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的仿人型假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689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组合式仿人型假手领域,尤其为一种组合式的仿人型假手,包括假手本体,所述假手本体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手指,所述假手本体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拇指,所述手指的左侧设有防护帽,且防护帽与手指滑动连接,所述防护帽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与假手本体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吸油棉,这种设置配合吸油棉与软管的滑动连接、软管与转轴和压板的滑动连接和压板与转轴和第一弹簧的滑动连接,仿人型假手在运动时,指关节处会挤压转轴外侧的压板,压板挤压转轴内侧的软管,同时软管挤压内侧的吸油棉,挤出的润滑油经通孔和出油孔流出转轴到指关节处进行润滑,有利于润滑油的添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的仿人型假手
本技术涉及组合式仿人型假手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的仿人型假手。
技术介绍
假手是机器人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开展该项目的研究对于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条件和促进其医疗福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欠驱动原理设计的机械本体,采集手指力矩信号的传感器系统,负责肌电信号处理的主控制器系统以及由微型驱动器和运动控制器组成的电气驱动系统。组合式的仿人型假手指关节经常转动摩擦,完成假手的动作,每个一端的时间就需要添加一定的润滑油,进行润滑,由于指关节的结构复杂,不利于润滑油的添加,同时仿人型假手为螺丝固定,在对内部的结构进行维修时,需要逐渐拆卸所有的螺丝才能够观察到内部构件,增加了对内部构件的维修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的仿人型假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的仿人型假手,包括假手本体,所述假手本体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手指,所述假手本体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拇指,所述手指的左侧设有防护帽,且防护帽与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的仿人型假手,包括假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假手本体(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手指(2),所述假手本体(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拇指(3),所述手指(2)的左侧设有防护帽(4),且防护帽(4)与手指(2)滑动连接,所述防护帽(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轴(5),且转轴(5)与假手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的外侧开设有通孔(6),所述转轴(5)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软管(7),所述防护帽(4)的内侧螺旋连接有螺纹帽(12),所述假手本体(1)的后端转动连接有后盖(13),所述后盖(13)的后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环(14),所述定位环(1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杆(15),且活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的仿人型假手,包括假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假手本体(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手指(2),所述假手本体(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拇指(3),所述手指(2)的左侧设有防护帽(4),且防护帽(4)与手指(2)滑动连接,所述防护帽(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轴(5),且转轴(5)与假手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的外侧开设有通孔(6),所述转轴(5)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软管(7),所述防护帽(4)的内侧螺旋连接有螺纹帽(12),所述假手本体(1)的后端转动连接有后盖(13),所述后盖(13)的后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环(14),所述定位环(1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杆(15),且活动杆(15)与后盖(13)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15)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弹簧(16),且第二弹簧(16)与定位环(14)和后盖(13)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的仿人型假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7)的外侧开设有出油孔(8),所述软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罗辉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德仁假肢矫形康复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