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后路微创无射线置钉的椎弓根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62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脊柱后路微创无射线置钉的椎弓根定位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本体,所述定位装置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脊椎贴合架,所述活动座靠近脊椎贴合架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另一侧与脊椎贴合架滑动连接。该脊柱后路微创无射线置钉的椎弓根定位装置,通过设置脊椎贴合架、滑轮、贴合凹槽、连接杆和活动座等结构,使得能够根据患者脊椎弯曲度的实际情况对定位装置本体的定位位置进行调整,以此保证定位装置本体的定位效果,具备可根据患者脊椎弯曲度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针对多节段定位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后路微创无射线置钉的椎弓根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脊柱后路微创无射线置钉的椎弓根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椎弓根螺钉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发展迅速,已经广泛应用于脊柱退行性变、椎体滑脱、椎管狭窄、椎体骨折、畸形、骨转移瘤及脊柱失稳等疾患的手术治疗。临床应用至今快30年,因为其配套器械的价格昂贵及学习曲线相对平缓,其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国内目前仅限于三级医院脊柱外科开展。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059916U中公开了一种脊柱后路微创置钉的椎弓根定位器,包括一对相同的透视射线无法穿透的金属环体,所述金属环体之间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环体位于同一平面内,将该定位器横向置于患者背部后进行透视时,通过定位器的微调将双侧椎弓根的投影同时定位在金属环体内;可以准确轻易的在体表定位椎弓根的位置,准确选择手术小切口,从而可以在采用和现有脊柱微创技术同样手术切口长度的情况下,通过直视分离多裂肌和最长肌的间隙达到手术操作部位;避免了经皮直接穿刺造成手术入路在肌肉以内损伤肌肉的情况,可以轻易到达椎弓根置钉部位和椎板进行置钉和减压操作;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省时,而且避免过多的射线暴露,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该专利在进行多节段的定位以及脊柱侧弯病人的定位时虽然有相关的应对措施,但是并不能根据患者的脊柱弯曲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节,且也不能保证定位时的精准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脊柱后路微创无射线置钉的椎弓根定位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脊柱后路微创无射线置钉的椎弓根定位装置,具备可根据患者脊椎弯曲度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针对多节段定位麻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脊柱后路微创无射线置钉的椎弓根定位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本体,所述定位装置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脊椎贴合架,所述活动座靠近脊椎贴合架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另一侧与脊椎贴合架滑动连接,所述脊椎贴合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绑带,所述脊椎贴合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绑带。所述活动座靠近脊椎贴合架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贯穿活动座的正面壁并固定连接有提拉板,所述限位柱位于活动座内侧壁部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定位装置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脊椎贴合架远离定位装置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贴合凹槽,所述脊椎贴合架靠近限位柱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优选的,所述限位孔的位置与限位柱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限位孔与限位柱相适配。限位柱与限位孔完全接触时实现活动座与脊椎贴合架之间的连接限位,从而实现对定位装置本体的固定。优选的,所述脊椎贴合架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脊椎贴合架相邻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两侧的脊椎贴合架相铰接。脊椎贴合架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同时连接杆与脊椎贴合架的铰接关系使得可以对脊椎贴合架的弯曲度进行调整以此符合患者的脊椎弯曲度,从而方便更好的进行定位。优选的,所述脊椎贴合架靠近滑轮的一侧开设有相应的滑道,且所述滑道与滑轮相适配。滑道的设置为滑轮提供了一定的活动空间,使得滑轮能够在滑道处进行滑动。优选的,所述限位座为弹性硅胶座,且所述安装座与限位座一致为弹性硅胶座。限位座与安装座设置为弹性硅胶座的目的是为了使得安装座与限位座能够与患者背部相贴合。优选的,所述限位绑带设置于限位座远离定位装置本体的一侧,且所述安装绑带同样设置于安装座远离定位装置本体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滑轮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架,所述滑轮架与活动座滑动连接,且所述滑轮架远离脊椎贴合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座的侧面壁固定连接。滑轮架用于安装滑轮,滑轮架与活动座的活动连接以及缓冲弹簧的设置,使得滑轮架在活动座与不同弯曲度的脊椎贴合架进行贴合时能够发生微调,以此增加定位装置本体调节时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脊柱后路微创无射线置钉的椎弓根定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脊柱后路微创无射线置钉的椎弓根定位装置,通过设置脊椎贴合架、滑轮、贴合凹槽、连接杆和活动座等结构,使得能够根据患者脊椎弯曲度的实际情况对定位装置本体的定位位置进行调整,以此保证定位装置本体的定位效果,具备可根据患者脊椎弯曲度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针对多节段定位麻烦的问题。2、该脊柱后路微创无射线置钉的椎弓根定位装置,滑轮架与活动座的活动连接以及缓冲弹簧的设置,使得滑轮架在活动座与不同弯曲度的脊椎贴合架进行贴合时能够发生微调,以此增加定位装置本体调节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活动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脊椎贴合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活动座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其中:1、定位装置本体;2、活动座;3、脊椎贴合架;4、滑轮;5、限位座;6、限位绑带;7、安装座;8、安装绑带;21、限位柱;22、提拉板;23、限位块;24、限位弹簧;31、贴合凹槽;32、限位孔;33、连接杆;41、滑轮架;42、缓冲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脊柱后路微创无射线置钉的椎弓根定位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本体1,定位装置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动座2,活动座2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脊椎贴合架3,活动座2靠近脊椎贴合架3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滑轮4,滑轮4的另一侧与脊椎贴合架3滑动连接,脊椎贴合架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座5,限位座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绑带6,脊椎贴合架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7,安装座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绑带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装置本体1为现有的用于定位的装置,为现有技术,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活动座2与脊椎贴合架3的设置使得活动座2能够在脊椎贴合架3与患者的脊椎贴合后在脊椎贴合架3处进行移动,以此增加定位装置本体1的定位效果,限位绑带6与安装绑带8用于对脊椎贴合架3进行固定。活动座2靠近脊椎贴合架3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限位柱21,限位柱21贯穿活动座2的正面壁并固定连接有提拉板22,限位柱21位于活动座2内侧壁部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3,限位块23靠近定位装置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24,限位弹簧24的另一端与活动座2的内侧壁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后路微创无射线置钉的椎弓根定位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动座(2),所述活动座(2)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脊椎贴合架(3),所述活动座(2)靠近脊椎贴合架(3)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滑轮(4),所述滑轮(4)的另一侧与脊椎贴合架(3)滑动连接,所述脊椎贴合架(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座(5),所述限位座(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绑带(6),所述脊椎贴合架(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7),所述安装座(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绑带(8);/n所述活动座(2)靠近脊椎贴合架(3)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限位柱(21),所述限位柱(21)贯穿活动座(2)的正面壁并固定连接有提拉板(22),所述限位柱(21)位于活动座(2)内侧壁部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23)靠近定位装置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24),所述限位弹簧(24)的另一端与活动座(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n所述脊椎贴合架(3)远离定位装置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贴合凹槽(31),所述脊椎贴合架(3)靠近限位柱(21)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后路微创无射线置钉的椎弓根定位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动座(2),所述活动座(2)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脊椎贴合架(3),所述活动座(2)靠近脊椎贴合架(3)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滑轮(4),所述滑轮(4)的另一侧与脊椎贴合架(3)滑动连接,所述脊椎贴合架(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座(5),所述限位座(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绑带(6),所述脊椎贴合架(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7),所述安装座(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绑带(8);
所述活动座(2)靠近脊椎贴合架(3)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限位柱(21),所述限位柱(21)贯穿活动座(2)的正面壁并固定连接有提拉板(22),所述限位柱(21)位于活动座(2)内侧壁部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23)靠近定位装置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24),所述限位弹簧(24)的另一端与活动座(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脊椎贴合架(3)远离定位装置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贴合凹槽(31),所述脊椎贴合架(3)靠近限位柱(21)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后路微创无射线置钉的椎弓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32)的位置与限位柱(21)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限位孔(32)与限位柱(21)相适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双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