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及其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262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2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及其定位方法,属于装配式框架结构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大小与预制柱的截面尺寸相适应的定位钢板,所述定位钢板开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钢筋预留孔,多个所述钢筋预留孔的分布与不同楼层同一位置预制柱的预制钢筋的位置相适应;且多个所述钢筋预留孔的直径孔径相同;所述定位钢板于所述钢筋预留孔的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校正钢管,每个所述校正钢管的内径与相对应的预制钢筋的外径相适配。本申请具有使定位钢板能够适应不同楼层同一位置预制柱上不同数量和不同直径的预制钢筋,提高定位钢板的重复使用率,且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及其定位方法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框架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及其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装配式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预制装配式框架混凝土结构预制钢筋的位置准确,需要用到定位钢板,但是,由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自身的特性,每根预制柱承重的不同,需要用到的预制钢筋数量以及预制钢筋的直径均不相同;现有技术中,对每层每根预制柱都需要制定与预制钢筋的数量和直径相适配的定位钢板。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对每层每根预制柱都制定与预制钢筋的数量和直径相适配的定位钢板,会存在生产成本高,定位钢板不能被重复使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定位钢板能够适应不同楼层同一位置预制柱上不同数量和不同直径的预制钢筋,提高定位钢板的重复使用率,且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及其定位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包括大小与预制柱的截面尺寸相适应的定位钢板,所述定位钢板开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钢筋预留孔,多个所述钢筋预留孔的分布与不同楼层同一位置预制柱的预制钢筋的位置相适应;且多个所述钢筋预留孔的直径孔径相同;所述定位钢板于所述钢筋预留孔的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校正钢管,每个所述校正钢管的内径与相对应的预制钢筋的外径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定位器的设置,可适用于不同楼层同一位置处的预制柱上的预制钢筋,当遇到预制钢筋数量和变直径的情况,可将定位钢板上变直径位置的校正钢管扭转拆卸下,换上符合预制钢筋相应直径的校正钢管即可。其具有使定位钢板能够适应不同楼层同一位置预制柱上不同数量和不同直径的预制钢筋,提高定位钢板的重复使用率,且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校正钢管的下端固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其相对应的钢筋预留孔螺纹连接,所述校正钢管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连接筒的内径,所述校正钢管和所述连接筒的中心轴线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筒的设置,使得定位钢板和校正钢管之间可拆,方便对不同内径的校正钢管进行更换,且方便校正钢管的安装。优选的,所述校正钢管的外周面固设有加固翼环,所述加固翼环位于所述连接筒的上方,所述加固翼环的下端面和所述定位钢板的上端面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翼环的设置,增强校正钢管和定位钢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校正钢管的上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面抵接于所述校正钢管的上端面,所述限位板靠近其相对两侧的下表面固设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处由外侧向中心倾斜;所述限位片位于所述校正钢管和所述预制钢筋的空隙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钢筋的直径虽然和校正钢管的内径相对应,但是由于定位钢板后期是要取走的,因此,预制钢筋和校正钢管之间还是有一点空隙的,将限位片插入到空隙中,实现对预制钢筋的进一步限位调整。优选的,所述定位钢板的外周面固接有用于提高所述定位钢板的抗扭性能以及整体强度的加固边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边框的设置用于提高定位钢板的抗扭性能以及整体强度。优选的,所述定位钢板于其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振实混凝土的振捣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捣口的设置,由于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震动,将其内部的空气气泡排出,从而,增强混凝土浇筑后的整体强度。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的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楼板底板预制钢筋绑扎完成后,根据预制钢筋的位置和直径在定位钢板上安装相对应内径的校正钢管,将定位钢板朝下与相应的预制钢筋插接;步骤二:依据浇筑预制柱的标准轴线位置调整定位钢板的轴线使其与标准轴线重合,利用限位板调整每个预制钢筋的位置,且对其进行限位;步骤三:定位钢板位置校正准确后,将定位钢板与结构预留钢筋固接,保证定位钢板不在移动;步骤四:混凝土浇筑,浇筑到预制钢筋不会在发生移动时,且混凝土凝固后,将定位钢板拆卸;步骤五:其余上部楼层预制柱的预制钢筋安装施工时,同理按照上述标准进行复核,依据每次所需要的预制钢筋的数量及直径的不同更换不同内径的校正钢管与其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此定位器的使用,使其可适用于不同楼层同一位置处的预制柱上的预制钢筋,提高定位钢板的重复使用率。优选的,混凝土浇筑时,在校正钢管的上端面用薄膜胶带封堵,实现对其的保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薄膜胶带将校正钢管的上端封堵,防止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进入到校正钢管中,影响对预制钢筋的定位。优选的,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振捣施工时严禁任何物品直接接触到定位钢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影响到浇筑混凝土的结构强度。优选的,在步骤一中,需要对预留插筋长度进行标高测量,高出标准长度部分使用角磨机截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预制钢筋是有长度要求的,利用标高测量控制外伸预制钢筋长度,使其更符合施工要求。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定位器的设置,可适用于不同楼层同一位置处的预制柱上的预制钢筋,当遇到预制钢筋数量和变直径的情况,可将定位钢板上变直径位置的校正钢管扭转拆卸下,换上符合预制钢筋相应直径的校正钢管即可。其具有使定位钢板能够适应不同楼层同一位置预制柱上不同数量和不同直径的预制钢筋,提高定位钢板的重复使用率,且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2.对于此定位器的使用,使其可适用于不同楼层同一位置处的预制柱上的预制钢筋,提高定位钢板的重复使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校正钢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制钢筋、限位板以及校正钢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侧剖图。附图标记说明:1、定位钢板;11、振捣口;12、加固边框;13、钢筋预留孔;2、校正钢管;21、连接筒;22、加固翼环;3、限位板;31、限位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参照图1,包括大小与预制柱的截面尺寸相适应的定位钢板1,定位钢板1的厚度通常设置为10mm,定位钢板1于其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振捣口11,振捣口11的尺寸设置为350*350mm,以方便后期振捣棒的振荡操作,振捣口11的设置,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通过振捣棒将其内部的空气气泡排出,从而达到增强混凝土浇筑后的整体强度的效果。定位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小与预制柱的截面尺寸相适应的定位钢板(1),所述定位钢板(1)开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钢筋预留孔(13),多个所述钢筋预留孔(13)的分布与不同楼层同一位置预制柱的预制钢筋的位置相适应;且多个所述钢筋预留孔(13)的直径孔径相同;所述定位钢板(1)于所述钢筋预留孔(13)的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校正钢管(2),每个所述校正钢管(2)的内径与相对应的预制钢筋的外径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小与预制柱的截面尺寸相适应的定位钢板(1),所述定位钢板(1)开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钢筋预留孔(13),多个所述钢筋预留孔(13)的分布与不同楼层同一位置预制柱的预制钢筋的位置相适应;且多个所述钢筋预留孔(13)的直径孔径相同;所述定位钢板(1)于所述钢筋预留孔(13)的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校正钢管(2),每个所述校正钢管(2)的内径与相对应的预制钢筋的外径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钢管(2)的下端固设有连接筒(21),所述连接筒(21)与其相对应的钢筋预留孔(13)螺纹连接,所述校正钢管(2)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连接筒(21)的内径,所述校正钢管(2)和所述连接筒(21)的中心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钢管(2)的外周面固设有加固翼环(22),所述加固翼环(22)位于所述连接筒(21)的上方,所述加固翼环(22)的下端面和所述定位钢板(1)的上端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钢管(2)的上端设有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的下端面抵接于所述校正钢管(2)的上端面,所述限位板(3)靠近其相对两侧的下表面固设有限位片(31),所述限位片(31)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处由外侧向中心倾斜;所述限位片(31)位于所述校正钢管(2)和所述预制钢筋的空隙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钢板(1)的外周面固接有用于提高所述定位钢板(1)的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张海波翟志青范雷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住总第三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