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下颌骨肿瘤切除的双层手术组合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62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下颌骨肿瘤切除的双层手术组合导板,它包括用于定位由腓骨段拼接形成的上层移植颌体区的支撑部A、用于定位由腓骨段拼接形成的下层移植颌体区的支撑部B以及设于支撑部B两侧且用于固定在下颌骨上的锁定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下颌骨肿瘤切除的双层手术组合导板,其基于咬合功能为导向设计,便于下颌骨手术操作以及后续义齿修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支撑部A和支撑部B,可分别用于定位上层移植颌体和下层移植颌体,不仅可以修复下颌骨,上层移植颌体还便于后续义齿的种植,保证患者的自然容貌和口颌咬合系统功能;并且支撑部A和支撑部B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可避免导板的重复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下颌骨肿瘤切除的双层手术组合导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下颌骨肿瘤切除的手术导板。
技术介绍
大面积颌骨缺损多由于严重外伤、感染或肿瘤切除等原因引起,轻者导致患者面部畸形,重者丧失咀嚼、语言和吞咽等生理功能,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口颌系统功能、自然容貌和心理健康。颌骨缺损传统的修复方法有自体游离/带蒂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非血管化骨移植、血管化骨移植及牵张成骨等方法,这些方法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和临床适应症。目前国内外同行多将注意力集中在颌骨重建的形态上,却忽视了患者的咬合咀嚼功能的恢复,患者后期进行活动义齿的修复时,往往会因为颌骨重建位置的欠准确性和欠合理性,或种植体植入角度或深度欠佳,致使其失去种植牙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下颌骨肿瘤切除的双层手术组合导板,其基于咬合功能为导向设计,便于下颌骨手术操作以及后续义齿修复。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下颌骨肿瘤切除的双层手术组合导板,它包括用于定位由腓骨段拼接形成的上层移植颌体区的支撑部A、用于定位由腓骨段拼接形成的下层移植颌体区的支撑部B以及设于支撑部B两侧且用于固定在下颌骨上的锁定部;所述支撑部A位于支撑部B的上方,且支撑部A和支撑部B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柱。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设置了支撑部A和支撑部B,可分别用于定位上层移植颌体和下层移植颌体,不仅可以修复下颌骨,上层移植颌体还便于后续义齿的种植,保证患者的自然容貌和口颌咬合系统功能;并且支撑部A和支撑部B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可避免导板的重复固定,只需固定一次即可完成所有腓骨拼接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下颌骨肿瘤切除的手术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安装钛板后的手术导板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支撑部A、1-1定位槽A、2支撑部B、2-1定位槽B、3锁定部、4连接柱、5钛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下颌骨肿瘤切除的双层手术组合导板的实施例示意图。一种用于下颌骨肿瘤切除的双层手术组合导板,它包括用于定位由腓骨段拼接形成的上层移植颌体区的支撑部A1、用于定位由腓骨段拼接形成的下层移植颌体区的支撑部B2以及设于支撑部B2两侧且用于固定在下颌骨上的锁定部3;所述支撑部A1位于支撑部B2的上方,且支撑部A1和支撑部B2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柱4。所述支撑部A1的上侧面开设有与上层移植颌体区的腓骨段相匹配的定位槽A1-1。所述支撑部B2的上侧面开设有与下层移植颌体区上的腓骨段相匹配的定位槽B2-1。本技术的设计过程如下:S1.对患者咬合状态的上颌骨和下颌骨进行影像数据采集。S2.根据上颌骨和下颌骨的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生成三维数据模型,并在三维数据模型上确定患者下颌骨的病变区域;病变区域通过肿瘤块范围确定,可将肿瘤块沿着X、Y、Z轴方向等距放大(5mm)。S3.基于病变区域确定三维数据模型的截骨面,并将三维数据模型的病变区域截除。S4.根据三维数据模型的上颌骨牙齿设计出下颌骨截除部分的虚拟牙齿,虚拟牙齿应与上颌骨牙齿分别咬合匹配。S5.以患者的腓骨三维数据模型为基础,设计截取的腓骨段A,将虚拟牙齿下部牙根的排布作为参照,在三维数据模型截除的病变区域之间排列拼接腓骨段A,使其形成上层移植颌体(上层移植颌体区)。上层移植颌体用于形成下颌骨的上边缘,帮助恢复下颌骨高度,并且可为二期牙种植体奠定基础。S6.以患者的腓骨三维数据模型为基础,设计截取的腓骨段B,将上层移植颌体作为参照,并配合对应侧下颌骨的镜像关系,在上层移植颌体的下侧排列拼接腓骨段B,使其形成下层移植颌体(下层移植颌体区)。下层移植颌体用于恢复下颌骨的下边缘外形。下层移植颌体设计时,腓骨段B的尺寸、数量以及拼接角度可参照腓骨段A的尺寸、数量以及拼接角度。S7.将上层移植颌体、下层移植颌体及其截除病变区域后的三维数据模型通过三维打印技术得到实体模型,并在实体模型上进行钛板的预弯及固定;钛板应沿着下层移植颌体的外侧面进行弯折,钛板的两端延伸至实体模型的下颌角区域或下颌体区域。S8.将实体模型及其上固定的钛板进行三维扫描得到重建三维数据模型,先在拼接的腓骨段A下侧设计支撑部A,并在支撑部A的上侧面开设用于匹配腓骨段A下侧轮廓的定位槽A;接着在拼接的腓骨段B下侧设计支撑部B,并在支撑部B的上侧面开设用于匹配腓骨段B下侧轮廓的定位槽B;支撑部A和支撑部B之间设置一定的竖向间距,并在竖向间距之间设置若干连接柱,用于将支撑部A和支撑部B进行连接固定;最后在支撑部B的两端设计用于贴合在下颌角或下颌体外侧的锁定部,锁定部与对应的下颌角或下颌体外轮廓相互匹配。采用上述一体式结构,当上层移植颌体拼接固定后,可通过医疗器械切断连接柱,将支撑部A下移一段距离后,从内侧将支撑部A移除,然后在支撑部B上拼接下层移植颌体。一体式结构可避免导板的重复固定,只需固定一次即可完成所有腓骨拼接操作。S8步骤中还包括颌骨截骨导板的设计,根据患者三维数据模型的截骨区域外轮廓设计与之匹配的颌骨截骨导板,其上的截骨刀槽与截骨面相重合。腓骨截骨导板的设计,先以S5-S6步骤中腓骨三维数据模型上选定的截骨区域的外表面作为腓骨截骨导板的内表面,再对腓骨截骨导板进行三维建模,最后根据各腓骨段的长度、拼接端设计腓骨截骨导板的横向刀槽。S9.通过三维打印技术将双层手术组合导板、颌骨截骨导板以及腓骨截骨导板打印出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下颌骨肿瘤切除的双层手术组合导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定位由腓骨段拼接形成的上层移植颌体区的支撑部A(1)、用于定位由腓骨段拼接形成的下层移植颌体区的支撑部B(2)以及设于支撑部B(2)两侧且用于固定在下颌骨上的锁定部(3);/n所述支撑部A(1)位于支撑部B(2)的上方,且支撑部A(1)和支撑部B(2)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柱(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下颌骨肿瘤切除的双层手术组合导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定位由腓骨段拼接形成的上层移植颌体区的支撑部A(1)、用于定位由腓骨段拼接形成的下层移植颌体区的支撑部B(2)以及设于支撑部B(2)两侧且用于固定在下颌骨上的锁定部(3);
所述支撑部A(1)位于支撑部B(2)的上方,且支撑部A(1)和支撑部B(2)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柱(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峰廖云阳戴博文邹耿森刘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