沉降槽高效耙泥装置,用于减少平底沉降槽耙臂积泥,延长平底沉降槽运行周期。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沉降槽高效耙泥装置,包括中心柱、第一耙臂、第二耙臂,所述第一耙臂和第二耙臂上分布有多个耙齿,第一耙臂上靠近中心柱均匀分布有三个第一耙齿,第一耙齿之间的间隔为第一距离,第二耙臂上靠近中心柱均匀分布有两个间隔为第一距离的第一耙齿;第一耙臂中间位置还分布有多个第二耙齿,第二耙齿之间的间隔为第二距离,第二耙臂中间位置上也分布有多个间隔为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降槽高效耙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柱(1)、第一耙臂(2)、第二耙臂(3),所述第一耙臂(2)和第二耙臂(3)上分布有多个耙齿,第一耙臂(2)上靠近中心柱均匀分布有三个第一耙齿(4),第一耙齿(4)之间的间隔为第一距离,第二耙臂(3)上靠近中心柱均匀分布有两个间隔为第一距离的第一耙齿(4);第一耙臂(2)中间位置还分布有多个第二耙齿(5),第二耙齿(5)之间的间隔为第二距离,第二耙臂(3)中间位置上也分布有多个间隔为第二距离的第二耙齿(5),第一耙臂(2)远离中心柱的端部设有2-3个第三耙齿(6),第三耙齿(6)之间的间隔为第三距离,第二耙臂(3)远离中心柱的端部也设有2-3个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降槽高效耙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柱(1)、第一耙臂(2)、第二耙臂(3),所述第一耙臂(2)和第二耙臂(3)上分布有多个耙齿,第一耙臂(2)上靠近中心柱均匀分布有三个第一耙齿(4),第一耙齿(4)之间的间隔为第一距离,第二耙臂(3)上靠近中心柱均匀分布有两个间隔为第一距离的第一耙齿(4);第一耙臂(2)中间位置还分布有多个第二耙齿(5),第二耙齿(5)之间的间隔为第二距离,第二耙臂(3)中间位置上也分布有多个间隔为第二距离的第二耙齿(5),第一耙臂(2)远离中心柱的端部设有2-3个第三耙齿(6),第三耙齿(6)之间的间隔为第三距离,第二耙臂(3)远离中心柱的端部也设有2-3个间隔为第三距离的第三耙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张孔越卫星原振勇闫果张勇侯宝王丹阳刘锦涛张金铭薛艳军王俊峰刘新云王启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